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麦卡锡高压下“颓废的一代”

旅游 未来科技事 2022-05-19 12:54

原标题:《在路上》:麦卡锡高压下“颓废的一代”

电影《罗马假日》里,宿醉的安妮公主从沙发上醒来说的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这句话,经过多年的演变、编译,现如今成了向往诗和远方的我们,最流行的一句话。

而今天要说的《在路上》这本书,却是原汁原味,纯粹至极的“在路上”。

麦卡锡主义造就了颓废一代

而凯鲁亚克和他的朋友们就是这样的代表。他们醉心于爵士乐,醉心于搭便车长途旅行,甚至于醉心于放荡不羁的生活。

由于他们的狂放不羁,形成了当时的一种潮流,所以,引用了凯鲁亚克48年给自己贴的标签,把他们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统统归结为“颓废的一代”,而凯鲁亚克荣幸地有了“颓废之王”的称号。

凯鲁亚克及《在路上》的诞生

曾经的他们本应该挥斥方遒,恣意人生。但因现实影响,最终走向放浪形骸的生活。47年开始了陆续长达四年的旅途。

也就是这四年的亲身经历,成就了凯鲁亚克。1951年四月,他在大麻的作用下,用了三个星期时间,仅用一台打印机,粘贴在一起的打印纸,从头到尾不分段的,打印在了长达36米的长卷上。

6年之后,这部自传体长卷才得以出版,迅速风靡全美。

那时候,受这本书的影响,搭便车蔚然成风;那时候,因为这本书,而卖掉一万条李维斯牛仔裤,一万台速溶咖啡机,他们的穿着变成了引领时尚,以至于后来很多乐队,视他为偶像;那时候,在路上,是更多年轻人的不羁的尝试。

然而,这本书的大火,并没有摆脱凯鲁亚克的窘境,1969年10月21日,他吐血而死,年仅47岁。

写在最后

不想去过多地强调书中的情节,那苍凉西部的雄浑风光,那现实的人生疯狂,那风驰电掣般的飙车,那赤裸裸的人性,甚至于书中狄恩多次偷车只为在路上的经历。

这一切的一切,让你读起来热情澎湃,酣畅淋漓。

除了历史大环境的因素,原生家庭的不安全感,也是造就他们颓废的原因。他们在不断地挣扎,不断地徘徊,他们拥有着躁动的心,痛苦的灵魂,而陷入了困顿。

这也许就是一种安全感的缺失,他们渴望着被人爱,而又失去了爱人的能力,最终无力老去。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