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养育孩子就像升级打怪,经历过婴儿时期的各种哄睡、夜醒,好不容易到了孩子能说会走时,新的睡眠问题又出现了。
比如睡觉前必须摸着妈妈的耳朵、肚子、手臂才能睡着,甚至有不少孩子要摸着妈妈的neinei才能入睡。这些入睡前的“小动作”,到底要不要紧呢?
孩子小,入睡前的“小动作”属于正常现象
睡前有一些“小动作”其实在孩子中非常普遍,有的孩子是要摸着什么东西才能入睡,比如摸妈妈的手、脸、耳垂、肚子或neinei等,也有的孩子是要吮吸或者含着什么东西才能入睡,比如安抚奶嘴、手指头等。
对于抚摸行为,如果孩子是抚摸床单、娃娃等物体时,通常不建议做任何干预,顺其自然就好。如果是抚摸陪睡人的身体部位,就需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陪睡人的感受和接受程度。
很多妈妈对于孩子抚摸自己的手部、脸部或者肚子并不排斥,但是对于摸着neinei入睡的孩子,妈妈们可能或多或少地有些担心,害怕对孩子的性教育有影响。
其实,如果孩子在三岁以内,不管是摸耳朵、肚子,还是摸neinei,一般都属于正常现象。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寻找过渡性客体完成这个时段的依恋关系。
“过渡性客体”是心理学中的一个词,是由儿童精神分析家尼科特提出来的。这些客体,有孩子最为熟悉的味道,可能是妈妈的乳香,也可能是他自己身上的味道,这些都是能给孩子带来温暖而熟悉的感觉,让他觉得妈妈一直都在身边陪着他。
我们知道,刚出生的婴儿直到很长时间,都觉得自己与妈妈是一体的。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才会意识到原来自己和妈妈是不同的两个个体。因此,“过渡性客体”代表婴儿从以为自己和妈妈是融为一体的认知,到妈妈是外在且分离的客体的过渡时期。
另一方面,对婴儿而言,过渡性客体有令他感到舒适安慰的作用,能对抗焦虑、寂寞,且能帮助他安然入睡。
所以,三岁以内的孩子,基本不用担心他是恋妈还是恋物,完全是正常的行为,大人不要去训斥或者故意改变,顺其自然就好。
孩子大一点时,可以尝试逐渐消退和代替的方法进行改善
孩子在三岁以后,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语言时,我们可以尝试着与孩子沟通,比如摸妈妈neinei才能入睡的孩子,我们可以教他们特殊部位的概念以及特殊部位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告诉孩子妈妈不喜欢这样。
此外,我们还可以试着用一些方法来改善这个行为习惯,比如可以尝试采用逐渐消退和替代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先给孩子寻找一个新的入睡安抚物。我们可以跟孩子沟通,建议他为自己挑选一个睡眠伙伴,以后可以不用摸妈妈的耳朵、肚子这些,而是直接抱着新的睡眠伙伴入睡。
如果孩子理解能力还没有那么强,那么需要妈妈协助去完成一些事情。妈妈可以找一件自己的衣服或者孩子平时喜欢的玩具,洗干净,让孩子在入睡时带着,就算孩子不愿意,也可以放在孩子旁边,让孩子逐渐习惯这个新的入睡安抚物。
然后,逐渐缩短孩子摸大人耳朵、肚子等部位的时间。刚开始孩子可能会一直摸到完全入睡,之后就让孩子带着新的安抚物,到基本入睡时就可以把孩子的手拿开,然后轻握住孩子的手,也可以把安抚物拿给孩子抱住,这样过渡3-5天。
接下来,妈妈们可以在孩子半睡半醒时把他的小手拿开,改为轻握手或者抱着安抚物,这样直到孩子不再摸着妈妈或者完全依赖安抚物入睡。
这个过程需要妈妈们有更多的耐心,循序渐进地去完成。
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面对孩子睡前的这些行为习惯,家长一方面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对待,不要刻意拒绝和强行修正,而要慢慢地去引导,另外一方面,还需要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给他更多的安全感。
陪伴不是一边玩手机,一边带孩子,也不是让孩子自己看电视,家长却在一旁追剧或者打游戏。
虽然有的家长确实工作繁忙,但是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只有高质量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稳定的爱。
比如我们每天拿出一些时间,哪怕只有15分钟,也可以去全身心地陪伴孩子,抛开工作、放下手机、稳定情绪,这段时间我们的眼里、心里只有孩子。我们带着他一起画画、读绘本、做游戏,并且清楚又坚定地告诉他:爸爸妈妈最爱你!
父母的爱可以滋养孩子的心灵,当父母多次将爱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感受到很多爱,有一天他会体会到,父母的爱不等同于耳朵、肚子,以及一些物品等,他们的爱随时都在我身边,是无形无质的。
当孩子有了这样的理解后,他们会放下对“过渡性客体”的执着,也不会将情感寄托在别的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