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放歌颂延安,创作为人民

旅游 文旅中国 2022-05-20 14:38

原标题:艺术 | 放歌颂延安,创作为人民

到延安去!

1934年的南京城,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在位于鼓楼的南京电话局,一位年仅20岁的职员正在秘密监听日本人的电话。这位青年名叫郑律成,原名郑富恩,来自朝鲜。在家人爱国教育的影响下,郑律成19岁时就来到中国,从事抗日活动。

郑律成(原名郑富恩)的中学学籍

(原件现藏于韩国新兴中学,影印版存于哈尔滨郑律成纪念馆)

除了抗日义士,年轻的郑律成还有另一个公开身份:一名颇具天赋的音乐学员,他的老师,是俄籍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克里诺娃,酷爱音乐的郑律成每周末都会从南京赶到克里诺娃在上海开办的声乐馆学习。

1936年春天,郑律成结识共产党员青,罗青又将他引荐到“五月文艺社”,年轻的郑律成从此走上了革命艺术的道路。

在五月文艺社,郑律成结识了田汉、曹禺等左翼作家,还写下了自己音乐生涯的第一首作品《无月之歌》。1937年8月,经友人介绍,郑律成又在南京见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著名作曲家冼星海。交谈中,冼星海称赞了郑律成的声乐演唱水平,同时希望日后有机会进行合作。

在与爱国艺术家们的交流中,郑律成时常听到他们对于西北古城延安的向往。那时的延安,不仅是全国闻名的革命圣地,更是进步文艺作品生根发芽的沃土。

1937年秋冬之际,在“左联”成员杜君慧和爱国人士李公朴等人的资助下,郑律成背着自己心爱的小提琴、曼陀铃和一本《世界名曲集》,跋山涉水来到了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是中国先进青年心中的圣地。与郑律成一样,数不清热血青年、知识分子高喊着“到延安去!”的口号,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地冲破重重封锁来到延安。在这里,他们经受革命洗礼,创作出一大批雄壮豪迈、气势磅礴、激动人心的伟大作品。

战争岁月深入抗日军民

在延安参加游行集会的陕北公学学员

在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郑律成首先进入陕北公学进行系统的音乐学习。1938年4月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后,郑律成成为鲁艺音乐系第一届学员。四个月的鲁艺学习虽然时间不长,却奠定了郑律成一生音乐创作的基础。在日后创作生涯里,可以说,郑律成“是凭着他的满腔义愤和满腔激情来创作的,是凭着他对声乐艺术的敏锐感觉来谱写歌曲的。”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

这种最原始、最纯粹的创作冲动背后,是郑律成在革命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创作养分,由此伴随了郑律成艺术人生,他的音乐作品也因此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永不褪色。

在延安的学习和生活中,郑律成亲身感受到了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拥护与热爱,更感受到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庄严与崇高。

1938年4月的一天,延安城里召开大会。下午散会后,郑律成与鲁艺的同学们出了北城门,爬上半山坡,极目远眺。此时的延安,夕阳的光辉洒向金色的大地,清凉的微风划过波光粼粼的延河,远处的群山和巍峨的宝塔,显得格外壮美。

突然间,一阵嘹亮的歌声打破了短暂的宁静,循声望去,只见抗日军政大学的学员们排着整齐的队列,迈着矫健的步伐,英姿勃勃地从会场走了出来。顿时,群山沸腾了,鸟儿飞上了天空,延安城内外到处响彻着抗战的歌声。

此情此景,郑律成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他一把拉起身旁同样激动不已的文学系同学、女诗人莫耶:“你赶快给我写个歌词吧!”,话音刚落,莫耶随即掏出一个小本,洋洋洒洒,一行行巍峨壮美的歌词就这样倾泻而出,歌词最后莫耶写下了题目《歌唱延安》。

青年作曲家郑律成

青年诗人莫耶

拿到歌词的郑律成兴奋异常,伴着潺潺的延河水,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一气呵成,仅用两天就完成了《歌唱延安》的谱曲。

正如那激发郑律成和莫耶创作灵感的动人场景,这首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歌曲,热情地歌颂了革命圣地延安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既有抒情的旋律又富于战斗气息。全曲结构为省略再现的复三部曲式。中间节奏比首尾稍快,风格上也形成鲜明对比。第一部分带有叙述性,优美妩媚的旋律倾注了作者对革命圣地满腔的热情的由衷的赞美。结尾处的二声部合唱将歌曲情绪推向了最高潮,表现出中国军民抗日日寇的坚强决心和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热爱与崇敬。

