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糯言师语(原创,严禁搬运抄袭)
想要拥有一个不错的发展前景,学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越来越内卷的社会竞争下,当代年轻人的目标,逐渐从“进入名牌大学”演变成了“进入优质名牌大学”。
从近几年的人才招聘趋势也能看出,如今的人才标准,更倾向于“国外镀金”这一思路。
无论是哪个行业的毕业生,用人单位都会考虑优先录取那些远渡重洋留学归来的“海归们”。
相比国外,在一些特殊领域,国内的重点院校确实存在些不足,但从整体发展来看,国内的重点大学,其实拥有着不输国外名校的教育资源。
在国内院校飞速发展的今天,一门心思扎根国外的成才之路,究竟还能不能行得通?
多所985退出国际高校排名,这枚毒剂终于被拔了,扎根本土将成趋势谈起学校教育资源的优质与否,大家历来都习惯于从该所院校在国际上的排名进行判断。
从知名度的角度考虑,这种做法并非全无道理,只是在如今我国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单纯的高校国际排名,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学校的综合实力。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就牵头南京大学、兰州大学,退出了国际高校排名,不再参与之后的各类竞争与评选,而是将发展中心转移至本土。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众议。
在各国交流日益频发的今天,三所国内院校的这个选择,背后无疑有着更深的考量。结合近几年的人才培养与流失趋势,它们退出国际院校排名的原因其实有迹可循。
①国际排名并不“公平”,人数比例严重制衡着国内院校的真实水平
从国际重点院校之前的排名表上,我国国内顶尖大学——清华大学排名在十位左右,并不算高位院校。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除去自身的学术实力与评判标准之外,学生属地比例也是关键原因之一。
从各项评判标准的数值支撑来看,导致清华大学排名在十位以外的,其实是一个名为“国际学生指标”的参考标准,对于人口数众多的中国来讲,这个标准实在有失偏颇。
无论是人口基数比例,还是国外留学生比例而言,这个“国际学生指标”的设定,都在严重制衡着国内院校真实的学术水平,并不客观。
②国际排名以专业为参考,不适用于全面发展的国内院校
仔细研究国际重点高校排名表,我们不难发现,位于榜首的几所高校,大部分都以理科专业见长,而它们的排名依据,也仅仅停留于单科成绩的优劣与否,并未考虑到学校综合水平。
对于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国内院校而言,在这样的排名标准下,它们的自身实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发挥。
再加上考虑到国际排名表的知名程度,想要进一步吸收生源,向教育事业的更深处发掘,退出所谓的国际院校排名,就成了摆在国内高校面前的优质选择。
毒剂被被拔除,国内院校的未来趋势在哪里?学生报考又该如何选择?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货真价实的学术知识,才是决定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与其在国际排名中辗转腾挪,为了些许的关注度而牺牲院校原本的教育质量,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的。
不再参与国际排名,国内院校就会将发展重心转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上,对于学生而言,这个转变无疑是有利的。
在选择报考目标时,考生不妨从心仪专业在候选院校的实力排名,或候选院校整体的科研实力上进行选择,有目的性的把握院校与专业之间的动态平衡,为自己今后的就业铺垫。
写在最后人非完人,在选择大学院校时,既要看到院校的优势所在,也要将其弱势方面纳入考虑范围,才能做出综合选择。
尤其对于在某领域有钻研意愿的考生来说,在选择大学院校时,更要从国内985院校退出国际排名这一举措中,发掘出教育资源本土化的发展趋势,有的取舍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