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见西江千户苗寨景区不断在扩建,远处“高山流水”敬酒铜像已经落成。我们花150元看了《美丽西江》民俗文化演出,演出也有重点篇幅展示了“高山流水”的饮酒方式。
也许大多数游客看了都会觉得,高山流水是苗族人古已有之的传统。不过我们查到了贵州民族大学的硕士吴雨函的论文,这个看上去很民族的敬酒礼,是当地开餐馆的一位老板发明的。大致形成于2009年。 这位老板想在自己餐馆里搞点文化内涵,试过苗家的拦门酒、苗歌、芦笙,都感觉不带劲儿。在一次接待任务中,人家要求把这个敬酒搞得热闹一点特色一点,她就想出了这么一种敬酒礼。
这排面一下子就震撼了很多人。 后来被旅游公司看到了,觉得特别好,就推广了出去。 现在,千户苗寨景区基本哪家饭馆都能来上个高山流水。吴雨函女士的论文里还说,很多以前不这么敬酒的苗寨也学习使用了“高山流水”。除此以外,部分宅子、餐馆的仪式还有新融合。
在商业化的操作中,“高山流水”谁发明的无所谓,是不是苗族也无所谓。如果你打开网络社交平台,壮族、傣族、彝族都在传扬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不是古已有之,起源在哪儿我们不能下定论,但很明显,没有旅游,就没有这种民族特色。 我看老话说的好,旅游是文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高山流水”身上绑定着的文化含量不知多少,“消费”两个大字却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