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中华文明犹如川流不息的长河,收藏、保护、展示着文明印记的博物馆正是我们凝望过去、连接现实、通往未来的一个渡口。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在今日中国,博物馆蕴藏和迸发的力量远超我们的想象。双休日、节假日,哪里打卡的人最多?哪些地方的门票最难预约?电视和手机上什么节目最受欢迎?眼下,提起中国最热门的文化场所、最火爆的文化IP,博物馆以及博物馆里收藏的文物无疑是其中之一。各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门前排起长龙,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经常“一票难求”,“逛博物馆”成了居民日常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博物馆日渐成为彰显城市人文底蕴的文化空间……这都是博物馆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博物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多次去当地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这十年,中国博物馆事业焕发勃勃生机。“十三五”期间,全国备案博物馆由4692家增至5788家,增幅23.4%,博物馆年度参观人数由7亿人次增至12亿人次,年均增加1亿人次。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参观博物馆人数最多的国家。预计“十四五”末,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将达到6500家,年举办陈列展览数量达3万个,年观众数量达14亿人次。
不仅“外核”明显提升,中国博物馆在展陈、策划、传播等“内核”方面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许多博物馆还主动走进校园、社区,开展公共教育活动,开发文创产品,借助科技手段开发手机应用、线上展览,推动数字化保护。博物馆里的文物从此“转”起来、“智”起来、“动”起来,跟观众产生更多联结,激发着人们参与文化保护、文化建设的热情。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中国的文博工作者、文艺工作者近年不断创新表达形式,讲好文物故事:风靡全网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众多90后、00后将目光投向古老的故宫博物院,推促“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火遍全国的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引发社会各界对文物、考古的广泛关注;刷屏出圈的舞蹈《唐宫夜宴》让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重量级国宝以20亿次的播放量名扬海内外;借《千里江山图》的灵感而创作的舞剧《只此青绿》一再加演,打破演出场次纪录……在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过程中,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彰显,博物馆的力量愈加凸显。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是凝固的历史,但它们从来不是静止的。一件件青铜玉器,一片片竹简木牍、一幅幅珍贵字画,不仅见证着一个国家的历史,也跃动着一个民族的根脉。今天,我们竭尽全力保护文物,释放文物承载的文化力量,就是为了更好地触摸过往、感知历史,将所有苦难与荣耀、沉重与激情积聚成阔步前行的文化自信,意气风发踏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