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如果说要在众多博物馆评选一个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话,相信很多人的脑海中涌现出来的都会是身处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腹地的故宫。从辛亥革命时期至今,故宫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无数重要时刻。几百年的历史沉淀,数不胜数的珍藏文物,让故宫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展示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一扇重要窗户。
近些年来,故宫的影响力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华儿女,而是跟随着时代的步伐接纳和影响着众多的外来游客。根据数据统计,故宫的总接待游客量在不断突破,甚至已经超过两千万,毫无疑问地成了当今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座国家博物馆。
故宫
01
众所周知,故宫的修建时间开始于明朝的永乐年间,自打明成祖朱棣花费无数人力和物力建成故宫后,紫禁城就成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整个皇宫的占地面积一共达到七十二万平方米,各种各样的宫殿加起来达到七十所余,房间更是九千多余间,可见其奢华程度。
在故宫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宝殿,其中养心殿作为皇帝的日常“办公室”与“第二寝宫”,也是游客们多年来一直热衷的必到打卡之地。那么养心殿究竟有什么魅力呢?
《活计档木作》中曾记载到,养心殿在皇宫之中是首先使用玻璃的地方。要知道那是个极度玻璃稀缺的年代,能安装玻璃也极大的说明了养心殿的重要性。在《养心殿寝宫陈设档》曾言殿中放置了无数珍贵的宝物。由此,便可知养心殿在故宫中的地位。
02
自打新中国成立以后,故宫开始正式对外开放,从此成了闻名内外的旅游景点,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有的单纯为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顺便瞻仰曾经的皇家气派,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怀着好奇心来故宫寻找答案的。
多年来人们发现,在故宫中存在一件非比寻常的事。那就是不管季节如何变化,故宫的养心殿内环境从来都阴冷潮湿,几乎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每当你走进殿中,便会觉得寒气四面侵袭,格外的阴冷。种种异常都让人不免好奇当时的皇帝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和办公的。而这种奇怪的现象也成了困扰众多游客和专家学者多年的问题。
关于故宫的养心殿究竟为何终年潮湿阴冷这个问题,还是到一次专门针对殿内的翻新工作的开展,当专家们撬开地砖后,这才终于揭开了多年不解的真相。
03
故宫如今在中华大地已经屹立了六百年之久,其部分结构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为了让这座凝结着中华文化与历史结晶的文化遗产长久的留存下来,每年都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故宫进行翻修工作。养心殿既是常年阴冷潮湿之地,自然而然的成了翻修工作的重点。
在一次对养心殿的翻修工作中,为彻底搞清楚殿内阴冷潮湿的原因,专家们决定从源头弄明白,于是直接撬开了养心殿内的地砖,这一撬竟让众多专家离发现真相又近了一步。
04
原来,在养心殿下面铺设的并不是常见的地砖,在地砖的下面,还布满了纵横交错的管道。专家们大胆猜测,是这些管道留下的水汽让养心殿的气候变得阴冷潮湿。只是困扰专家的另一个问题又开始涌现出来,这些管道究竟是有何作用呢?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观察,专家们终于找到了最终的答案,原来这些管道的和今天的地暖系统类似。古代时期,人们的保暖措施大不如今日。在科技不那么发达的年代,工匠们只有用自己的智慧来为皇帝创造便利。
结语
后来的后来清朝灭亡,再也没有皇帝居住养心殿,地下的地暖便不曾继续发挥作用,管道之中的水也就继续储存在其中,这才造就了养心殿内阴冷潮湿的气候环境。到这里,多年来关于养心殿的谜题也就真相大白了。
终于找到答案的众专家们,看着那一排排年代久远的管道,都对当时的工匠产生一种敬佩之情。可以说正是这些工匠们的不懈努力,才让当时的皇帝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下也能正常办公。而以上种种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中华民族历来有着无限的创造力,也就是这种创造力,让中国民族不断地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央!
参考资料:
《活计档木作》
《养心殿寝宫陈设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