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福建省,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厦门的美景,泉州的底蕴,莆田的鞋服,而作为省会的福州,往往被忽略。其实福州历史悠久,最早在秦汉时期名为“冶”,而后因为境内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
福州,正如她的名字,是一个有福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人,没有厦门的高房价,没有泉州的GDP,却过得更具幸福感一些。福州城内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峙,闽江宛如绿带穿城而过。史载,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山、屏山圈入城内,形成了福州“山在城中、城在山内”的独特风貌。
那么,提到福州,三坊七巷是最不能错过的。自晋、唐形成起,这里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九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它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
如今最热闹的中轴线南后街上不仅保留了传统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也引入新的商业契机,大牌餐饮纷纷入驻,却又跟原本的历史风韵融为一体。漫步在街上还能看到一些手工艺人的传承,比如捏面人等手艺也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如果要说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那么上下杭就是福州商业发展的缩影。这里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杭”其实是从“航”音衍化的,古时闽江水绕过大庙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头。这片曾经以商业的繁华而闻名的古老街区,一直以来是民俗、史学专家们研究福州商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地方。
漫步在上下杭,大量的商行、商会旧址;古桥、古井随处可见,宗祠、庙宇古风依旧。当然,现在的上下杭,经过修葺,以一种另外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明清两朝及至解放前夕,在这里经商的福州及各地商贾,抱着祈愿“财源不尽滚滚随潮来”的心态,以此为“福地”和发财的“聚宝盆”,云集在上下杭地区,组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商帮”,进行频繁的商贸经营活动。他们把张真君奉为“祖师爷”,称之为“商神”,顶礼膜拜,虔诚至极,在海内外颇有影响。张真居主殿便位于下杭路两座古桥星安桥与三通桥之间。
如今的上下杭,名气虽不如三坊七巷,但却另有一番静谧美好,你可以随便寻家咖啡厅坐下,感受百年福州的变迁。如巴晓光《别处远方》诗中所说“这上下杭繁盛过,落魄过,上百年来,早已淡然,就像那从尘埃里开出的花,即便寂寞,但它心里知道,那些美丽,曾经来过。”
伴随福州城发展的,还有这座不得不提的古寺——西禅寺。相传南北朝时炼丹士王霸居此“炼丹成药,点石为丹”。每逢饥岁,便靠卖药卖金换米救济穷苦百姓。后来王霸“服药仙蜕”人们便在他的故居建寺。
它是福州五大丛林之一,已经有千年历史。古刹大门坊柱上镌刻一副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这是清代周莲撰写的联句,点明“西禅寺”是唐朝的古寺。建寺之初就遍植荔枝,千年来“怡山啖荔”的风俗一直流传。
每年盛夏,便是荔枝结果之时。蔡襄曾经这样称赞西禅寺的荔枝:“荔树风光占全夏,荷花颜色未留香。”可见其盛景。如今的西禅寺也是对游客开放,寺内风光优美,古树参天,颇为清幽。
虽然福州屡屡被称为国内最没存在感的省会城市,名气不如厦门经济不如泉州,但却拥有2000年的底蕴和文化,居民幸福度高,并被文人墨客称之为“福地”,还是值得一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