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既要延伸长度 更要提高质量

旅游 南方日报 2022-05-20 06:29

原标题:步行街既要延伸长度 更要提高质量

刘 晖

广州拥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北京路是世上罕见的“千年古道”。作为连接起云山珠水的繁华街市,最近北京路步行街的“南拓延伸”成为热议的话题。北京路南拓,在延伸长度的同时更要提高质量。

商业步行街在发展中产生

城市里的街道,最早都是步行街,或者说是步行为主,兼容少量的畜力车或轿子。

19世纪以来,工业化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功能和面貌,大量人口聚居到大都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上下班通勤距离超出了步行可以容忍的极限,马车、电车、汽车纷纷上路,原来主要服务步行者的街道逐渐变得拥挤而混乱,即使商业街道也被越来越多的机动车辆占据,人车争路,步行逛街的美好体验不再。

因此,欧美在二战结束后的城市恢复重建中,本着现代主义建筑规划理论和人车分流的思路,规划了一批步行商业街(区),英国考文垂步行街和荷兰鹿特丹市林巴恩步行街、瑞典魏林比市和英国哈罗新城步行化的中心商业区都是这一时期商业步行街的不同代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小轿车普及进入家庭,人们纷纷迁居到环境优美、停车方便的郊外,大型郊区化的购物中心随之出现,城市中心的商业街区逐步衰败。

直到1970年代发生石油危机,促使人们反思过度依赖私人小汽车的出行方式和城市郊区化蔓延之弊。很多城市结合老城复兴,对衰败的传统商业街进行步行化的改造。当时各国都催生了一大批的商业步行街,日本的大阪、札幌等地还结合地铁站点修建了长达数公里的地下商业步行街。

古代中国城市的商业街同样也是步行街。自从北宋时期,封闭的里坊制被逐步打破,开放的街道成为大小城镇商业活动和市民生活的主要载体。广州有着悠久的商贸传统,广州城内的街道自然也是布满商业店铺。

近代以来,广州老城的街道经过一次系统的拓宽改造,逐步有了人行道和车行道的区隔,骑楼的引入和推广,可看作结合气候条件改善商业街道人行环境的综合举措。

历史城区需舒适的步行系统

作为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广州有着20多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这个区域内至今仍广泛分布着批零商业。广州历史城区的整体道路网络格局,包括几十条骑楼街,应该说是最有条件打造优越、连续步行空间体系的;历史城区的大量名胜古迹、名老字号,也是最适合步行体验的。

上世纪末,上下九和北京路先后改为商业步行街,在那个城建投资欠账严重、交通混乱拥堵、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的年代,商业步行街创造了一个可以安全步行购物的孤岛,也把广州的商业环境提升了一个档次,随后国内大中小城市掀起一轮商业步行街的建设高潮。但是随着商业业态的转变,大型室内商业中心的出现,如今很多步行街风光不再,逐渐退出了一线商圈,甚至成为销售廉价物品和供外地观光游客的免费景点。

北京路和上下九路作为商业步行街同时也都是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随着名城保护力度的增大,步行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复兴步行街有待发掘的富矿。如何保护好历史街区风貌特色,打造出商业步行街的独特氛围和体验,成为重要的课题。

还需要指出的是,北京路既是商业步行街,也是广州老城一条重要的历史文化游径。建议以步行街南延为契机,整合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加强标识指引系统,把沿线周边小巷里那些有故事的历史建筑组织到游径里来。

提升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水平

南拓以后北京路步行街主街将从现有的700米延长至960米,辅街从2.8公里延长至3.7公里,步行总长度达到4.7公里。步行街延伸的成败,取决于细节的优化和管理的精细化。

首先,步行者的交通便利性和可达性要提升。大城市中心区倡导的是公共交通导向的规划,广州中心城区的轨道线网不断加密。坐地铁已经成了大家去老城逛步行街的首选交通方式,因此要做好地铁公交与商业步行街的接驳。尽量缩短换乘距离和站点到步行街的距离,改善连通条件,最好是出了地铁就有连续的骑楼或遮阳挡雨的连廊。

广州历史城区整体上看是“小街坊,密路网”的形态,步行街范围扩大后,必然有些机动车交通量转移到旁侧或附近的平行道路,因此,也要做好机动车流的疏解,同时保证步行化之后公交站点服务水平不降低。

其次,要从细节品质上下功夫,以步行街南延带动历史城区整体步行环境的提升。步行街延长后,必然与横向街道的机动车流有交叉。如何优化交叉口的人车组织,把最方便的路面过街方式留给行人,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让大量人流“上天入地”(指通过天桥、地道过街)。

同时也应该结合地铁车站,充分利用好地下空间,把地下过街设施与两侧商业建筑地下室有机结合起来。至于跨街的空中步行连廊,因为对历史城区风貌有破坏,更适合建在新区,从名城保护出发,不应在历史城区采用。

最后,步行街要考虑所有市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使用。国内外经验证明,人受生理和体能所限,人的步行最佳长度不超过800米,最好不超过500米。所以延伸之后的步行街区有必要分成几个区段,间隔以小公园小广场,走累了有地方可以坐下来,歇歇脚。同时还要降低路缘石的高度,做好斜坡道和无障碍设施,从点点滴滴改善步行体验。

不断延伸的北京路步行街区,在保持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特色的同时,仍要提升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水平,才能体现“老城市、新活力”,成为彰显岭南文化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圈。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