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节,穿梭于黎川县大街小巷、各个村落,你会看到,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干净平坦,文化墙精美别致,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各种鲜花竞相绽放……近年来,黎川县把就业创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着力优化创业环境,实现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一个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新黎川逐渐呈现。
“乡村车间”实现家门口就业
缝伞、盖帽、打包……在中田乡制伞车间,10余名工人正在赶制一批雨伞、刺绣订单,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走几步路就到家了,能赚钱又能照看老人,两头都顾得上了。”负责花样刺绣的罗香莲感慨道,她以前在外务工,要租房又要坐车上班,每个月工资核算下来和在家乡工作相比多不了多少,还照顾不到家庭。她说:“还是回家好,终于不用在外面漂了,一个月也能收入近4000元。”
为建立农村群众农忙田间耕作、农闲进厂务工增收的长效机制,黎川县通过“企业+车间+农户”的模式,组织引导企业把工厂车间建在村里,打造以“乡村车间”为载体的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新模式,帮助农村群众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至目前,该县共建成15个乡村车间。
“链条化”发展让创业活力迸发
鲜嫩青翠的红薯苗、花开满枝的李子树、嗷嗷待哺的小鸭子……在日峰镇光明村上排村小组光明家庭农场里,绿水扬波,花卉观赏、园林采摘、乡村美食应有尽有,在蓝天、白云、碧水映衬下,一幅春日图景徐徐展开。农场主人江增孙正在松土施肥,为今年的果业丰收做准备。
2015年7月,在外摸爬滚打多年的江增孙回到家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利用自家山田土地,创办了光明家庭农场。农场占地面积约500亩,采取“种养结合、绿色发展”的生产模式,种植红薯100余亩、水稻近400亩,养殖鸭子近3000只。山上还种植了板栗、蜜橘、胭脂柚等果树,林下养殖了鸡、兔,水塘养鱼10亩。不满足于传统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2018年,江增孙增设了户外拓展训练设施,并探索实施“粮食种植—畜禽饲养—渔业养殖—粪肥还田”的循环种养模式,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同年该农场获“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称号。
在黎川,像光明农场这样多元化发展的家庭农场不止一家。稻虾共养的生态养殖基地、蔬菜水果混合种植的采摘园、由葛根种植扩大到葛根酒加工生产等链条化式的自主创业遍地开花。这些乡村产业不仅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补齐,形成产业链条,而且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可以良性循环的产业振兴之路。
“品牌化”兴业助就业岗位增加
近年来,黎川县通过品牌化发展路径,积极推动耐热瓷煲产业发展壮大。如今,黎川耐热陶瓷煲声名鹊起,不仅拥有“康舒”“怀泉”“比格”“嘉顺”“帮企陶瓷”等著名商标,而且和美的、苏泊尔等知名电器品牌建立合作关系,订单不断。
走进位于县工业园区的江西帮企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各个车间忙得不亦乐乎,工人们正在操作窑炉、打包产品……该公司将销售总部设在杭州,利用杭州发展电商的人才优势开展耐热瓷煲的运营、直播和售后服务等工作,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耐热陶瓷产业规模扩大,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也随之增加。在今年举行的“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上,黎川县工业园区为全县居民提供了上万个岗位。( 朱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