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碑林博物馆是西安比较小众的博物馆,往往不在游客们的必去清单内。这里是我国大部分名碑的所在地,以唐玄宗李隆基的《石台孝经》为原点,每一方石碑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勤礼碑》,张旭的《断千字文》,怀素的《肚痛帖》等,都收藏于此。
而在这片书法艺术传承的圣殿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展馆——石刻艺术室;听着并不稀奇,里面却保存着大量除书法碑刻以外的石刻精品。这个分展馆进门迎客的便是上过《国家宝藏》的昭陵六骏,以及包括东汉双兽、汉画像石砖、唐李寿石椁及墓志在内的70多件汉唐时期珍贵的陵墓石刻。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展厅中央放着的那口中国传统宫殿式样的石棺。
它就是我国考古史上十分传奇的“李小孩石棺”;在墓葬习俗并不流行诅咒的我国,李小孩石棺被誉为中国版的“图坦卡蒙墓”。这口谜团重重的石棺,究竟背负着怎样的故事,我们一个个来说。
墓主李小孩是谁?为何被厚葬?
李小孩大名李静训,“小孩”是她的字,生于隋朝(600年-608年),去世时只有9岁。她是集万千宠爱的金枝玉叶,家世显赫。曾祖父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李贤;祖父是跟随隋文帝打天下的李齐;外祖母是北周皇太后、杨坚嫡长女、隋朝乐平公主杨丽华;父亲是隋朝左光禄大夫、岐州刺史李敏。她从小就被外祖母杨丽华接到宫中抚养,受尽了宠爱。没想到,李小孩9岁时便夭折于宫中,外祖母悲痛欲绝,下令将其厚葬,规格空前。
首先,她下葬的地方,是1957年在西安城西的梁家庄附近发现的,这个位置基本上就在隋代皇宫的旁边;在隋代其实是不允许的,打破了皇帝的禁令。其次,她的墓穴形制为平面呈甲字形的土坑竖穴墓,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墓葬,主人非富即贵。再者,虽然在隋朝时石棺非常普遍,但是李小孩的石棺却是歇山顶殿堂式,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使用。
被下了“诅咒”的千年石棺
石棺雕刻十分精美,是一座面阔三间的歇山顶“宫殿”,门窗、斗拱、瓦当应有尽有,一如生前。石棺外表面还有青龙、朱雀、侍从等浅浮雕图案,线刻流畅传神;据介绍内部还有壁画。更令人惊奇的是,棺盖后面正中刻了“开者即死”四个字;这4个字与其说是对盗墓者的诅咒,不如说是一个肝肠寸断的外祖母对早夭外孙女最后的保护。
事实证明,外祖母的这招“狠棋”,在冥冥之中确实保护了李小孩的墓免遭盗墓贼的“毒手”。在其死后的1400多年里,无论朝代更替、天灾人祸,她的墓穴始终没人敢动。因此李小孩墓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等级规格最高的隋代墓葬。直到1957年被考古队挖掘出来后,考古人员看到这充满戾气的四个字,也犹豫许久后才打开。棺盖上的缺损,就是当年用工具撬开时留下的痕迹。
传世随葬品,进入国博殿堂
棺板打开后,李小孩只剩散落的骸骨,但是伴随着她的那些令人惊叹的金、银、铜、玻璃、玉、玛瑙制作的陪葬物,累计共有230多件。外祖母几乎把外孙女生前最爱的东西全部随葬。因此这个石棺被打开后可谓金碧辉煌,正如其墓志铭上所说:“戒珠共明并曜,意花与香佩俱芬。”
“李小孩墓”的出土文物,一部分进了北京的国家博物馆这样的最高级别文物殿堂。包括中国考古史上最美丽的一条项链,嵌珍珠宝石金项链;还有一对开合精妙的嵌宝手镯,以及一顶镶嵌珍珠宝石的闹蛾花冠等。这些饰品富丽奢华中又透露着一丝可爱俏皮,和以往考古出土的后宫嫔妃的饰物完全不同,能看出是小孩子专用。
去年,DY短视频上一个“如果不做公主,那我做什么呢”的仿妆挑战话题火了;视频博主们仿妆的对象正是李静训。他们参考了国博展出的文物,戴着复刻版的花冠、项链与玉钗;同时也设计出“如果她长大了”的美好剧情。这股热潮也带动了“李静训同款”成为汉服饰品商家们竞相模仿制作的热门款式。
结语
李静训去世仅一年,外祖母杨丽华也撒手尘寰,随她而去;她去世后第7年,显赫的家族成了政治的牺牲品,无人善终;她去世后第十年,隋朝灭亡。有人说李静训早夭反而是一种幸事,她在无忧无虑的时光里走完了人生,不用面对天下大乱、家国破碎。
1400年后,来人世间仅短短9年的李小孩并没有被世人忘记。她的石棺安放在了西安碑林,她的精美饰品展出于北京国博;这两个地方如同过去与现在的连接,依旧诉说着那段感人的祖孙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