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薄雾刚刚为坝子蒙上一层轻纱,小火车的汽笛声就打破了古镇的宁静,一个个隐藏在山间的小村庄,开始热闹了起来。十里八村的人们相约聚集到西庄镇的中心集市上,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古镇新的一天开始了。
清晨的西庄古镇,看上去好像一幅秀美的田园画卷,一幢幢沐浴在阳光之下的古朴民居,一条条悠长曲折的乡间小路,门前溪水,门后青山。漫步在这样的景致当中,让人忍不住产生一种联想,当初这里的先人,到底是以怎样的毅力和智慧,才创造出这样一处隐藏于滇南深山的世外桃源呢?
位于云南红河州的西庄古镇,背靠绵延的青山,面朝沃野良田,一条泸江河穿越广袤田畴,自西向东潺潺流淌,青石板路连接着幽静的院落,古老的寨门前,牛铃叮当,古韵悠然,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田园水墨画卷。丰厚的中原文化与淳朴的少数民族风情,在这里结合,形成了这个独具特色的边陲小镇。
早在600多年前,西庄还只是一个彝族村庄,洪武年间,明王朝为了稳固西南疆土,先后派遣5000多名官兵镇守滇南,随后又从江西、福建等地,迁移数万人来到云南定居。就在这次移民大潮中,从江西饶州府迁来的张氏家族,落脚在了这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小村庄里。他们在这里开荒种地,繁衍生息,逐渐成为当地人口最多的姓氏。
当时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它体现了和彝族同胞和睦相处,所以它就体现了这个‘忍为上,和为贵’这个思想。张氏家族在当地兴旺发达后,并没有炫耀自己的财富,兴建高堂华屋,而是选择和彝族人毗邻而居。建造房屋期间,他们尽量融入当地的文化,建起了一座座风格独特的建筑。彝族土掌房的屋顶是平的,因为要晒粮食,晒苞谷,汉族就吸收了那个建筑风格。但是,汉族不需要到屋顶上晒那个,所以铺成尖棚顶的瓦檐这种情况。
张氏家族富而不显的做法,获得了当地人的认同和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得以在这里水乳交融,和谐共生。此后,其他移民也纷纷效仿。在西庄,没有雕梁画栋的门楣,雄浑大气的牌楼,每一座古民居都建造得内敛含蓄。走进朴实无华的大门,总要经过一番曲径通幽,才会看到阳光明媚的花园。对于西庄人来说,生活无需炫耀,唯有恬淡适己,才能身心自在。数百年来,正是遵循着这种忍让谦和的处世原则,这里的人们,能够世代安享和谐宁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