第二年春天,《歌唱延安》亮相延安大礼堂,郑律成本人与女歌唱家唐荣枚分别担任男女声独唱。当歌声响起,奋发向上、明亮有力的优美旋律一下子打动了台下观看演出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演出中毛泽东始终全神贯注地听着,当歌曲完毕时,被深深感动的毛泽东头鼓起掌来,台下观众的掌声更是久久不能平息。

第二天中央宣传部便来到鲁艺,向郑律成和莫耶要走了《歌颂延安》的词曲,不久鲁艺院部秘书处处长魏克多拿着一张铅印的歌篇找到莫耶说:“中宣部的同志将歌名改为《延安颂》,特意让我征求你的意见。”莫耶看到后连声叫好:“题目改得好!叫《延安颂》好!”

在延安名声鹊起的《延安颂》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黄河内外。那时,无数进步青年正是高唱着《延安颂》奔赴延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连郑律成本人都未曾料到,他后来曾回忆说:

“我没有想到它却像长了翅膀一样,从延安飞到前方,从解放区飞到国统区,直到南洋和东南亚。”

《延安颂》很快跨越了国界。在美国纽约,爱国华侨每次为八路军举行募捐活动,都有两首固定曲目,一首是《义勇军进行曲》,另一首就是《延安颂》。

新中国成立后,这首歌曲又出现在《永不消失的电波》《南岛风云》《峥嵘月岁》《椰林曲》等多部经典电影之中,成为革命教育的重要文艺作品。

《延安颂》的成功并没有让郑律成停下创作的脚步,相反,他更加热情饱满地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之中。1939年初,郑律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音乐天赋与延安浓郁的革命氛围碰撞在一起,产生了巨大的创作热情。

在延安身着戎装的郑律成

1939年4月,已调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工作的郑律成与好友公木看望来延安养伤的诗人光未然。交谈中,光未然说到自己正在与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受此启发和鼓舞,郑律成激动地对公木说:“咱们也合作写部大合唱吧!”当公木问到是什么大合唱时,郑律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八路军大合唱”。

这年秋天,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创作,郑律成与公木最终完成了《八路军大合唱》的创作。这部作品由鲁艺音乐系油印成册,还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了演出,由郑律成亲自担任指挥,大获成功。作品中的《八路军进行曲》,日后几经修改,最终成为今天响彻绿色军营的人民军队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在延安的日子里,除了不断为抗日军民创作音乐作品,最令郑律成难忘的事情无疑是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毛泽东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讲话。在参加并聆听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深受触动的郑律成成为最先下到前线部队的文艺工作者之一。

化妆成农民的郑律成深入敌后,进行宣传工作

1942年8月,郑律成带病从延安来到抗日最前线的太行山根据地。在这里,为了更加贴近抗日军民,积累创作上的灵感与素材,他多次参加战斗,还化妆成老百姓,深入敌后,进行宣传工作。据当年在太行山“华北朝鲜革命军政学校”的朝鲜族同志回忆:

“就是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郑律成也没有停止乐曲的构思和创作。他谱写《革命歌》等歌曲,在华北、东北朝鲜义勇队战士中广为传唱。”

1944年春天,带着前线的硝烟和抗日军民的呐喊,郑律成返回延安,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创作之中。整个抗日战争时期,郑律成创作了近50首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素材大多来源于根据地抗日军民,因此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对当时轰轰烈烈的延安文艺运动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1939年2月,郑律成在女生一队指挥唱歌,左2为队长丁雪松

延安的火热生活不仅开启了郑律成的音乐创作生涯,更让他收获了幸福的爱情。1941年底,郑律成与后来成为新中国首任驻外女大使的丁雪松结为夫妻。

抗战胜利后,郑律成带着丁雪松与女儿郑小提离开延安,回到朝鲜。返程当天,延安军民纷纷唱起《延安颂》来表达他们对郑律成的不舍之情。

和平年代扎根人民群众

郑律成、丁雪松夫妇在天安门观礼台

新中国成立后,万象更新,文艺事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周恩来总理亲自给金日成写信,邀请郑律成回到中国,并加入中国国籍。对此,金日成一口答应:“中国给我们培养了那么多干部,郑律成要去中国,可以。”

