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广会客厅|蜀道上的防洪“哨兵”
在奇骏艰险的蜀道上,迂回盘旋着一条历经60余年的宝成铁路,它翻越秦岭、傍邻嘉陵江,是连接西南、西北,出川入蜀的重要通道。乐素河站,是秦巴山区深处的一座偏远小站,当火车穿越绝壁,跨出隧道后豁然开朗,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你别看平时这里景色美不胜收,一进入汛期,由于地势险要、山大沟深,容易发生溜坍、落石等地质灾害。”这位系着安全带,“半挂”在挡墙上检查山体设备的是西安局集团公司汉中工务段乐素河桥隧车间检查工区工长田欢。
2014年,田欢从大学毕业后来到汉中工务段,成为一名桥隧工。脱掉校服、换上黄色工装,跟大多数新工一样,面对身份的转变,他感到很迷茫。在段组织的新入路职工培训班上,职教科老师的一句话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我们段很多领导都是通过技术比武,历练成长,由一线工人走向管理岗位的”
为此,田欢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小目标:三年内拿下段技能竞赛第一名。
到班组后,田欢为了尽快能够掌握桥路设备养护维修的专业知识,一有时间他就拿着本子跟在师傅们身后边检查边记录,从不错过任何一个跟师傅学习的机会。老师傅们看到这个肯钻研的90后,也都愿意将自己的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
经过两年的磨炼,田欢基本掌握了设备日常维修养护技能和应急处置方法,在2016年参加了站段技能比武竞赛,但并不顺利,由于理论知识准备不充分,最终取得了全段第五的成绩。显然这个成绩他并不是很满意。
从此之后,他随身携带的工具包中多了一本《桥路设备维修规则》,甚至连每天睡觉的时间都被压缩了。不到两个月时间,一本200多页的规章他倒背如流,理论功底也一天天扎实了起来。同样,业务技能他也从未放下,设备检查、整修、防洪排查,他似乎“长”到了线路上,管内60km的设备,哪一处设备需整修、哪一处病害有变化,他如数家珍。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最终得到了车间的肯定,两年内,他从桥隧工做到了班组的工长。而真正让他成长的源于2018的一次防洪抢险经历,16天的鏖战,他一直坚持在抢险一线。他凭借自己的坚持与努力得到了集团公司“宝成铁路抗洪抢险优秀共青团员”、“全路尼红奖章”、“全路铁路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近两年班组的90后逐渐增多,为了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除了言传身教外,田欢经常以在现场“PK”的方式激励他们学习。
今年4月份刚进入汛期,田欢带领着工区的90后青工检查区间设备,这次他们“PK”项目是:比比谁检查的隐患多。眼前的新工们干劲十足,一边检查一边分享着自己检查的成果。当靠近线路一处挡护时,田欢停了下来,静静等待着上方正在“挑战”的小伙子们。不一会他们带着寥寥无几的“收获”下来了。看着眼前这些懵懂的新工,田欢不由得想到了刚参加工作的自己。而他正知道,相对于裸露的山体,挡墙是钢筋水泥浇筑的,看似结实,经验不足或不细心的话很容易漏掉隐蔽的问题。
不放心的田欢再一次爬上挡墙,对照手中的检查表一处不漏的检查确认,顺着山势将挡墙犄角旮旯的地方全部检查了一遍,当走到二级平台靠山后背的地方时他发现了一处宽2.5cm的裂缝,位置较为隐蔽。下山后,青工们都赞叹他是“火眼金睛”。
“山区铁路的防洪,不可控的因素多,只有一遍遍的检查,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才能把不可控的危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这是他跟班组青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如今的他,已经是车间的业务骨干,每年汛期,他都会给职工们晒晒“安全经”:防洪隐患,多检查一遍,心再细点,就会多一份保安全的底气。
中国交通广播:高雅
通讯员:周俊英 聂博文
播音:朱雨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