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的案板街 图/@张宇明
一
小时候我家住在案板街,案板街位于钟楼附近,东大街西段北侧,与骡马市隔东大街相望。这里据说是唐时都水监(水利部)所在地。在元代,案板街叫做南巷。是蒙古贵族居住区和元朝中央驻西北七省御使行台衙门,俗称台察院。历经了几轮变迁之后,案板街一带到清顺治年间改建成满城。明末清初时期,商品经济萌芽出现,这条满城中的南巷因卖案板,而由此改名为案板街。
我的生活范围大致就在离家不超过1公里的圈子,小学的时候去碑林博物馆都算是春游了。东大街从钟楼往东开始,路南有钟楼食品店、儿童服装店、天华绸布店、解放市场(后来的开元整合了这一片儿)、大华饭店(包子特别有名)、西北眼镜行、大上海理发店、西安照相馆,跨过骡马市到人民服装店、光明眼镜店、东风绸布店(后来恢复原名叫长发祥绸缎庄)、前进鞋帽店、 xx体育用品店、北柳商店、西安文化用品公司(东方商店)、西北旅社、新中华甜食店、大同园浴池、清雅斋、亨达利钟表店等一直到端履门。
路北坐落着邮电大楼、邮电局报刊门市部、新华书店(高中时还有和同学在此偷书被抓的经历)、钟楼电影院(五分钱一场电影)、西安烤鸭店和通宵饭店(他家的红豆稀饭至今回味无穷,那时候姐姐经常端着锅去买回家)。从通宵饭店朝北一路下去就是案板街了。走过案板街继续朝东,唐城大厦(之前是一片挖地基烂尾的大坑,后文有絮)、西安美术画廊、五一饭店、外文书店、中国人民银行、青年会、东大街食品店(儿时的天堂,超好吃)、东大街花木店、西北电影院、关中旅社、五一剧场、一直到中山大楼(华侨商店,门口总有许多换外汇的)。这些地方至今仍然如同幻灯片似的在我眼前一张一张地放映着。
唐城大厦门前促销 图/@张宇明
案板街有很多的小摊贩售卖甘蔗、冰糖梨、瓜子花生等杂货,中间有新城区中医医院。街的中段有东西两条小巷子,东侧叫吉庆巷,通往东大街小学(前身是青年会,小学三年级前我在这里上学)、五一饭店,西侧那条小巷子似乎没有名字吧,里边都是乱搭乱建的各种做生意的棚户房子,因为通往新华书店、钟楼电影院和平安市场所以异常地繁华热闹。街的北头有废品收购站(偶尔卖废铁、牙膏皮儿挣零花钱的地方),路东是很大的1路电车公司所在地(现在的南方酒店),路西和西一路相交的地方就是著名的百年易俗社。
1924年,鲁迅先生来西安讲学,连续五次在易俗社观看秦腔演出。在离开西安的前一天,捐给易俗社50块银元,亲笔题“古调独弹”4字,制成匾额赠给易俗社,以为盛事。转眼沧海桑田,万象更新,2020年这里已经改建成了“易俗文化街区”,依托古老的易俗社建成了有秦腔发展历史介绍和文化表演等形式的艺术街区,一些引入的店面根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古城印象还原成了现代的造景,俨然网红街区,倒是值得去游玩了。
易俗社 绘图/@陶浒
二
我家在吉祥巷里边。住的是我妈的单位宿舍,我妈就在对面东大街东风绸布店工作,隶属于一商局系统,当时应该是绸布店就近借用的红旗服装厂的地方做家属院。家属院南北朝向,两排房间,我家在南头西侧第三户,整个院子大约住了十几户人家吧,东侧是一个托儿所(据说我头上有个疤就是阿姨给我拿篦子梳头划伤留下的)。南北各有一个院门,出南门是东大街方向,有一条小路,小路旁边是好大一片的地坑(东风绸布店本计划挖地基打算盖楼,地基挖好了却一直荒废着,直到1984年建成了唐城大厦)。
七十年代的防震棚 图/@网络
关于大坑最深的印象就是76年地震的时候,从上到下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抗震棚,从地面到坑底形成了一条条街巷,一个大棚子里最多能住十几号人,棚户区整个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一下子就多了好多人出来,吵吵闹闹都是平常事了。但孩童的记忆永远都是欢乐的,那一条条街巷成了我和小伙伴们的游乐场,最开心的是有一天我们在小街巷中居然捡到了10元钱,那可是当时最大的纸币面值啊!当时开心得不得了,和小伙伴们叽叽喳喳商量要怎么去花这一大笔财富。
几个人怀揣着这笔财富逛平安市场,转来转去的分别给各自挑了喜欢的玩具,看了一场电影(好像电影票价是五分钱一张),回到院子里嚣张时被大人们发现逼问出了真相,各个又都逃不开一顿暴打。后来,我们便不再期盼再有捡钱的事情,相比于捡钱我们还有更多的欢乐的事情可以做,玩泥巴、滚铁环、挖砂坑、摔包子,打仗冲锋、皮筋跳绳,可谓不亦乐乎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