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台文化博物馆
行走在潍坊,不经意间就会与一间博物馆相遇。它们“隐”于民间,可能规模不大、陈列简单,可能会因为主人的爱好举办展览、组织一场活动、一次研学聚拢着人气,它们的存在给生活增添了文化气息。
位于城区北海路南首的潍坊鸢都红木嵌银漆器博物馆创建于2014年4月,是山东省文物主管部门备案成立的潍坊市首家非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在潍坊的历史不足10年,但发展迅速,成为我市博物馆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博物馆的有效补充。截至目前,潍坊国有博物馆22家,在省文物主管部门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42家,总量居全省前三位。
传承之重
弘扬优秀地方历史文化
博物馆是地方历史传播的有效载体。散落在潍坊各地的非国有博物馆各有特色、各有专藏,涵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酒文化、丝绸文化、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红丝砚文化等主题,是传播地方历史文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山东麓台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麓台文化博物馆位于潍坊浮烟山脚下,成立于2016年,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收藏与潍坊麓台文化有关名人、乡村记忆、石雕、老家具、老物件等资料及藏品600余件,至今免费接待参观12万余人次,被授予国家三级博物馆。
麓台文化博物馆内展厅
走进馆内,浮烟山麓台历代名人馆让观者感受到厚重的麓台文化;乡村记忆陈列馆、石雕陈列馆、文化交流体验馆……让观者在一件件藏品中触摸历史。“挖掘、整理麓台文化,传承麓台书院精神,让更多人记住潍坊及浮烟山周边文化,是我们打造这座博物馆的初衷。”馆长慈文德说。
而在昌邑市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走过历史厅、《红楼梦》厅、丝绸工艺厅、繁荣的柳疃街厅、国内丝绸之路厅、华侨厅、丝绸文化厅等展厅,通过纺车、纩车等生产机具,柳疃丝绸生产、销售所用的账本、印章、商号牌匾等3万余件文物实物,展现了近代海丝源头的昔日盛况和丝绸之乡柳疃的繁荣,让观者领略柳疃丝绸的前世今生,感受柳疃丝绸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有效发挥‘收藏、研究、陈列’之功能,旨在丰富文史资料,珍藏文物实物,传承丝绸文化,供各地参观者、丝绸工商业者和历史工作者研究参考,最大化地起到知识课堂和教育基地的辅助作用,激发继承和发扬绸乡精神,为昌邑、为柳疃的特色绸乡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内的展品
藏品之变
从私人珍藏到社会共享
除企业创办的非国有博物馆外,还有一些藏家们创办的博物馆,将私人珍藏的藏品进行社会共享欣赏。由于大多数藏家对布展、讲解等专业博物馆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展品发挥不出应有的社会作用;受场地所限,展品拥挤、主题不明、脉络不清,影响参观效果。人才匮乏、场地受限、资金不足成为这部分运营者绕不过去的问题。
在这方面,寿光的刘继武可算得上幸福了。2015年时,他原本利用圣城街道刘旺村的私人住宅改造建成了展馆,两年后因改造搬迁被拆除,藏品一下子就“无家可归”了。当地街道、文化部门积极行动,把寿光市博物馆老馆三楼的场地提供给他,办展览、做活动,极大地发挥着藏品的价值,“民办公助、互惠共赢”方式开启了寿光市非国有博物馆建设的创新与实践之路。
政策保障推动着潍坊非国有博物馆事业走在前。2019年,为加快推进潍坊市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潍坊市发布《关于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提高对非国有博物馆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为非国有博物馆提供用地保障、费用减免等,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有政府的支持、相关部门的扶持,我们的路会越走越宽。”诸城尚德民俗博物馆馆长袁增海说,“非国有博物馆举办者要积极学习丰富知识面,尽力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服务水平、规范藏品管理,以适应自己从‘藏家’到‘馆长’的角色转变。”
袁增海给来参观的孩子们讲解风箱的原理。(资料图)
袁增海从2016年开始筹备办馆,此前已有近20年的收集收藏经历且有家族传承,藏品重点倾向于自己爱好又熟悉的农耕、民俗等领域。尚德民俗博物馆除了室内展示外,还有一处室外体验场所,这对于农耕展示至关重要。“办馆不要跟风,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发挥独特的优势,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愉人悦己。”袁增海说。
信念之坚
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位于坊子一马路的潍坊红色记忆博物馆创办于2015年,门外两面国旗迎风飘扬,进入馆内,迎面是巨幅的毛泽东画像,西侧墙上是历史伟人的照片,一尊雷锋雕塑是馆长罗洋接待研学学生时必定要讲的,展品没有封在柜台内,一切都是可触摸的。“可以触摸的东西,才能唤起人们更深的记忆。”罗洋说。
7年过去了,一个旧书包、一个特殊时期的茶缸、一床花被面……一件件烙着红色印记的物件,从最初的几百件到如今的数万件。“满满当当,几乎摞在一起了。”罗洋调侃着,约160平方米的展览陈列面积不仅达不到省文物主管部门的备案标准,展品都快容不下了。
为了留住坊子老街的记忆,他还不断收入与坊子有关的红色藏品宣讲红色文化、接待研学团队、主题活动,一年举办百余次公益活动。他一度迷惘,感觉快支撑不下去了,但在想到自己所做的事影响了很多孩子,让每一位参观者有所收获时,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信念的力量。”他说,让更多人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的情怀和信念,让自己坚定了信心,“就算负重前行,也要顽强生长”。
罗洋(左)给学生讲解。(资料图)
一座红色博物馆就是一座精神丰碑。
“隐”于民间、各有专藏的非国有博物馆如一朵朵绽放的文明之花,与国有博物馆一起汇聚成历史文化的百花园,凝聚成传承、弘扬、奋进的“博物馆的力量”,为城市底蕴增色。
来源:潍坊融媒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齐英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