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坚守、奋斗……看青年人在“疫”线发光

旅游 东方网 2022-05-04 15:54

原标题:逆行、坚守、奋斗……看青年人在“疫”线发光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5月4日报道: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此刻在抗疫战场上,无数青年人面对“急难险重”的防控任务,正用坚定的臂膀挑起重担。有人逆行,有人坚守,以青春力量战斗在一线。

“奶爸”医生逆行方舱,为怀孕患者送去惊喜

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组建队伍进驻方舱时,团委书记、妇产科主治医师庄旭第一时间请缨。“我是医院的团委书记,又是一名医生,我报名!”2020年时,庄旭没能驰援武汉,这让他始终心有遗憾。面对这一次家门口的战疫,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也必须上”。

怀孕16周的张女士(化名)入住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后,焦虑感在这位“准妈妈”心头挥之不去。“新冠会影响胎儿吗?孕检能正常进行吗?”好在,随时在线的庄旭医生让张女士放下了悬着的心。

之后的几天,张女士积极配合新冠治疗,而在她生日的前一天,庄旭送来一份惊喜。他请来方舱内的B超医生,让张女士听到了腹中胎儿的心跳声,也让这一刻成为方舱中的温暖记忆。“胎儿有力的心跳声是支撑我的力量。”张女士表示,“感谢医护,是他们鼓励我要积极战胜新冠,更要顺利生下宝宝,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4月17日是庄旭女儿的两岁生日,然而他无法回家陪孩子度过。“对不起,宝宝!爸爸和妈妈因为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只能缺席了!”深夜回到隔离酒店,庄旭在朋友圈写道:“妍大宝,爸爸只希望你能记得感恩每一个帮助过你的人!”

坚守12355热线,陪伴青少年跨过“心坎”

“我没想到真的打通了电话,也没想到你这么有耐心,你真是好好哦,谢谢你!”这是正在方舱医院隔离治疗的初一学生小周对共青团上海12355热线心理咨询志愿者叶继英发自肺腑的感谢。

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小周无所适从,还与同在方仓隔离的家人发生了口角,致电家中其他亲人也未获理解,这让她感觉特别孤独无助。她突然想起学校老师曾经介绍过的12355热线,于是尝试着拨打并接通了。

小周在电话里不停地啜泣,叶老师耐心倾听,鼓励她慢慢倾诉近日来的苦恼,在充满真诚、共情的引导下,她逐渐平复心绪,理解家人的现实需求和难处,也对自己情绪变化背后的诉求有了更为理性而客观的认知。

叶继英2010年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2011年成为上海12355热线志愿者,“这一干就是11年。”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的专业志愿者,叶继英说,“我看到平台在团市委、市服保办的带领下,坚守公益之心,专业服务青年,支持志愿者成长。尤其在疫情当下,我真心希望能在青少年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陪伴在他们身边,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霾。”

上阵“夫妻档”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有不少“夫妻档”为疫情防控舍小家,为大家。他们志同道合、相互鼓励,堪比一线最美“比翼鸟”。

来自传统医学示范中心的主治医生李家英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来袭,她第一时间向医院党委提交了请战书,要求奔赴武汉抗疫前线。今年3月,面对上海突然发生的疫情,她又一次站到了抗疫的一线。在每一次下街道和小区的核酸采样行动中,她麻利的身影给同志和群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同志们关切地嘱咐她稍事休息,她回答道,“没事,我手快,我再坚持一会儿。”

李家英的丈夫梁兴旺是七院肛肠科的主治医师,也是科室的业务骨干。2019年年底疫情袭来的时候,夫妻二人刚刚结婚不到三个月,他也是第一时间向医院党委提交了请战书,他对妻子说,“我去吧,你留下照顾家里,等我回来”,妻子李家英说,“你是肛肠科医生,我是内科医生,我更合适去武汉。”梁兴旺拗不过妻子,留在了医院,完成了一台又一台的手术,治愈了一个又一个的病人。此次上海疫情袭来,他同妻子一样,奔赴抗疫一线,在每一次核酸采样任务中,他都站在了队伍的最前方。

肿瘤二科的青年医师朱鸿帆和传统医学示范中心的郭淳医师夫妻,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友。相恋多年后,北京女孩郭淳为爱来沪,与上海小伙朱鸿帆喜结连理。此次上海疫情袭来至今,朱鸿帆和郭淳一直在防疫一线,每天奋战十几个小时,偶尔才能抽出几分钟时间视频通话,体验短暂的“浪漫一刻”。

同样来自传统医学示范中心的董哲医生和内分泌科的付丽红医生也是一对年轻夫妻,两人的宝宝今年刚刚三岁,正是离不开父母陪伴的时候。然而面对上海突如其来的疫情,这对“夫妻档”义无反顾地选择奔赴抗疫前线,董哲还创下核酸采集持续奋战24小时的记录。当被问道“为什么不选择休息”,他回答道,“科室里属我年轻,我多干点,别的老师可以休息一会儿。”

发挥专业所学,做好每一次流调

在得知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招募流调志愿者时,2019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万鸯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作为一名党员,她觉得自己理应先上。

经培训上岗后,万鸯鸯每天都通过电话,对感染者进行信息核实、行程调查和记录反馈。在她看来,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共情”和“个别化”概念是重要的工作指引。打流调电话并不只是单纯的信息传递,同理对方当时的处境,在倾听中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都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也是获得全面准确信息的基础。

“专业素养告诉我,每一位感染者都是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个性,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也会不同。”万鸯鸯说。

在流调通话时,感染病例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焦虑或烦躁情绪。面对这样的状况,2020级人口学博士生金雁会选择在倾听中适时提问。“我会在他们倾诉过程中进行提问,而不是一上来就打断他,否则对方就会很抗拒。”

金雁所在的流调小组基本上每天会接到4到5批流调任务,在专业中习得的访谈与调查技巧,让金雁在流调过程中更为重视对方情绪的处理。每一位感染者表达出的喜怒哀乐,让她更深刻感受到疫情对人们生活的冲击,也更能换位理解对方的处境与不易。

“有些病例的生活非常不易,但他们都在坚持。”金雁说,不少病例在困难中的坚持与乐观深深鼓舞了她将工作做得更好。“我们每个流调任务都要在四小时内完成,同时也要做到密接的严判立判、应判必判、立判立传,不能漏判。”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5月2日,上海共青团地区、青工系统团组织已组建青年突击队2629支,7.9万余人投入疫情防控一线。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这是对“五四精神”最好的诠释。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