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苏州古城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守护千年古城,传承历史文脉是苏州奋力书写“古城保护与更新”的硬核答卷。启迪设计集团(以下简称启迪设计)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见证并参与了苏州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变化,致力于城市的新旧织补,立足于区域文脉特征,更新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与文化。
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图书馆、冯梦龙村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斜塘老街四期、南京明城墙沿线旧城出新、南京夫子庙片区环境综合整治……这些项目是启迪设计深耕城市更新、文化会展等领域,为城市塑造一个个文化标签和形象名片。公司于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届入选“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
古宅故居的“蝶变”
潘祖荫故居位于姑苏区平江路南石子街8号,有着300多年的历史。2003年被列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姑苏区古宅众多,修复后如何利用,让古宅“活”起来?
2011年,启迪设计开始对潘祖荫故居进行“再设计”,重新恢复其三路五进的格局,修复了楼厅、船舫、花园等。2013年,潘祖荫故居改造一、二期——探花府·花间堂精品酒店开始营业,一座可以会客、聚餐、小住的精品酒店呈现在众人眼前,让人们陶醉于酒店的苏式风情和文化气息,爱上苏州这座城市。
2020年4月,潘祖荫故居改造三期“探花书房”试营业,也开启了“书式”新生活,在近千平方米的空间,先后举办了十余场大型读书分享会、小型文化沙龙,以及一些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包括经典电影分享、菖蒲特展等。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合称。评话俗称“大书”,弹词俗称“小书”,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兴盛于苏州地区。千年古镇黄埭历史上是有名的书码头,最兴旺的时候,黄埭古镇上有过9家书场。
2020年以来,黄埭镇全力打响“评弹文化发源地”招牌,深度挖掘评弹文化,目前评弹文化已成为黄埭的一道靓丽风景,在新时代彰显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苏州评弹公园位于相城区裴阳路与春丰路东南交叉口,该项目规划、建筑设计由启迪设计担纲。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同时推进精装修作业和绿化景观施工,项目建成之后,可以极大地丰富周边居民的文化生活。届时,整个评弹公园既成为苏州的评弹文化名片,也成为老百姓的精神文化公园。
在文化传播中实现古城保护
在文化传播中实现古城的保护与传承,这是启迪设计的使命和责任。近年来,在古城复兴的道路上,启迪设计从未停下脚步。
2014年,苏州斜塘老街四期工程完工,通过古典建筑、苏式园林、绿化园艺、休闲业态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将传统人文和现代商业进行了有机融合,打造成一个集餐饮、购物、娱乐、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时尚休闲街区。
2017年,苏州市人民路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完工,这条历经5年改造重获新生的苏州主干道,承载着千年姑苏文化,也寄托着数代新老苏州人的精神,从改造中人们看到的不只是一条崭新的道路和干净怡人的街景,更多的是深植苏州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2020年,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在深圳召开,在会上举行的苏州古城复兴建筑设计工作营评审会议中,启迪设计团队围绕“顾家花园4、7号”创作的方案“宝树芳邻——历史宅园空间与未来共享社区”获得评委高度认可,在四个入围方案中脱颖而出,评分位居第一名。
2022年,历时500多天的苏州市会议中心“综合提升工程”完工后,首次迎来大型会议,意味着这座古城区内的地标型建筑正式重新启用。在设计阶段,启迪设计积极发挥自身综合业务优势,集结了20余个专业的100多位设计师,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了项目的设计工作。
加速推动古城更新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启迪设计集团董事长戴雅萍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建立健全我国早期建筑数字“二维码”的建议》。戴雅萍认为:城市更新对于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建议建立健全相应法规和机制,构筑城市一般性既有建筑数字化档案体系。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手段,对早期一般性既有房屋进行检测和数字建档,全面及时动态地掌握建筑物的实际建造及使用状况,最终建立一套以“城市建筑二维码”为表现形态,可获取、可更新的城市既有建筑动态数据系统,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城市更新建立科学可靠的数据基础。
今年3月苏州召开两会,苏州市人大代表、启迪设计高级总监靳建华表示,关注双碳背景下的城市更新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节能降碳情况,呼吁建立相关绿色低碳技术标准,推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与绿色能源系统建设的有机结合,制定市民个人减碳标准及激励机制等。
政协苏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启迪设计副总裁蔡爽关注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工作,她表示,城市更新不同于新建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会面临较多复杂问题,需更多关注小型、微型项目的更新,关注改造中的安全、消防、节能等综合实施问题,希望结合实践经验,在古城保护、有机更新和活化利用等方面探索、创新,为苏州加快建设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作出贡献。
(记者 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