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湖小舞
传闻多日的靴子终于落地了!
据央广网记者求证,网络上流传的“中国人民大学退出国际大学排名”一事,“从多个权威信源和知情人处得到证实”,人大“校方领导层已形成共识并作出决定”,并且认为“该决定符合我国教育发展方向,也将成为趋势”。
不只是人大,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也已陆续退出“国际大学排名”,其中,南大还明确“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
就像央广网在报道中引述知情人的说法,“中国的知识体系已发展了数千年,是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最深厚的知识体系,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传统,创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维护中国教育主权和文化主权”。
当退出国际大学排名被上升到“维护中国教育主权和文化主权”,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显然不会只有这几家大学,而是越来越多的高校会效仿,恐怕这份退出国际排名的大学名单会越来越长,即便出现了清华、北大这样的学府,大家也不必过于惊讶。
以后没有了国际大学排名榜单作为参照,又极少有高校能够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的状况下,国内大学如何彰显自己的先进性和江湖地位,暂且想象想不到,但在此前的很多年里,无论是各大高校还是媒体,确实非常热衷于报道各个版本的国际大学排名,很多高校甚至都会以喜报的形式大肆传播,那份得意的神态,堪比范进中举。
长期以来,“国际影响力”和“办学国际化”纷纷成为国内高校的发展战略,并且在畸形追求国际化的过程中盲从激进,闹出了不少笑话和风波。
远地不说,一度沸沸扬扬的山东大学学伴事件,就成为国内高校追求国际化的“冰山一角”,有人甚至按图索骥找出了根源,这就是山东所追求的“教育国际化”战略——用优厚的资金、生活条件和人际因素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甚至还有优厚的就业政策。
当然,追求“教育国际化”的不只是山大,据说,这项指标在高校评价体系中占比很大,达到了没有高校敢忽视、轻视的地步。而在繁多又缺乏操作性的国际化指标中,校友的国际化程度,用直白的人话说就是外国留学生人数的占比无疑成为最直接、最显现的体现。
这也是包括山大在内的很多国内高校,从生活、学习到奖学金,乃至学伴,多方面努力以期吸引到更多国际留学生的根本动力,这些来华留学生不仅入学门槛低到几乎为零,而且能够享受丰厚的奖学金,高规格的宿舍,单独的浴池,甚至连用电量都超出本国学生数倍,以及各种超国民待遇,说是到异国他乡求学,条件和待遇跟度假也没啥区别。
以至于坊间传言,运作外国人来华留学,或者有病的外国人以留学的名义来华享受超国民的医保福利,都成为一项产业。
即便是放眼全世界,留学生方方面面享受的福利均远超本国学生,留学不仅不花钱还能赚钱的事,都可能绝无仅有,如今各大高校纷纷退出世界大学排名,不再将国际化视为办学追求,恐怕受到影响最大的群体就是那些第三世界的海外留学生,好日子到头了。
确认退出世界大学排名的人大,此前发布公告,清退了4名外国留学生,这样的状况在以往实属罕见。
过往热衷于追求国际化的,显然不只是各大高校,就以我们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而言,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大旗下,就连招聘摄影记者都是只看英语成绩,用他们的话来说,摄影技术可以后期培训,而英语后期提升困难。
不过,包括人大、南大、兰州大学等在内的一众高校,这波退出国际大学排名的掉头也确实太过紧急,不知道他们嗅到了什么风向,还是未雨绸缪,春江水暖鸭先知。
去年10月,在山东大学120周年校庆时,还将“开放和国际化”视为自己的办学基因,“正积极推动国际化战略,致力于汇聚全球一流学者,培养国际一流人才”,“迎接全球挑战”,短短数月,国内兄弟院校就上演了一出逆国际化大戏,风向着实飘忽不定。
率先出现在高校领域的逆国际化趋势,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值得大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