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个最牛县城,从默默无闻到世界闻名,只因悄悄改了个名!湖北改名最成功的县:从默默无闻到世界闻名,只用了一年时间!
在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的南岸,有一人历史悠久的县,她的建县史可追溯至三国东吴的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距今已有1797年,她的名字叫“蒲圻”。
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东吴建国后,孙权就对治下土地进行了重新规划,蒲圻县就是在孙权称王后的第二年设置的,隶属武昌郡。据史实记载,蒲圻县的治所在蒲圻湖畔,蒲圻县之“蒲”即蒲草,蒲圻县之“圻”为岸边,蒲圻意即该县是设在蒲草湖边的。
蒲圻虽然有着近两千年的建县史,但是,一般人的大脑中,对蒲圻并没什么影响。老黄私度,原因大概有二:其一,蒲圻的名字太普通,没有吸睛之处。其二,蒲圻还有个生僻字“圻”字,一般人不了解,还读不准。圻是个多音字,汉语拼音为qí与 yín。
圻字读作yín,为通假“垠”字,指边界、疆界。如“万千里曰王圻”(《周书·职方》。注:“界也。”)圻读作qí时,有三重意思:其一为名词,指畿,京畿。指天子直辖之地,亦指京城所领的地区。古代有官名曰“圻父”,就是掌管天子脚下之地的军事主官。其二为量词,意指方圆千里之地。比如有个古词叫“圻甸”,指的就是天子的领地,因为,天子之地方千里。其三为通假字,通“碕”,意为曲岸、岸边。蒲圻之圻,就通“碕”,所以,蒲圻,读作pú qí。
其后各代,蒲圻的归属也各有变动:西晋属长沙郡,东晋属巴陵郡,刘宋属江夏郡,南梁属上隽郡。隋朝先后属荆州与江夏郡,唐属鄂州,北宋属武昌军,南宋属鄂州,元属武昌路,明清属武昌府。民国初属江汉道。民国16年(公元1927年)直属湖北省。民国21年(公元1932年)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解放以后,蒲圻的归属也是屡屡变动:1949属沔阳专区,1951年属大冶专区,1952属孝感专区,1958年 10月,蒲圻、咸宁第一次合县为蒲圻县,仍属孝感专区。1959年3月分开。1960年5月,蒲圻、咸宁第二次合县为咸宁县,属武汉市。1961年12月,蒲圻与咸宁又分开,改属孝感专区。1965年,属湖北省咸宁专区(咸宁地区)。1986年撤县设市,蒲圻县改称蒲圻市。
在近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蒲圻一直就像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因而,也很难在外人心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直到1998年,蒲圻市也追了一回改名的时髦,没想到,却“一改而红”。
其实,历史上的蒲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要地,成为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与见证者,1800年来,蒲圻大地就发生过多次影响时局的重大战役:
其一,蜀汉章武元年吕蒙、陆逊在赤壁率部雪天白衣渡江,袭取了关羽的荆州;其二,东吴黄武元年陆逊任大都督在蒲圻率部破刘备于夷陵;其三,南北朝刘宋元嘉年春,宋文帝亲征,使到彦之大破谢晦于蒲圻隐矶(今官塘驿泉口)。
其四,南宋岳飞大破杨幺于蜀茶湖、柳山湖、左湖、清江口;其五,南宋岳飞、韩世忠、张凌剿灭刘忠叛军于蒲圻茗山;其六,南明抗清将领李定国、李来亨等,在蒲圻抗清达三十四年之久;云南王吴三桂反清,清将勒尔锦驻重兵于蒲圻,使北上叛军止于岳阳。
其七,曾国藩湘军与太平军在蒲圻拉锯战前后达十一年;其八,1926年,在蒲圻泉口铁海坡爆发北伐汀泗桥之战;其九,1927年,土地革命时期的鄂南秋收暴动,就是在蒲圻打响的第一枪。
蒲圻改名,并非是凭空想象,而是事有所依的——她的改名是源自蒲圻历史上的一场著名战役。
东汉末年的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蒲圻一带,以区区5万之兵大破曹操20万(号称80万)大军,是役,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该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行文至此,读者肯定知道了,蒲圻市改后的新名字——赤壁市。蒲圻市改名后的赤壁市,果然一时名声大振,改名不到一年的赤壁就名扬海内外,赤壁也因此迎来一次腾飞的良机。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