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湘湖路向前行,经跨湖桥公交站,然后沿湖向西南行,一会儿就来到启明桥。启明桥建于2009年,为3孔圆弧形石拱桥。桥面长70余米,宽约4米,两边以长条石作桥栏,不设望柱,造型古朴。它沟通了湘湖南岸与湖中有着8000年古文明的跨湖桥遗址,寓意开启文明之光,故名启明桥。攀缘在桥上的凌霄花,夏秋之间花盛开,花大,形似喇叭,橙黄色,与绿叶相映,鲜艳夺目,似以热烈的姿态欢迎游客的到来。
启明桥是进入跨湖桥遗址公园的唯一通道。漫步桥上,环顾四周,北面为万罗伞山,西北有象山,西面是狮子山。青山绿水,互相映衬,湖山秀色,一览在目。下了桥,绿树成林,繁花似锦,近水远山,锦绣如画。这里原是湘湖中的一个浅滩,清朝同治年间,西江塘溃决,泥沙倒灌湖中,淤积为涂。后围涂垦种,因地处湖中,又离村庄较远,垦种者往往早出晚归,中餐吃的是自带的冷饭,故称这里为冷饭滩。
1974年,在冷饭滩建城厢砖瓦厂。1990年,在冷饭滩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经过1990年、2000年、2003年的3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木器、骨器、玉器,还有人工栽培的水稻谷粒,以及号称“中华第一舟”的独木舟及相关作坊。这些文物标本经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碳十四数据年代测定,距今已有8000—7000 年的历史。跨湖桥遗址发掘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世界上最早的漆弓、中国最早的“草药罐”、中国最早的慢轮制陶技术、中国最早的水平踞织机、中国最早的甑、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栽培稻、江南地区最早的席状编织物、南中国地区最早的彩陶、南中国地区最早的家猪等“跨湖桥遗址”的“十大之最”。2004年12月,正式命名为“跨湖桥”遗址。2005年3月,跨湖桥遗址被公布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4月,跨湖桥文化遗址临时陈列馆开馆,将遗址的出土文物与独木舟遗迹在现场展出。同年5月,跨湖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跨湖桥遗址的发掘,萧山因此有了8000年的深厚文化底蕴,也使浙江文明上推了1000年。
2009年9月28日,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建成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占地83亩,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是浙江省继河姆渡、良渚之后的又一家史前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建筑整体以船为造型,仿佛沉湎历史的一叶小舟正欲划向远方,外墙面采用充满历史沧桑感的锈蚀质感的材料,充分展现了8000年文化的厚重和沧桑。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所在的冷饭滩,也建成跨湖桥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