郭进拴|神奇绝妙的桂林龙脊梯田
【郭进拴原创】神奇绝妙的桂林龙脊梯田
凡是去过桂林的人都曾领略过漓江的美韵,而游览天下一绝——龙脊梯田的人相对要少得多。一般旅行社不推荐这个行程。因为,一是梯田距桂林市区百十公里,来去费用大时间紧,二是梯田分布在海拔两三百米至一千米之间,坡度大都二三十度,最大坡度达50度左右,前往梯田几乎都是盘山公路,一直升到海拔600米以上,到梯田时海拔达到900米左右。 安全系数相对较低。而我们是独立包车组团自定行程,有幸一睹了龙脊梯田几百年来历经风雨洗礼似螺似塔的壮丽风采。
据导游讲,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是广西二十个一级景点之一。有趣的是,在这浩瀚如海的梯田世界里,最大的一块田不过一亩,大多数是只能种一二行庄稼的水田块,因此有“蓑衣盖过田”的说法。 据说当地曾有一个苛刻的地主交代农夫说,一定要耕完206块田才能收工,可农夫工作了一整天,数来数去只有205块,无奈之下,他只好拾起放在地上的蓑衣准备回家,竟惊喜地发现,最后一块田就盖在蓑衣下面! 无法想象,800多年以前,第一批到达龙脊的壮民和瑶民面对横亘在面前的深山,是如何咬紧牙关,依靠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开垦出第一块梯田的。
稻米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也许未加考虑,他们的子孙便接过了父兄手里的锄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龙脊开山造田的祖先们当初没有想到,他们用血汗和生命开出来的梯田,竟变成了如此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在铿锵有力的开山号子中,创造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人间奇迹。求生存的坚强意志,在认识自然和建设家园所表现的智慧和力量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出来。 一层层梯田,就是一圈圈年轮。祖祖辈辈,男耕女织,筑埂开田,向高山要粮,向命运挑战。
龙脊梯田包括平安北壮梯田和金坑红瑶梯田两个景区。两处梯田既有大刀阔斧的砍削,又有丝丝入扣的精雕细刻;既显得气势磅礴,又含着清秀的艺术情调。由于山型各异,呈现出了两种互不雷同的诗意画境。两者一南一北如双壁辉映,分别构成了北壮和红瑶两个文化空间,可谓组合巧妙,相互辉映。
平安梯田横跨平安和龙脊两个行政村,宛如一条行进中的巨龙,腾越在一个四五里长的坡面上,腾越出一种叱咤风云的野性力量。平安梯田内有“九龙五虎”和“七星伴月”两个独特的景观。“九龙”指龙脊主脉在这里分出来的九条小山梁,“五虎”指这里五个略微凸起的小山头。“九龙”、“五虎”全部为梯田所盘绕。“七星”指当初开天时特意留下来的七个小山包,七个小山包分别叠立在七块田的中央,远远望去像七颗闪烁的星星,守护着龙脊那块弯弯的月亮田。因为“九龙五虎”和“七星伴月”的存在,使得平安梯田像扫帚田园一样景中有景,平添了许多情趣和意味。
龙脊梯田盘旋而上,从山脚水流湍急的溪谷到云雾缭绕的峰峦,从森林的边缘到悬崖峭壁,仿佛巨龙一样绵亘不绝。时而迤蜒行进,时而蟠曲如盘,那充满野性的青春活力闪耀着灵动的光芒。我的脚步沿着层层梯田展现的艺术魅力向上攀登。我的思绪走进了线条优美的诗画世界。
梯田如链似带,把一座座山峰环绕成一只只巨大的螺蛳,有的像巨扇一样半摺半开,斜叠成一个个狭长的扇;有的则像天镜被分割,然后有层次地镶嵌成多种图形的碎块,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云霞岚气翻腾,纯朴悠扬的山歌小调穿云破雾……这天下奇观,震撼了一拨又一拨的游人!
在这个广袤地范围内,小路悠悠地,蜿蜒在跌宕有致的梯田里,飘忽成一根根细绳,而袅袅地萦绕在它上空的龙脊壮族山歌,缥缈成一缕缕云烟;那一幢幢被水光映照,被云影拂弄的壮寨美丽的吊脚楼,则被空灵成仙宫了。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在袅袅炊烟的山寨里,在错落有致的梯田间,在流泉飞瀑的碧水中,有瑶女壮妹身背竹篓,款款而行;有红瑶素女梳洗长发,玩水嬉戏。每家房门处都或挂或铺晒着红辣椒,那艳艳的红在灼灼的秋日映照下,欲将游人的心点燃。
途中一壮族阿婆一路跟着,让我们去她家吃午饭。我说等中午从山顶观景台下来再吃。可阿婆非让我先点了菜不可,说做竹筒饭炖土鸡都要做好长时间,下得山来刚好吃饭。一路盘旋而上,发现壮寨家家在门口做竹筒饭,下面的火旺旺的,上面是一排竹筒烧得黑黑的。当时就有一阿婆说用竹筒煮饭的过程是这样的:砍下当年生长的嫩楠竹或者嫩大头竹的一节半(约二尺长),在节巴处捅穿一拇指般粗大的圆孔、清除其内的碎片、将特产的香粳糯米或早糯装入筒内、加进适量的山泉水,用木塞塞好竹筒口。然后在坡地上挖一个深约六七寸的椭圆形小坑、将竹筒斜放在坑内、埋上一层薄薄的泥土(只埋盛有米和水的那一头,将另一头外露),再将柴火堆在上面燃烧。当烧至竹筒口不断往外冒气的时候,表明竹筒内的水已经煮沸,这时应转动一下筒口,让炭火继续把另一面烧烤。如此慢慢地烤至竹筒的外表焦黑、筒口不再冒气为止,待稍晾凉后把竹筒破开就可以食用了。
一个竹筒饭十五元,我只吃了半筒就饱了,量很大 。 用竹筒来煮制的竹筒饭比用铁锅煮的米饭要美味得多。它既有嫩竹的清香、又略带烧烤的焦香,香气十分诱人,而且阿婆说一般存放三五天味道都不会变。如果再加进山鸡、鹧鸪、斑鸠一类的野味合煮,那味道就更不一般了。吃饭时阿婆又去下山接客人了,留着她的儿子招呼我们,阿婆的儿子是这个壮寨惟一的医生,在山腰转角处开了家门诊,听说我头疼,很快进屋里拿了药片给我,给钱也不肯收,见我累了,还请我去楼上客房休息,说不收费。我没好意思太多地打搅他们。
