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根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一切都是临时的,尤其是旅游。疫情让整个旅游行业陷入了停滞,露营的风潮顺势而生。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露营相关笔记发布量同比增长271%,浏览量同比增长170%;2021年“周边游”热度暴涨,露营搜索热度较上年同期增长258%。
这个春天,人们对露营展现出的热情更是空前的。5月4日,携程发布《2022五一假期出游报告》显示:露营旅行是今年额外受到关注的领域。五一假期首日,“露营”在平台的访问热度达到历史峰值,搜索热度环比上周增长90%,各种数据都足以窥见人们对露营的热情。
露营怎么火了?露营,会成为新的财富密码吗?
从传统露营到精致露营
在露营还没有出圈以前,露营是一种更为小众的旅行方式——露营被认为是一种一个背包就装下所有装备的苦行僧式旅行,或者是营地提供所有露营装备,只需旅行者前往体验的轻松旅行。
可以说,传统的露营是极简的,甚至可以被简单理解为带着有限的现代装备,利用自己的野外知识和技能,进行质朴而简单的山野生活。当然,传统的露营并不是一种拼尽全力的生存挑战,而是倡导人与自然直接和深入的互动。露营所需,也不过是维持“在山野中活着”的必需品。
而当前所流行的露营,则是融合户外美学、生活方式的精致露营。这从社交媒体上的露营照片就可见一斑。不论是从构图、颜值,还是装备上来看,相较于硬核的传统露营,精致露营更追求装备、情调和舒适的体验感。
精致露营的出圈,和疫情有分不开的关系。要知道,在疫情发生以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变,旅游业发展已是一片向好。根据中国文旅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高达6.63万亿元。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旅游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旅游人数大幅下滑。2020年,中国旅游人数为28.79亿人次,同比下降52.1%;旅游收入2.23万亿元,同比下降66%。
当前,尽管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旅游人数下滑幅度每季度收窄,但在疫情局部上行的情况下,旅游行业仍然处于低迷期。尤其是奥密克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疫情海啸”,使得国内旅游业受地区性的疫情反复,复苏乏力。
于是,受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以本地游、周边游为底色的微旅行快速发展,并成为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既然出不了远门,那就把目光转向周边,野餐、露营开始成为本地游、周边游的方式,湖畔、草原、公园都可能成为人们临时歇脚的地方。
事实上,《三联生活周刊》梳理世界露营历史时也发现,每一次露营风潮的兴起都与经济危机或者灾难有关:“20世纪20年代的大萧条让欧洲大陆的富人们开启了廉价的度假方式;90年代的金融危机让英国人把手中的机票换成了帐篷。”如今疫情之下露营风潮的兴起,也许正印证着这一规律。
与此同时,对于久居城市的现代人们来说,疫情之下更是生出对大自然和田野草地的渴望。人们想要逃离的已经远远不光是城市里的工作生活,而是想要摘下口罩大口呼吸着空气,面对辽阔山野感受自由。人们想逃离的,是被束缚、被改变的日常生活,哪怕只有几天甚至片刻也好。
数据显示,一线、新一线都市人是露营的主要客群,露营带来的惬意和悠闲,吸引了这些年轻的中产阶级。对年轻的现代人们来说,无论是“拎包入住”的懒人式露营,还是如同搬家般的拆迁式露营,露营都不仅仅是换个地方睡觉,更是对喧嚣生活的暂时逃离。在露营消费者客源地中,北京、成都、上海、广州位居前四,他们合力贡献了超过三成的游客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真心动还是假跟风,某种程度上,露营都成为了如今最出圈的活动。
带火的露营经济
露营火了,也带火了露营经济。
首先就是露营装备,从厨房系统——餐具、盘子、菜刀、菜板、水桶以及食材的保温箱、冰箱,到睡眠系统——床、防潮垫、床垫、枕头、睡袋、毯子、灯具,都是必要的露营装备。
据天猫2021年4月1日发布的数据,连续两年帐篷、户外家具等露营用品的规模都以2倍的速度在增长,户外手冲壶、复古煤气灯等成为天猫618最受欢迎的新品。2020年端午期间,飞猪上帐篷露营类相关旅游产品的预订量较2019年上涨72%,平均消费金额也在持续提升。
