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木里人中央次尔喜欢拍照,但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他的镜头里出现最多的,要么是国家级保护动物,要么是国家珍稀植物。几天前,就有金钱豹凭借其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身份,成功走进中央次尔的镜头里。
金钱豹
在他的镜头里,似乎有一座珍稀动植物“博览园”,金钱豹、狼、豹猫、中华鬣羚、黄喉貂等众多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枯鲁杜鹃、木里秋海棠、木里垂头菊等珍稀植物,都是这座“博览园”里的“原住民”。
木里垂头菊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让我们以“游客”的身份,跟随封面新闻记者走进中央次尔镜头中的“博览园”,探寻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
入圈
一群鹦鹉引客来
中央次尔在拍摄过程中野外用餐
木里,在藏语里意为美丽、辽阔、深远。木里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理塘河、雅砻江、水洛河自北向南穿行而过。
在这片“美丽辽阔”的土地上,拥有林业用地面积94.14万公顷,其中林地6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7.3%,活立木蓄积量1.17亿立方米,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国的百分之一,以县为单位居全国之首,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是中国仅存不多的成片原始林区。
博窝乡是木里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9年前,中央次尔还是博窝乡的乡长。
“那时候老百姓家家都种核桃树,每年核桃成熟的季节,总有一大群鹦鹉飞来吃核桃,一群就有几百只,几乎能把核桃吃得一只不剩。”据中央次尔回忆,“过去老百姓最讨厌这些‘空中小偷’,为了守住树上的核桃村民们轮流排班驱赶鹦鹉,他们用敲锣,放鞭炮等方式守护核桃。”
中央次尔在拍摄珍稀植物
直到一位名叫叶昌云的人出现在博窝乡,“他告诉我这个鹦鹉名叫大紫胸鹦鹉,是很珍稀的鸟类,应该好好保护起来。”中央次尔说,“从那以后,我才知道,博窝乡有很多珍贵的动植物,我也是那时候入圈,开始走上动植物摄影的道路。”
保护
一堂特殊的农民夜校课
事实上,在博窝乡,人与鸟的“战斗”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从前,村民只知道鸟儿糟蹋庄稼,也不知道哪些鸟珍不珍稀。”据中央次尔介绍,他到博窝乡以后,就一直跟老百姓们宣传,鸟儿是宝贝,鸟儿多了,外面的游客就会源源不断而来,就能发展起博窝的旅游。一开始老百姓们不信,博窝乡藏在重重大山中,交通十分不便,一般的鸟类爱好者很难前来。
红翅绿鸠
2018年国庆节,一个北京的爱鸟人士和朋友们来到博窝考察当地鸟类资源情况,中央次尔与他们交流后觉得受到很多启发,于是与他们商量,能不能让乡里的老百姓也听听这些专家们讲一讲?10月4号晚上,在坑古村村民的家里,一场特别的农民夜校开课了。30多位村民不顾大雨,骑着摩托车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都很稀奇:北京来的鸟专家为什么会对博窝乡的鸟儿们这么有兴趣。这位北京的朋友为村民们讲了鸟类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他们这才知道博窝乡的树林、动物、鸟儿,对许多大城市的人都是梦寐以求的宝贝。三个多小时过去了,村民们仍然不愿意离去。
转型
从打鸟到观鸟导游
小松曾是一名深度“打鸟爱好者”,“这个小伙子哪有漂亮的鸟,哪儿的鸟多,他都晓得。”中央次尔称,“后来每次有观鸟游客来到博窝,我就让他去当导游,帮他们背包。”
一年以后,小松发现,鸟儿活生生地在林间飞翔,才是吸引游客源源不断走进博窝的原因。随后,中央次尔带着小松来到云南百花岭,考察当地的观鸟旅游发展。回到博窝后,小松立即贷款40万元,修起了一栋民宿,并招聘了几名观鸟导游,专门用来接待观鸟的游客。
木里秋海棠
“现在,小松一家人都在围绕生物多样性这一块,包括观鸟、观花、观兽这些,做成了从保护到旅游接待的产业。”在中央次尔看来,只有先保护好了动植物,才能有后续发展的可能性。
这些年来,中央次尔一边耐心劝说老百姓,一边积极想办法,把博窝的各种鸟类、动物的照片和视频发到网上,还早早组织乡里的年轻人,开通了“大美博窝”的公众号和视频号,在木里29个乡镇中可是开了先河。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博窝的名声越传越远。
发现
五十余种动植物以木里命名
如今的中央次尔,已经离开了博窝乡,但他心中对珍稀动植物的牵挂却始终没有放下。
小熊猫
打开中央次尔的微信朋友圈,就像在看一本珍稀动植物百科全书。“鹦鹉大军”、金钱豹、小熊猫、麝、白唇鹿、兔狲、斑尾榛鸡……为了能记录到更多的珍贵宝物影像,翻山越岭、爬冰卧雪,甚至在树林里住上好几天,都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余种以木里命名的植物和动物,生物多样性让木里热闹非凡。
木里鼠兔
萌萌的豹猫、憨态可掬的木里鼠兔、深谷中发现曾经已经被评估为野外灭绝的植物——枯鲁杜鹃。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在凉山苍翠的密林中枯鲁杜鹃、长冠苣苔……包括许多珍稀濒危植物在内的野生动、植物,一同栖身于这座“诺亚方舟”内。
枯鲁杜鹃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央次尔认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没有终点,“我也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出现在镜头下的珍贵动、植物会越来越多,我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也会越来越好。”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