当时的新中国虽然百废待兴,广大人民群众却以无与伦比的热情投入到国民经济恢复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时代的巨变,全国上下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再次燃起了郑律成心中的创作火焰。

郑律成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团和中央乐团等单位工作。一生深受“为人民而艺术”的延安文艺精神影响的他,背起行囊,奔向祖国各地,他要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创作出更多充满时代印记的音乐作品。

郑律成(右二)在黑龙江大庆市

郑律成(右一)在云南大理

从1951年开始,郑律成用十多年的时间走遍祖国大好河山,深入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至今广为传唱的经典歌曲。

在林海雪原和大兴安岭,他为伐木工人创作了《采伐歌》《兴安岭组曲》;在嘉陵江畔,他与船工们同吃同住,最终写下了大合唱《江上的歌声》;在田间地头,他又为农民谱写了大合唱《幸福的农庄》和《女康拜因手》(康拜因是俄语音译而来,意为谷物联合收割机,康拜因手就是驾驶机器的人);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郑律成深入云南大理等地体验生活,收集民谣,构思并创作了大型歌剧《望夫云》。

与战争岁月的革命歌曲相比,郑律成这个时期的创作不仅题材更加广泛,形式与内容上也更加活快、充 满朝气,充分展现了和平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风貌。

赓续延安文艺精神

郑律成(右一)与严良堃(右二)、李德伦(左二)、殷承宗(左一)

在中央乐团的合影

1956年,郑律成调入以中央歌舞团管弦乐队和合唱队为基础组建的中央乐团。作为中央乐团第一代作曲家,从延安走来,一生秉承延安文艺精神的郑律成,与瞿希贤、罗忠镕、田丰、王酩、施光南、施万春等志同道合的作曲家一道,为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奠定了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创作养分的文艺创作宗旨,并由此创作出一大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经典作品。

瞿希贤,代表作品:《牧歌》《春耕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罗忠镕,代表作品:第一交响曲《浣溪沙》、交响诗《江姐》《保卫延安》

田丰,代表作品:交响合唱组曲《云南风情》、交响合唱《毛泽东诗词五首》

王酩,代表作品:《边疆的泉水清又纯》《难忘今宵》《绒花》

施光南,代表作品:《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

施万春,代表作品:管弦乐《节日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

民族管弦乐《版纳风情》

“军歌之父”,中央乐团作曲家郑律成

郑律成被誉为“军歌之父”,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一曲《延安颂》是革命圣地在跨越时空向着祖国大地发出的精神召唤,一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始终鼓舞着中华儿女“向前,向前,向前!”

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延安红色文艺工作者义无反顾地冲向前线,在最危险的前线创作宣传,鼓舞抗日军民;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中国第一代文艺工作者收起纸笔,打起背包,一头扎进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汲取创作养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同样肩负着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今天,在不朽“延安文艺精神”的引领下,中国交响乐团的新一代文艺工作者也必将以人民为中心,继往开来,守正创新,为祖国、为人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

(撰稿:王耿 于爽 胡实 资料整理:徐建飞)

参考文献及资料:

1.孟红:《延安颂》革命圣地的精神赞歌

2.于书正:郑律成的《延安颂》及其音乐创作

3.梁召今:谈歌曲《延安颂》的音乐风格

4.郭松民:《军歌之父”郑律成》

5.梁茂春:《郑律成论》

6.梁茂春:《丁雪松谈郑律成》

7.袁成亮:歌曲《延安颂》诞生记

8.唐平铸:《太行山上的歌声——抗日作曲家郑律成》

9.陈援:《郑律成 一支笔写出中朝两国军歌》

10.阎丽:《郑律成与中国军歌的诞生》

11.周光蓁:《凤凰咏》——中央乐团1956—1996(下)

12.张宏强:《郑律成音乐创作的源泉研究》

13.唐咏:《郑律成在延安的音乐活动与创作》

14.侯忠义、雷晓燕、孙文珍、鲁舰平、干雄焱、郑斌、王译:《延安颂》献给革命圣地的赞歌

15.崔琦:《流亡的青春——郑律成在延安》

16.马晓霜:《延安时期郑律成的音乐创作研究》

(文章来源于中国交响乐团CNSO 公众号)

责编:田园刘芳彤(实习生)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