饭后休憩间,我仔细打量了这不见一块砖瓦的吊脚楼,木楼分三层,最上面一层存粮,中间一层住人,下面一层圈牲畜。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吃饭招待客人,木墙壁边上有一小木桌子,桌子上面安放了一台电脑,上方一小纸条,写着:每小时五元。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年轻的壮寨医生说得一口流利汉语,长得和我们汉人很像,好客健谈,从他的谈话里得知,平安村目前有 170 户人家,人口 700 多人,都是壮族,人人都姓廖, 是个大家族,族长是他家的叔公,今年九十八岁了,每日上下山一点也不气喘,族中大小事都听老叔公的,他很有权威。如果族中有户人家参与开发盘山公路的,年底每户还可以分到一千多元建设费。没参与的人一分也没有。年轻的医生也参与了,他现在每天都用摩托车山上山下帮别人治病,别的村子路太崎岖还得步行,家里这个饭店兼旅馆由阿婆打理,他还和我谈起了他儿子的教育问题,目前山上只有一家幼儿园,山下的村子里才有小学,条件也不好。如果想去桂林读书唯有住校,一学年得花销一万元左右,神情间很是无奈。而此时他才三岁的儿子正在到处都是木制的房子里嬉闹自乐,说着我们听不懂的壮语,灵气逼人很是可爱。
挥手告别热情淳朴的医生,一路下山,一路回望梯田,从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万木葱茏的林边到石壁崖前,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了梯田。垂直高度五六里,横向伸延五六里。那起伏的、高耸入云的山,蜿蜒的一级一级登上蓝天。梯田,像天与地之间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画。每个看见这一景色的游客的心灵都会被深深地震撼,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一种被大自然的雄奇以及人的伟力所引起的震撼。
远远望去,一条条田埂舒眉展袖,层次分明,优美的曲线汇入生命的色彩,导游说随着季节的更替龙脊会变幻无穷,这四季变化的景色,潇洒柔畅,秀美飘逸,气势磅礴,呈现出不同的神韵和情致。想象春至,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山间挂的美景,现在时至秋日,佳禾吐金,黄波荡漾,似排排金浪从天而泻。而我走后的金秋收获季节,将会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的玉宇。应该是流光溢彩,漫山铺金吧?隆冬,则又是怎样一幅瑞雪飘飘,银妆素裹,如环环白玉砌云端的磅礴画卷呢?!
山是龙的脊,田是登天的梯。谁在天梯上?瑶池可会仙。龙脊梯田,一组大地的乐章,一部空前绝后的田园诗,从此将在我的生命里反复咏唱!
郭进拴,1958年5月出生,笔名"智泉"、"郭笑"。河南省汝州市临汝镇鳌头村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87年毕业于中国文学函授大学,1993年结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98年结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1980年参加工作,曾任《乡音》主编,《豫西报》副刊编辑,《风穴文艺》《沧桑》执行主编,汝州市作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秘书长,河南省平顶山市文联创研室主任,平顶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华夏风情·观音文化》执行副主编,《大香山》执行主编,《河南报告文学》主编,《鹰城》《尧山》总编辑。现为《文艺界》《智泉流韵》《文学艺术家》《豫西作家》总编辑,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中华网络作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秘书长,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艺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策划并组织了中国作家石人山笔会、中国作家温泉笔会、全国网络作家西安笔会、全国报告文学学会年会、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会、天龙山笔会、中原不锈钢笔会、宝丰肖旗笔会、皂角树笔会、平顶山市首届报告文学大赛、“圣光杯”、“中原不锈钢杯、“天晟杯”、“金庚杯”、“孝贤杯”、“慈善杯”、“全国战疫”征文、“老区建设杯”征文大赛等全国、全省、全平顶山市的大型文学活动,发现和培养了大批文学新人,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美女山,美人河》《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命运》《天地人心》,散文集《六十岁说》《童趣儿》《汝州风貌》《乡情老更深》《人间真情》《新城美韵》《月是故乡明》,长篇报告文学《磊裕烽火》《湛河大决战》《从市长到死囚》《运锦之路》《岁月芬芳》等共60余部,累计发表作品2500多万字,有194篇(部)作品获奖。其中《湛河大决战》获全国庆祝建党80周年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剧本《无品乡官》获《中国作家》一等奖,《鹰击长空》获《人民文学》二等奖,长诗《寒夜哭母》获《文艺报》一等奖等。1992年获河南省首届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奖。2005年被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宣传干部荣誉称号。2011年被世界科教文卫组织聘为“世界科教文卫组织首席艺术家”,2013年被世界科教文卫组织评为金奖艺术家,业绩被收入《大不列颠艺术家百科全书》大型社科文献典籍,发行全球。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化工作者。个人传略被收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辞典》《中国作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