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Kirxie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明媚的日光,簇生的花木,天空与海洋相映,一汪蓝沁人心脾。澳洲的迷人风光,总能使来到这里的人们沉醉。驾着帆船的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人在17世纪先后抵达这里,为其未经雕琢的风光所吸引,以为这片土地能直直通向南极。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漂浮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直到现在依旧保持着它的独特和纯粹。而澳大利亚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澳大利亚博物馆(Australian Museum),正致力于将这份独特和纯粹传承下去。
博物馆外墙,© Wikipedia
这是澳大利亚开放的第一家公共博物馆。彼时的澳大利亚处于殖民治下,人口仅为约36,000,生活的要么是被流放的犯人,要么就是居无定所的自由人士。在多数欧洲人的印象里,这里不过是片蛮荒之地,但是真正到达这里的探险者们才知道,这片大陆上藏匿着多少的惊喜。土地测量员兼船长 P.P. King 在谈到最近勘探的澳大利亚海岸时写道:
“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生产出比澳大利亚更多的本土产品——在自然历史的每一个分支中,没有哪个国家被证明比澳大利亚更富有。”
与世隔绝的岛屿环境,造就了澳大利亚独特的生态系统,在此生活了4万余年的土著人敬畏且信奉自然,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是他们的文明内核。19世纪的欧洲人在自然科学领域涌现出巨大好奇,这片已被征服的土地于是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对象。一位伦敦殖民部办公室的高级官员,曾写信给新上任的澳大利亚殖民部部长亚历山大·麦克利伊,要求他将一些样品寄回伦敦研究,其中就包括“神秘的鸭嘴兽卵”。
亚历山大·麦克利伊是一位充满激情的自然学家,科研需求让他萌生了建立博物馆的想法。在1827年,博物馆在悉尼成立,目的是为伦敦的科学家获取“许多稀有且古怪的自然历史标本”,博物馆建筑则于1846年开始动工,1857年对公众正式开放,在近200年的时间里,由“美丽的澳洲珍奇收藏”,发展成为国际认可的超过210,00,000件藏品的的庞大收藏体系,在自然历史和人类学领域享有国际性的声誉。
博物馆内景,© Teo Exhibitions
历经15个月的重大翻修,如今的澳大利亚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馆内共分为5层,再附加一个地下室。展览主要集中在底层、1层和2层,目前的常设展共有9个,特别展览共2个,徐徐展开澳大利亚生气勃勃的瑰丽画卷:在底层与1层的「西太平洋长廊」中,澳大利亚博物馆的200件重要珍宝得以展现。这其中既包括100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实物藏品,更囊括了100个澳大利亚非凡人物的故事,从科学家、探险者到企业家、政治家和艺术家,他们对这个国家无法估量的影响使他们成为“真正的澳大利亚珍宝”。以展陈讲述历史的方式并不罕见,但博物馆有更别出心裁的想法。游客们可以从二层向下俯视,欣赏一支长达7分钟的3D动画投影“照亮宝藏”,迷人的视觉效果将历史、科技与艺术汇聚,为参观者打造一场非凡的视觉旅行。
投影现场,© AGB Events
而在这一层中,参观者们将置身于浩瀚奇妙的自然王国。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鸟类种群最多样化和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850多种特有和迁徙鸟类。从城市中随处可见的鸟儿,到展翅波涛之上的海鸟,再到伶牙俐齿的鹦鹉和世界上最大、最古怪的不会飞的鸟类,「澳大利亚鸟类」展览堪比一场丛林狂欢,鸟儿各色鲜亮的羽毛和优美动人的姿态,让许多参观者都心生喜爱。
Birds of Australia, © Australian Museum
而与此相对的「恐龙」展,显得相对冰冷些,但酷劲丝毫不减。澳大利亚大陆曾开掘出许多恐龙化石,敏迷龙、约巴龙、非洲猎龙的骨架和牙齿令人震惊,而馆中陈列的世界上第一个正确的霸王龙解剖模型,能让人真正体会到史前霸主的威慑力,这群生活于6500万年前的野兽的无故消失之谜,在今天依旧令人遐思。
Dinosaurs, © Australian Museum
在这些展览中,澳大利亚的物种多样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幸存澳大利亚」展中,人们得以更加细致地了解这片大陆的生态全貌。澳大利亚的地形丰富多样,有连绵的山脉,浩瀚的海洋和广阔的沙漠,而人烟稀少,与大陆隔绝的状态,则为物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澳洲人家的后院里常常会出现蛇,某些高速路上还会有野牛横穿,而这些都以戏谑的方式,在展览中呈现出来——想要在澳大利亚幸存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Surviving Australia, © Australian Museum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的大规模翻新中,展览中增加了一个互动性的版块“气候变化”,借以唤起大众对于这个议题的重视。自2019年起接连不断爆发的森林火灾,为澳洲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到2020年发生的澳大利亚丛林大火,造成了近三十亿只动物死亡或流离失所。
想一想,这一切多么可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澳大利亚曾走过许多弯路。过度开采资源、过度畜牧、盲目引进外来品种等举措,都为这片土地带来了难以逆转的伤害。在生态问题已然成为全球性难题的当下,这座持续研究、记录着澳洲自然历史的重要机构,正全力以赴地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自1973年成立的澳大利亚博物馆蜥蜴岛研究站(Lizard Island Research Station,LIRS) 每年进行约100个研究项目,出版100多份科学出版物,是世界顶级的珊瑚礁研究和教育中心;而在今年的2月8日,博物馆与WWF合作,呼吁大众放弃对于玳瑁制品的使用。
馆内的沉浸式珊瑚礁空间,© Australian Museum
这些举动都彰显着澳大利亚博物馆的担当,馆方这样陈述自己的使命:
“澳大利亚博物馆是可靠科学讯息的活力来源,也是一块试金石,为该区域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和社会挑战给予辩论空间,例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气候变化和对文化内核的追寻。”
悉尼的街头人流络绎不绝,但在数千年前,这里也许草木疯长,沼泽遍地,巨兽猛禽或觅食或嬉戏,在悠悠白云下稳定而有序地生活。即使坐落在悉尼市中心,但澳大利亚博物馆依旧显得低调、质朴而庄重。自诞生之时起,这片漂浮大陆上千奇百怪的自然之景,便被笼罩在其深情且亲切的目光之中,直至今日仍未离去。
Australian Museum,© qantas.com
走出博物馆的人们,是否能因此而心生感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