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育周刊编辑部的实习体验与收获
MY TRIP
在实习的短短两个月间,我遇见了最好的“老师们”。她们照亮了我所遇见的每一条岔路,并引导我选出属于自己的“最优解”。
——北京师范大学 徐沛缘
“让我听听你的故事吧”
今年三月份,在师兄的介绍下,我有幸加入了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大家庭。由于之前从来没有过在纸媒编辑部的工作经历,第一次见到贺主编和张编辑两位老师的我,内心忐忑,生怕无法胜任编辑部的工作。
刚入职的那一天,贺主编和张老师两位老师并没有给我直接布置硬性任务,而是手把手地教我完成了入职手续,开展了多方面的交流。
贺老师喜欢通过访谈和聊天的形式了解人:入职的第一天中午,贺老师请我在食堂吃了一顿饭,并且通过聊天的形式对我进行一次“面试”——虽然名义上是“面试”,但其实更是一次对话。贺老师说,“你们和我的孩子差不多年龄,来,让我听听你的成长故事吧”。我被贺老师的真诚与和蔼所打动,放下了心中的戒备,与老师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概况、成长经历、专业领域以及未来的规划。而正是这一次对话,让我觉得自己被接纳了,从一位“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走向了实践场域的中心,成为了教育周刊的一份子。
在实习期间,周刊编辑部工作安排较为自由,两位老师要求我完整地体验了编辑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每周上午我主要承担“取报样”、“辅助照排”、“辅助核对”和“辅助送审”等若干项工作,下午则主要以机动岗位为主。此外,在另一位实习生佩云同学的指导下,我掌握了“微信公众号”的基本运营方式,因此有时候也会辅助佩云一起完成“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工作。通过完成上述编辑部常规性任务,我渐渐熟悉了“纸媒出版的大致流程”。
“既要保持研究、发现真问题;也要跳出学术框架面向公众发声”
除了常规性任务之外,两位老师会让我们围绕相关主题讨论,同时也会督导我们对于自身感兴趣的选题完整跟进。清明节前,在张惠娟老师鼓励和指导下我撰写了一篇关于“死亡教育”的小文章,经过多轮的修改和删减最终成型——这也是我第一次在研究生期间尝试学习“纸媒文章”的写作。
贺老师要求我们在实习结束前要提交一个像样的作品,也即做一次选题报道。在贺老师的指导下,我将自己最近所关注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惩戒”问题进一步聚焦,并对于原本的访谈数据资料展开深入整合,同时经贺老师介绍,对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刘焱教授展开对话,最终完成了一篇关于幼儿园教师教育惩戒的访谈对话报道。这次报道的指导中,贺老师特别强调,“在大学里久了,要提防自己陷入‘精致编码迷恋’的状态,而不习惯用常规的语言和大众进行沟通交流。”研究一直是贺老师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繁忙地工作期间,她执着地完成了博士、博士后研究,但她却对我们强调,“研究能让我们对眼前的现实拥有更清晰地判断,也能更好地看到趋势,从而对眼前的舆情做出判断,发现真问题。也只有找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真问题’,才可以更好地运用每期有限的篇幅聚焦于人们最急迫、最重要、最现实的关注领域,从而‘为人民发声’。而到表达的时候,恰恰是要在专业和公众之间架起桥梁,因此要学会跳出原本的学术性表述框架,尝试用更亲和的表述,言简意赅地将信息传达给读者。”
“拓宽视野,保持敏锐”
在工作之余,我也曾随贺老师到玲珑公园散步,一路上,我们聊教育学的最新发展,聊跨学科研究。贺老师认为,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教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结合其他新兴学科的视角,以得出更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而我们的话题也从一开始的教育学和哲学,不断延伸至社会学、心理学甚至是神经科学领域,探讨着不同学科视角对于教育学科的意义和价值。除了教育学之外,我还将自己有所涉猎的营养学、运动学知识向贺老师分享,而贺老师也会与我们讲起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旨趣、读博和博后期间的科研经历以及自己的育人理念。
贺老师用这种面对面、心连心的交流,让我逐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学研究人,不仅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钻研地足够深入,还需要同时具备广阔的学科视野,做到“一专多能”。
尾声
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人,但是能够真正交集,或对自己的成长有所推动的人并不多。在教育周刊实习的短短两个月间,两位老师不仅带领我了解了纸媒编辑的相关工作流程、帮助我进一步强化了阅读积淀研究的习惯、还使我对于自己教育学人的身份有了更高的认同感,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日后读博深造的决心。感谢她们照亮了我所遇见的每一条岔路,引导我选出属于自己的“最优解”。
制作:卿前进
审核:贺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