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芽山之恋”主题征文|优秀奖作品《魂牵梦萦芦芽山》

旅游 搜狐城市-忻州 2022-05-23 22:50

原标题:“芦芽山之恋”主题征文|优秀奖作品《魂牵梦萦芦芽山》

《魂牵梦萦芦芽山》

作者:栗旭晨

我一直认为人没有批判山的权利,却有征服山的自由。这些年来,我一次次登临芦芽山,就像在赏读意象深深的诗篇,山的巍峨,水的温柔,佛的博大,林的幽远,草的碧绿,雪的洁白,冰的瑰丽,无不牵引着我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目之所及,心之所向,魂牵梦萦,念念不忘。于是,便有了浅浅的喜欢,深深的思念,有了铭心刻骨的眷恋。

清代岢岚州金都御史王继祖在《芦芽山》一诗中写道:山高鸟飞绝,攀跻愧无能。半岭常逢雪,枯岩有定僧。松深尘不到,天近月为灯。阆苑于今在,鹤飞自可胜。在我看来,芦芽山虽算不上什么名山,却因吸纳了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黄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峨眉山的清凉而形神兼容,独树一帜,已成为享誉山西的奇山和全国的名山。

这是一座巍峨的山,髙高在上。芦芽山地处管涔山腹地,清人秦雄褒称其“但见高峦层叠,上插霄汉,云蒸霞蔚,与天为际,极宇宙之奇观。”顾炎武赞其“芦芽一山,崔巍挺拔,高出云霄,类似芦芽而磅礴迂回,雄踞中原。”《晋乘蒐略》中载其:“为全晋第一崇山,盘踞六十余里,高二十里,峰峦特秀。”芦芽山主峰突兀,海拔2736米。每当云遮雾罩之时,其峰尖突岀于云 雾之上,仿佛芦苇嫩芽破水而出,生机勃发。由此而生的“芦芽滴翠”,为宁武古八景之一,芦芽山因此而得名。建于绝顶的太子殿,是除五台山和青藏高原上的庙宇外,国内海拔最高的石砌建筑。亦如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太子殿则是观赏芦芽山胜景的最佳制高点,也是游览管涔山的必经之地。人们要必须穿密林,过花海,攀石岩,走曲径,历尽艰险,方能到达。1992年夏天,我曾随“长城人家”采访团首次登上峰顶。2021年夏天,我与友人第六次攀登芦芽山。站在殿前,极目远眺,雄而险,奇而秀,蔚为壮观,美不胜收。

这是一座向佛的山,心驰神往。相传,芦芽山为毗卢佛古道场,包括文殊菩萨在内的一切菩萨、诸执金刚所示身语意行,皆由大日如来所生所加持,“西有芦芽山佛祖之尊,东有五台山禅室之从”之说便缘于此。早在晋代,慧远大师便曾到此传教。到唐宋时,这里已是驰名全国的佛教圣地。从山上到山下,寺庙林立,香火缭绕。在通往峰顶所经的十字墕,留有石佛寺遗址,内有唐代石雕三世佛,从石碑上隐约可以看到当年佛道场的沿革和兴盛。据《山西通志〉记载,唐时的芦芽山“琳宫铁塔,阇黎千众,招提万间,亦足抗衡古清凉。”与芦芽山毗邻的小芦芽山,也是毗卢佛道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寺庙多达百余座,分布在长达20余里的沟谷里。芦芽山被称为“晋山之祖”,省内的其它山脉皆由其所“生”,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无山可以代替。

这是一座神奇的山,陶醉其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芦芽山奇峰异石,姿态万千,林海雪原,深不可测,尽显大自然之造化,倘若季节适宜,不仅能观日出,还可以赏佛光。与观日岀相比,佛光较为难见。在夏日雨后,乍看像七色彩虹,瑰丽无比,定睛再看,涌出万道金光,酷似转轮或不停转动的圆形屏幕,不断变幻着各种图景。这是芦芽山特殊的地形、气候和光线所折射出来的一种特殊光学现象,因为人们笃信与毗卢佛道场相关联,便把这种光现象称为佛光。如果能见到佛光,将会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可遇而不可求。芦芽山还有另一大奇观叫佛顶流云,一般经常能遇到。特别是进入雨季,不论阴晴,山上或半山腰总会笼罩着或密或淡的云雾,游人至此,仿佛坠入云海之中,人在云端走,云在脚下移。云在沉浮,山石树木也在不知不觉中轻轻地移动,让人飘飘欲仙,不思来处。如果在金秋时节而来,游人可以领略一番雪映金秋,雪地里,满山遍野的霜叶红了,野果子熟了,像灯笼,似火把,如炉火,让人眼前一亮。建在半山腰的王化沟悬空村,好似空中楼阁,又像天上人间,住在这里的村民男耕女织,怡然自得,颇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之遗风。

