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以“数字化与未来教育”为主题的第三届《教育研究》论坛在北京召开。
中国教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殷长春在致辞中指出,《教育研究》作为中国教科院厚植学术、服务学者、联系学界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大力实施全流程优化、全学科组稿、全媒体融合、全球化拓展战略,开创了新的办刊格局,而《教育研究》论坛正是新格局的重要部分。他强调,数字化已经成为教育的时代特征、教育的国家战略、教育的研究热点,数字化与教育的问题为深化研究提供了空间、为学术对话提供了契机,期待大家立足时代大势、国家发展、教育未来、科学精神畅所欲言、相互启迪,为教育数字化贡献思想和智慧。
集美大学党委书记沈灿煌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积极回应国家和时代的需要,探讨的主题都是当下最前沿、最热点的领域,突出了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体现了《教育研究》论坛作为引领教育改革创新的“策源地”和服务国家教育决策的“思想库”的重要作用。集美大学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进行大改革、大调整和大发展,冲刺全国百强一流大学。
与会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教授认为,元宇宙是技术深度创新并广泛集成的产物,通过虚拟与真实、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创造出空间接近无限开放的新世界。元宇宙的深入发展,会对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模式等方面产生影响,有可能引发未来教育的深刻变革。对外经贸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熊璋教授认为,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升级的关键抓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征。要坚守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初心,实现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高等教育升级到新生态。依托数字科技新特征的教育创新包括教与学的创新、从个体到整体的教育大脑建设、各学科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长聘教授张小劲认为,计算社会科学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受大数据时代科学技术条件的驱动,实现了计算科学、网络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结合、双向融通。计算社会科学在深远的意义上对社会科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既包括范式革命的维度又涉及具体的方法技能,还包括全新的知识发现和推进,教育科研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对此做出必要的回应。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认为,基于大数据的计算实验为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技术,在宏观层面可用于研究教育资源配置,在中观层面可以研究教育公共服务,在微观层面可以研究各要素及个体对教育系统的影响作用,帮助人们科学制定教育政策,改进教育系统。
论坛期间,围绕“元宇宙与未来教育”“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挑战与应对”展开小组研讨和嘉宾对话。此外,与会领导为《教育研究》2021年“年度论文”作者代表颁发纪念奖牌。
本届论坛由教育研究杂志社主办,集美大学师范学院承办。论坛以“京厦同步、双线混合”方式召开,来自全国1300多名代表注册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