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疍家人来说
从前漂洋过海
哭着笑着唱起咸水歌
在船上热热闹闹送嫁迎娶的种种习俗
是亲身经历过的人脑海中
挥之不去的一抹独特乡愁
5月19日
伴着海风习习,日出东方
一场喜迎第12个“中国旅游日”的惠民“好戏”
在阳东区东平镇大澳渔村上演
“准备接新娘咯!”
媒婆一声令下,
身穿疍家传统服饰的渔民齐声应和“好!”
▲新郎身穿疍家传统服饰出发迎接新娘。(林倩宇摄)
▲疍家婆手拿礼品启程接亲。(林倩宇摄)
街坊游客们早已备好“长枪短炮”
只听喜庆的大红鞭炮先声夺人
媒婆便带着新郎和接亲队伍出门
浩浩荡荡启程接新娘
▼▼▼
▲东平渔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港口。(林娜娇摄)
▲大澳渔村渔家风貌。(林倩宇摄)
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港口
这里保存着我国较为完整的古渔村古渔港风貌
其中就包括长达380多米
具有明清特色的前店后坊商业街古建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疍家婚礼中的部分接亲礼品。(林娜娇摄)
▲接亲队伍登船,男女双方即将进行结婚仪式。
迎着艳阳天
接亲队伍抬着成双成对的鸡鹅
猪肉、鱼干、喜酒
竹篮里满载喜饼、喜糖、红枣
橄榄等寓意吉祥礼品
沿途经过渔村商业街、郑和广场
抵达广场码头
▲新娘身穿红衣,头披珠纱在船上等待新郎的到来。
“细妹啊,今日出嫁就百年好合啊……”
码头处停靠了四条迎亲渔船
船上挂满了彩带和大红灯笼
头盖红帕的疍家新娘坐在船中央
一旁牵着新娘、唱起“送嫁”咸水歌的
正是阳江咸水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东平渔歌协会副会长杨爱
旋律悠扬的语调回荡在海岸上
表达了疍家人借歌抒情
对新人夫妻和睦、孝顺长辈的美好期许
▲女方在海上等待与男方进行“过礼”仪式。(林娜娇摄)
▲嫁娶双方船只贴近后,男方将礼品递过女方船只。
按照疍家民俗
女方接过男方的接亲礼后
众人登船出海
在海上完成各种特色仪式,如“坳兰山”
双方将船只贴近后,交换喜饼
互相敬酒,从此结为一家人
在媒婆的指引下,新娘头盖黑帕
新郎用扇子敲三下再揭开
古时寓意新娘“听教听话”
后渐演化为期盼新娘
孝顺持家,相夫教子
嫁娶两家人还会在海上斗歌
派出能人代表对叹咸水歌
场面好热闹~
▲新郎接新娘上岸,接亲队伍紧随其后。
▲在“百年好合”树下,男女家开始“打堂枚”。
返程回岸后,新郎背新娘下船
回到大澳商会后的“百年好合”树下
开始“打堂枚”
这是疍家婚礼中最热闹、最有趣
也最让青年男女激动的一项仪式
更是以咸水歌对唱、来表达对新人祝福
许多游客看了觉得很是新奇
而当地疍家儿女纷纷笑开了怀
感慨也涌上心头
▲村里的老人看到热闹的接亲场面,纷纷表示“欢喜!高兴”。
▲亲友们将美好的祝福送给新人。
“我很喜欢咸水歌,很喜欢看疍家婚礼。”今年60岁的张阿姨表示,自己在船上出生长大,38年前就是按照疍家传统婚俗出嫁,“当时都是夜里接亲、嫁人,我有9个兄弟姐妹,当时在船上整整叹了四夜咸水歌,大家有说不完的话。”几代打渔为生的东平渔民杨文轩也感叹,疍家婚俗影响了世世代代的疍家人,其中有很多特色都与岸上人家的婚礼习俗不同,是他们心里永远忘不掉的珍贵回忆。
▲疍家婆正在唱阳江咸水歌。(林倩宇摄)
▲结婚仪式结束后,新人们与接亲队伍拍起了大合照。
接亲仪式后
现场还举行了咸水歌表演
让观众有更多时间领略咸水歌调的韵味
这些民俗活动
只是疍家民俗中的一小部分
更多特色渔家风情
等着你来东平大澳渔村体验体验
推
荐
阅
读
最闪亮的地标!周末去打卡阳江这十条“红色村”
来源 | 阳江plus(许倩)
动图、制图 | 林倩宇
图片 | 成伯伟(署名除外)
视频 | 林娜娇 林倩宇
编辑 | 林娜娇
校对 | 孙星准
审核 | 张健青
执行总编辑 | 冯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