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襄阳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促进文旅消费质效提升,襄阳市积极探索多项举措,聚力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助力襄阳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完善政策保障,构建文旅消费强支撑
注重顶层科学设计,召开襄阳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编制《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襄阳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谋篇布局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相继出台《襄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实施办法》《襄阳市农家乐及旅游特色餐厅星级评定管理办法》《加强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等政策以及《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规范》(襄阳市地方标准),三年累计投入2亿资金用于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文化惠民、旅游专项奖励等领域,疫情以来为全市86家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保金1022万元,持续从政策保障、资金支持上为促文旅消费和疫后重振“添油加力”。自去年以来,襄阳共投放六轮惠民利企文旅消费券,带动直接文旅消费超900万元,有效为文旅行业引流,“稳消费、保民生”成效显著。
优化产品供给,提升群众文旅消费体验
整合全市文艺资源,创作文艺精品,《灯影老屋》《黄河绝唱》《远山丰碑》《生死一票》《醉美莺河》等剧目连续“出圈”,线上线下开展文化演出每年达上千场,提升全市文化场馆、城市书房、文体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满足群众随时随地文化消费需求。当好有呼必应“店小二”,市领导包保推进襄阳古城、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关圣古镇、襄阳文化产业园(二期)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文旅消费新动能、新载体。全市旅游景区不断提质扩容,旅游亮点异彩纷呈,古隆中景区5A龙头引领作用增强,唐城、汉城、华侨城、关圣古镇等景区旅游项目创意十足,《盛世唐城之大唐倚梦》《汉颂》《寻梦三国》等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受到游客欢迎,今年“五一”前夕,襄阳华侨城奇幻谷主题乐园、唐城“岘山脚下的公社”、襄水源生态公园、襄阳野生动物园等新景区、景点开业,襄阳旅游产品供给更加丰富。评定授牌63家星级农家乐和特色旅游餐厅,推出“襄十随神”4条精品旅游线路,评定枣阳古石(木)雕大观园等11家“民间博物馆”,积极开展A级景区式村庄创建工作,以规范化、标准化引领科学化、品质化发展,不断提高游客文旅消费体验感和满意度。
促进文旅融合,开发文旅消费新业态
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开发城市休闲游、特色乡村游、红色旅游等多元旅游新业态,延长文旅消费链条,推动全域消费、全时消费。唐城夜游、北街八点半、华侨城奇幻光影嘉年华、汉江夜游等夜游项目每晚流光溢彩、灯火辉煌,点燃了襄阳“夜活力”,拉动了襄阳“夜经济”。推动文旅数字经济发展,培育壮大数字文化产业,涌现出酷娱科技、猫咖网络等一大批新业态企业;探索开展“云直播”“云演艺”“云展览”“云上运动会”等系列线上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会展旅游、节庆旅游等品牌活动,汉江流域农博会、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成为带动文旅消费的“嘉年华”;积极推动工业旅游发展,六0三文创园、谷城石花白酒庄园、卫东机械厂、东风汽车工业游等受到热捧;市艺术剧院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襄水源景区演出,精彩的歌舞和国乐表演营造浓郁的地方文化风情;襄城区非遗项目郝氏皮影、“笑襄馆”相声小品在华侨城景区表演,唐城景区建立“非遗展示馆”,常态化开展非遗演出活动;大力发展襄阳马拉松、健康跑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进一步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产品、新服务、新热点。
大力开展营销推广,擦亮城市文旅品牌
围绕电影《你好,李焕英》、航天英雄聂海胜最想吃的面等热点,借力央视国际传播大型融媒体、浙江卫视热门综艺节目在襄录制节目,借助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极目楚天 畅游湖北”2021年湖北省文化和旅游长三角地区推介会、襄阳“五城共建”城市推介会等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襄阳好风日”城市旅游形象品牌。两年来,襄阳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盛世唐城景区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集聚区,襄阳北街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襄阳古城、谷城堰河乡村旅游区入选国家4A级景区,谷城南河镇、枣阳吴店镇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襄城区姚庵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谷城茶香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等,壮大了文旅消费品牌,彰显了襄阳文旅发展新成效。“襄十随神”四地汇力襄阳发展,共同策划“襄十随神 美美同行”文旅发展系列活动,通过协同作战、共融共促,有效提升了区域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充分释放出全省北部列阵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倍增效应。
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赵承智、李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