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日观察:疫情下的旅游业何去何从……
“怎么说呢?没什么想说的,也没有心情说,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旅游行业受打击太严重,心里有点烦。”一位旅游从业者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无奈与难过。
人间五月,春夏相交,5月19日迎来一年一度的中国旅游日。然而,停摆、重启、停摆……疫情下的旅游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灰暗时刻”,旅游从业者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疫情之下,旅游业该何去何从?这是一道难题,也是一道关乎旅游从业者的“命”题。
露营成为疫情下休闲旅游最火的方式。(图源:@1900)
1
遭遇重创的旅游业
“一年不如一年”
一场疫情,让中国旅游业遭遇了“生死劫”。 从2019年底的疫情爆发,到现在,疫情下的旅游业已经苦苦支撑了800多天。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带火了露营,旅游业却十分惨淡。
据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消息,2022年劳动节五天假期(4月30日至5月4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66.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恢复至疫前同期的44.0%。
(图源:文旅之声)
但实际上,多位受访者都告诉记者,他们这个“五一”假期“颗粒无收”, “整个‘五一’期间,我们合肥市的旅游,从旅行社这个口走的几乎为0。”
安徽环球文化旅游集团公司总裁徐华玉告诉记者,“以安徽环球文旅集团为例,今年清明节、劳动节应该说几乎是出游为0。因为受上海疫情的影响,包括各地的疫情防控非常严格,所以对旅行社来讲,为了配合疫情防控,整个游客的组织几乎是0。”
但是自疫情爆发已经有两三年了,为何感觉今年的旅游业相比较前两年来说更难,甚至更惨?徐华玉分析,这和疫情呈现的态势有很大的关系。
“从这三年疫情情况来看,我觉得这几年是一年不如一年。2020年在春节期间疫情爆发来得很突然,而且影响面很大,但是很快得到控制,所以上半年短线游出现了井喷式的局面。去年的疫情几乎是周期性的爆发, 但是今年的疫情却是零星状的、点状的、持续性的爆发,可以说给整个旅行社行业以及旅游业、服务业都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感同身受的还有安徽中和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夏文军,他告诉记者,在前些年没有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他们一年的营收大概1.3亿左右,接待人次将近15万人次。但现在受疫情影响,下滑非常明显,最突出的就是人次, 自从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当年的接待人数不到2万人,2021年也是一样在下滑,今年就更难了。
旅游从业者心声,点击收听——
2
近七成旅游从业者失业
“转行”成为出路之一
“颗粒无收”、“一年不如一年”,已成为旅游行业的惨淡境象。在这惨淡境象之下,还有无数旅游从业者深陷窘境。
今年2月,全联旅游业商会与国家旅业网组织开展关于疫情期间从业者失业状况的专项调查。调研数据显示, 在受访的业者中,目前仍稳定就业的仅占13.8%,失业比重高达68.1%,并且有近6成以上的从业人员失业时间已超过1年。
调查显示 近7成旅游从业者失业(图源:旅业网)
同样,5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也发布了《2021年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国家旅业网将其与两年前文旅部发布的2019年度数据对比后发现,疫情这两年,仅到2021年年底,旅行社从业人员就已经减少了13.7万人。
缩减规模,成了疫情之下旅行社能够生存下去的“活路”之一, “转行”也成为了疫情之下旅游从业者的出路之一。
夏文军告诉记者,他估计旅行社的人员转行比例现在应该达到50%以上。“因为我们可能平时接触比较多的就是旅游车队、导游等,除了我们自身有几十名导游外,还会大量使用兼职导游。但原来经常帮我们做兼职导游的,现在80%都已经转行了,所以我们敢大胆地说, 现在整个市场可能有50%的旅游从业者都已经转行,这种可能性完全是有的。”
对于这种转行,徐华玉认为 “不得已而为之”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从事旅行社这一行,在目前人员不流动的情况下,你再大的本事也无法改变现状,所以迫不得已短期内到别的行业去,主要还是为了生活。”
但旅游从业者的转行,也并非一件易事。一位旅游从业者就告诉记者,他身边的一些同行转行后,选择了去做外卖员、代驾等工作。谈及原因,他无奈地表示,“说实话,做旅游的,目前的年龄也都不是太小,多在三四十岁,进企业比较难,只能选择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
除了短期转行外,长期转行也成为了当下旅游从业者的一种选择。“由于现在旅游的业态更加多样,消费者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对于长期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人来说,没有能力去转变或改变观念的人,只有彻底转行了。”徐华玉说。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下的疫情或许对于整个旅游行业而言,也是一次进行“大洗牌”的催化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旅游从业者就表示, “疫情结束之后,有可能会有一部分人回来,但是我认为不会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了,可以说,旅游业进行了一次大的洗牌吧。”
旅游从业者心声,点击收听——
3
周边游或成当下主流
旅行社如何突围是难点
疫情之下的旅游业,不时的“叫停”,漫长的“暂停”,预期的复苏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出境游、入境游基本“绝迹”,市内游、周边游成为主流的情况下,旅行社该如何实现“突围”?
徐华玉认为, 开发特色产品、提供团体旅游服务是一个重要方向。“那作为旅行社来说,过去可能重点是以渠道的拓展为主。未来,我想旅行社更多的精力应该是放在产品上,也就是在旅游线路的设计、产品的开发以及服务的人性化方面下功夫。”
马郢农耕体验基地(图源:环球文旅集团)
夏文军同样表示, 对于旅行社来说,怎么去开发特色的产品,以及如何让游客去体验可能是未来周边游的亮点。同时,他们可能更多和目的地相结合,把目的地产品扩大化,比如说从原来的观光游变成现在的体验游可能会更多一点。
“像我们这样的旅行社已经不纯粹只是作为一个中介方,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参与一些景区的运营,比如说景区上面一些东西的附加值的提炼。”夏文军解释,“就比如说我不仅是旅行社,可能还会做一部分的景区。那这些景区其实和我的产品是相结合的,这样就能让更多人到我这个景区之后,能够体验,把原来的一日游、两日游延伸到三日游、四日游,达到更多人度假的这种需求。”
对于当下的周边游,徐华玉预测“未来会越来越火”。但他也坦然地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担忧: “由于乡村离城市很近,而且私家车的保有量占比比较高,所以对旅行社来讲,并不具有优势。”
“如果我们要具有旅行的优势,那么我们必须在乡村里做乡村民宿、乡村餐饮和乡村的一些主题性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旅游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某些开展乡村专项线路和主题的旅行社的一个主流,但并不会成为所有旅行社的主流。”徐华玉说。
对于未来旅行社的发展方向,徐华玉认为,“因为旅行社的属性还是在于做资源的整合,比如说把全球的一些住宿、景点、交通这些旅游要素很好地进行整合,让消费者出门更加便捷。 所以未来两三年,如果疫情恢复之后,我想更重要的还是在促进跨省旅游这方面。”
来源:中国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