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根据方案,从今年9月开始,全国的中小学都将专门开设一门独立课程: 劳动课。
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
劳动课程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种,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学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学习数量。
比如,在烹饪方面:第一学段(1-2年级),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第二学段(3-4年级),学会做凉拌菜、拼盘,学会蒸、煮的方法,如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等;第三学段(5-6年级),做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还要会设计一顿营养食谱;第四学段(7-9年级),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很多家长对此产生质疑:我在家都不让孩子接触这些的,孩子在学习这些内容之余,真的有足够的时间面对其他课业吗?
其实家长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很多学校在现在其实就已经给孩子们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劳动课程。比如南昌市的复兴外国语学校,一直以来就有让学生在耕读农场体验的课程,每个年段、每个班级的孩子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地,孩子们各自在自己负责的土地上播种,照料和采摘,最后送到食堂处理,让孩子们从小就深刻认识到一餐一粟来之不易,珍惜粮食人人有责。
可见南昌市复兴外国语是非常有远见性的学校,该学校的这类劳动课正是因为学校的先进教学理念,深刻贯彻实施中小学忆苦思甜的教育思想,让孩子们根植于徒弟,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