这是一座丰泽的山,水源不绝。山是水的隽永,水因山而缠绵。这里孕育了山西的母亲河汾河,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其源岀东寨镇西北楼子山下的水母洞,汾源因此而闻名三晋。汾河由此出发,一路向南,流经24个县(市区),全长694公里,流域面积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滋养了山西41%的人口,称其为母亲河名副其实。近年来,省、市、县发扬台骀精神,加大治理汾河力度,生态水源得到有效保护,重现了六十年前“汾河流水哗啦啦”的美好愿景。汾源的主要出水处叫雷鸣寺泉,站立在“汾源灵沼”的池壁前,看着清澈见底的河水,会生发岀无限遐想,顿觉什么是饮水思源。走进汾源阁、汾神殿、菩萨殿,登高远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从汾源往北,会路遇“支锅奇石”,三点成面,任凭风雨肆虐,岿然不动,叹为奇观。这里还孕育了壮观的天池,亦名马营海,碧波荡漾,鱼鸭戏水。战国时,赵武灵王曾来此游览,孝文帝将其辟为皇家游猎园林,唐代高祖、太宗等18位皇帝到此避暑。隋炀帝修筑汾阳宫,富丽堂皇,留下无数雕梁画栋,留下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留下一国之君的奢华腐败,让人愤慨不已,铭为教训。

这是一座绿色的山,流连忘返。芦芽山不仅山青水秀,还拥有茫茫林海和青青草原。早在远古时代,这里就生长着茂盛的原始森林。建国以来,经过不懈努力,已拥有森林168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5%,栽植各种乔木30多种,以及灌木40余种,被称为“华北落叶松的故乡”。区域内有省鸟褐马鸡,是全国十大鸟类保护区之一。马仑草原地域辽阔,又称万亩亚高山草甸,白云袅袅,绿草茵茵,鲜花簇簇,流水淙淙,被中外专家誉为"整个亚洲高原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唯一的一颗绿色明珠。这里,不乏名花野草、奇珍异宝、飞禽走兽,各种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穿林海,跨草场,到处都是绿色的涌动。芦芽山会告诉你,这就是生态文明,这就是绿色家园,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

这是一座冰火的山,冷暖自知。宁武多煤,千年火山便是由地下煤炭燃烧形成的。诞生于3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的万年冰洞,冰层万古不化,冰笋玉立,玲珑剔透,且与几百米外的“千年地火”遥相呼应,形成“冰火两重天”,堪称世界奇观。洞外森林茂盛,鸟语花香,洞内九曲回环,异石斑斓。步入洞中,宛如进入一座艺术的殿堂,各种造型栩栩如生,凉风习习。万年冰洞集登山、探险、旅游、避暑、滑雪、食宿、采摘为一体,是我国北方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这是一座英雄的山,永载史册。这座山下,走出了山西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的丁致中、山西省立一中校长冀学蓬、南昌起义领导者之一的王一德、宁武最早的共产党员唐静善、牺盟会特派员杨谨、首任中共领导的宁武县农民县长王全茂等仁人志士。1937年9月底10月初,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宁武大屠城,致使4800余名百姓遇难,家家披麻戴孝,无处不闻哀哭之声,留下了历史上最为耻辱的一页。半个月后,八路军在黑石头沟痛击日寇,给敌军以重创,打响打胜了复仇的第一仗。1941年5月,余秋里同志率领八路军120师358旅第8团开赴宁武,开辟和创建了以宁武为中心的管涔山地区晋西北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走岀了两位晋绥边区特等民兵英雄,一位是一边搞生产一边打敌人的“劳武结合”民兵英雄张初元,另一位是“军火田”创始人邢四娃,他们都是名扬全国的民兵战斗英雄。青山有幸埋忠骨,大地无言树丰碑。在芦芽山脚下的宁武县烈士陵园,长眠着1076位革命烈士,他们以“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豪迈气概和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安宁。

这是一座治贫的山,决战完胜。山下的宁武县是全国贫困地区,在习近平视察忻州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宁武县委县政府尽锐岀战,持续实施“3467”精准治贫方略,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攻克最后堡垒,同步推动巩固成果提升质量,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截止2020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6327户38926人全部脱贫退出,251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岀列,脱贫攻坚实现决战完胜。放眼芦芽山下,美丽如画的村庄,星罗棋布的新居,四通八达的交通和蓬勃发展的产业随处可见,呈现岀一派乡村振兴奔小康的民生图景。随着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速度的加快,这里将成为推动忻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主战场。

这是一座希望的山,前程似锦。芦芽山风景名胜区坐拥国家4A级景区、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年冰洞国家地质公园、汾河源头国家水利风景区五项国家级桂冠,已成为奇冠华北、秀甲三晋的“北方原始型山水形态旅游景区”。芦芽山虽雄伟壮观,却四维可仰,虽素颜淡妆,却刚柔并济,虽文质彬彬,却可近可亲。芦芽山,一首韵美的诗,一曲和美的歌,一幅壮美的画。一座高贵的山,一座平凡的山,它身上凝聚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忻州人的自强不息。我一次次登临芦芽山,因为它不仅是家乡的山,更是心中的山。一次次站在山巅,风悠悠空谷来兮,云飘飘山涧生烟,心中律动着超脱的感慨,只觉自然造物博大,人是那样的低矮渺小。山因塬而巍峨,水因山而秀美,山水相依,亦如文明和生命,便有了芦芽山生生不息的瑰丽和风情。

宋代画家郭熙对山有过一个很形象的概括:“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无论春夏秋冬,芦芽山总然是美丽的,总能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和向往。

走近芦芽山,极易。走进芦芽山的灵魂深处,很难。我爱芦芽山,我恋芦芽山水,芦芽山永远耸立在我的生活里、记忆里、生命里,升腾为心中最美最恒久的风景。因为爱,所以爱,我的芦芽山之恋!

作者简介

栗旭晨,山西省忻府区人,现任忻州市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被评为山西省第五届百佳新闻工作者,荣获全国新闻工作者荣誉证章,是《蒙东作家》《作家地带》签约作家。

来源:宁武你好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