支撑这一切美好体验的当然是金钱。就硬件帐篷来说,大白熊Nordisk站在露营之旅的顶端。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户外时尚品牌之一,大白熊的科技材料防水防风,有浓郁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价格几千到几万元不等,被称为“露营界的LV”。此外,必不可少的还有一套钛制的Snow Peak的杯具,其极简的工业风圈粉无数,号称“户外的Apple”,高贵的金属材质满足了野外使用的易磨损风险。
全套的装备还需备有Petromax的户外复古手工气氛煤油灯,价格在几百到几千不等;SOTO的一体式便携折叠卡式炉、Chums的户外折叠椅和折叠拉货推车以及Naturehike的防雨防晒天幕;便携式户外电源根据锂离子电池容量不同,价格一般是在3000-10000元不等。
在这样的消费带动下,露营经济也难以不火。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约5.4万家露营相关企业。其中,2020年新增8758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227.52%,实现近十年来的最大增速。2021年新增相关企业2.1万家,同比增长139.50%,是近十年来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的一年。
在大众趋之若鹜,利润可观下,资本们也按捺不住出手。去年11月,刚成立一年的户外露营生活方式品牌“大热荒野”连续获得两轮融资,融资金额均在千万元人民币,投资方有牧高笛、惟一资本、微影资本、小恐龙基金;今年3月,“嗨King野奢营地”获得来自博庭旅游的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其定位精准锚向精致露营;4月,户外生活方式品牌“ABC Camping Country”收获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青山资本。
可以说,在专业的服务和丰富的活动下,露营已经悄然完成了消费升级。比如,一些露营基地为了营造“服务到家”的体验,还会提供“全配套”的露营设施和场地,用户不用搬家就能体验到精致生活。其价格人均500-1000元不等,专车接送,包吃包住,帐篷、天幕、捞鱼、篝火、火锅小烧烤,一切的安排都会称心如意。但这些还只是精致露营的最低标准,算是“豪华版的农家体验”。
而木屋、星空、房车、音乐节等元素构成的文艺范精致露营,价格一般是在3000-5000不等,抬头就能让人们在半透明的圆顶帐篷中看到星河。还有一些只开在香格里拉、新疆西藏等风景壮美的野奢酒店,价格更是翻了近一倍。
长远发展还需要什么?
虽然露营目前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想要长远长久的发展,却依然面对诸多问题。
显然,花钱堆出来的仪式感,未必能换来等价的体验。当然,装备是必要的,但精致却是给朋友圈看的,很多时候,这种精致是经不起推敲的。被各类大片种草的游客,首先需要面对“图文不符”、同质化严重的网红营地。
毕竟商家的一半功底体现在他们的宣传能力上,游客只需要处理好面对实物时的心理落差。被各种“种草”的游客到露营地发现图文不符是常态,帐篷挨着帐篷往往难言空旷舒适,想象与现实往往有很大差距。虽说是精致露营,但毕竟是在野外,很难像家中一样舒适。
比如,南京奥帆营地帐篷酒店一度达到2388 元/顶/天;汤山“矿山乐野”营地,周末两天一夜的露营活动套餐最高也达 2398/组,露营价格逼近五星级酒店。但在社交媒体上,却有不少网友表示,蚊虫、潮湿、低气温让“人生中的第一次露营”并不完美。
与此同时,露营季节性强,对于露营来说,环境力是主要影响力,过冷过热都不是露营首选,一年中冬季露营热度普遍低迷,尤其是北方地区,热度几乎是遭遇了“打烊”。此外,露营行业目前也尚缺统一的行业规范,许多企业在建设、运营上还面临诸多问题。
而除了消费者体验感外,露营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除专业的露营地外,多数人都是选择近水、草地平整的区域露营,但帐篷挪走后,总会看到一地的一次性垃圾,严重的甚至会污染水域。
说到底,疫情的影响加上休闲消费的需求增加,让露营在大众旅行中崛起,但是在各大社交媒体的渲染下,露营更像是用钱堆砌起来的乌托邦,只是一小部分新中产的内卷战场拼装备、拼奢华、拼野性,让露营成为一种奢华生活的展板,离大众普及越来越远。
如果一味追求奢华滤镜下的美好,只剩下人性深处消费欲望的狂欢,当潮水退去,人们会走向下一个消费风口,这终并不适合一个产业的长期发展。
露营应该是面向大众、面向年轻人、面向未来的,不应该因为价格、交通、信息差等因素,将向往户外生活的新年轻人拒之门外,只有抓住大众市场对露营生活的需求才能抓住露营的未来。
人们更希望通过这种玩乐方式解决生活需求、研学需求、玩乐需求、探索需求、社交需求等,这样才能让露营作为一项产业长久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