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百十街坊、千余幽巷。”
“大河三横四直,郡郭三百余巷。”
……
苏州水多、桥多、古巷多。千年以来,无数流传的文字将苏州的水乡特色描绘得淋漓尽致。自春秋建城至今2500余年,几乎不曾迁城易址的苏州风情依旧,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可以从那些遗存古迹之中找到昔日古城的影子。
作为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区域,平江历史街区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活的“宋《平江图》”。20余条纵横交错的街巷、13座镌刻历史年轮的古桥,向人们生动讲述着千年的人文记忆。小巷里的人与事、传说与历史,交织成丰富而立体的平江印象。
品味苏州、探问平江,还得钻巷子。大儒巷、中张家巷、丁香巷、胡厢使巷、大柳枝巷……每一条巷子背后都有着数不清的故事,在这大大小小的古巷中,悬桥巷尤为引人注目。
悬桥巷东起平江路,西至临顿路,这条长414米的小巷走出过多少人杰,可谓占尽半城人物春秋。
苏州自古文风昌盛,素有“状元之乡”的美誉,历史上曾有过45位文状元,甲冠天下,清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状元洪钧便是其中之一。如今的洪钧状元府所在,即悬桥巷27号的桂荫堂,便是洪钧出仕后所建。
洪钧一生仕途顺遂,同治九年(1870年)出任湖北学政,光绪九年(1883年)迁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十六年(1890年)晋升兵部左侍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
洪钧更为人所熟知的是他的外交家身份,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起,洪钧充任出使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外交大臣。在这期间,他还在翻译的帮助下,利用外国著作补证史实,撰成《元史译文证补》30卷,开中国译介外国史研究元史之先河。洪钧俨然是悬桥巷最瞩目的存在,宛若横亘在悬桥巷历史中的一座大山,让人肃然起敬。
洪钧故居
洪钧故居
悬桥巷代有人才出,除洪钧以外,这条小巷还曾出现两代名医——钱伯煊和方嘉谟。钱伯煊出身于一个医药世家,到了钱伯煊这一代,子承父业,二十二岁便在悬桥巷内独自开业行医,深受病人爱戴。钱伯煊尤其擅长妇科,他的《妇科常用中药》《女科证治》《钱伯煊妇科医案》等著作至今在中医妇科临床上仍具有指导意义。
钱伯煊故居
钱伯煊故居
如果钱伯煊长久以来一直深耕中医之道,那么方嘉谟则是西医的典范了。昔年方嘉谟选择放弃钮家巷的祖宅,在悬桥巷重新建屋并开办了一个小的西洋医院,无数寻医问诊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墙内墙外。钱伯煊和方嘉谟两人,使用着不同的医术,却践行着相同的伟大使命,他们的旧宅见证过多少生与死的故事。
方嘉谟故居
除了名人故居以外,还有黄丕烈的藏书楼——“百宋一廛”,供奉贤德名仕的祠堂——丁氏二贤祠、陈五经公祠、潘公祠,以及宗族之间赡养救济族人所用的处所——丁氏济阳义庄、潘氏松鳞义庄等,遍及悬桥巷各处,成为组成悬桥巷历史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悬桥巷人才辈出,叶圣陶、顾颉刚等有志之士,都曾在悬桥巷留下他们的足迹,过往已成烟云,但他们的事迹却成为了悬桥巷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为人们所牢记,并一路从悬桥巷传播开去。
潘氏松鳞义庄
丁氏济阳义庄
古巷像一本历史书,也像一座博物馆,记录着不同时代的珍贵记忆,如果深入了解,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天地。半城风流尽归悬桥巷,这里见证过太多的风雨沧桑,往日的传奇已然落幕,但是未来的故事仍在继续……(摄影:糜嘉浩)
来源:IN姑苏微信公众号 作者:朱瑾枫
作者单位: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集团有限公司、姑苏区财政局(国资办)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