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新风向

旅游 搜狐教育快讯 2022-05-07 14:51

原标题:大学生就业新风向

在长沙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园举行的招聘活动现场(2022年3月10日摄) 陈泽国/摄

进入5月,今年的大学生就业进入“百日冲刺”阶段。

5月9~15日,全国多地将举办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包括超1.5万场各地各高校举办的招聘会,超80万个岗位、30余场线上招聘会、10余场行业企业专场招聘……

数据显示,今年需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6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稳就业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住大学生就业基本盘比往年挑战更大、任务更重。

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做好就业服务和兜底保障作出部署。会议明确,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百万就业见习”,对吸纳见习的单位给予补贴。

当下,大学生就业呈现出哪些特点?正在发生哪些改变?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得益于各方各地各校动手早、盯得紧、齐心协力、全员联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与去年同期持平,折算成就业人数超过去年同期。

全社会就业考多方位攻坚克难

3天,30家单位,5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上海疫情下,线上招聘会的效果超出张铁铸预期。

张铁铸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院长,学院近600名毕业生的就业是他今年的心头大事。为了促就业,疫情之下,学院和用人单位合作,将招聘全面线上化,让用人单位、毕业生签约不受时空制约。

记者了解到,当前该学院就业意向落实率超出同期上海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主要得益于学校在坚持访企拓岗中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张铁铸说,学院已持续开展了17年企业走访和毕业生追踪回访。每年7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学院通过问卷调查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回访,通过“走出去”或“请进来”方式,听取企业负责人和人力资源负责人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一方面让用人方感受到学校对就业和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关心,另一方面也增进校企互信,长期坚持渐入佳境,走向“人才越用越好用、越好用越用”的良性循环。“这种作用在今年愈发凸显。”张铁铸说。

“东南亚小语种专业是我们学校的优质特色专业,如今因为疫情在就业市场遇冷。”广西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唐艳军说,学校领导在带队走访企业过程中,发现一些企业计划提前布局东南亚市场,正在储备相关小语种人才,立即与这类企业建立供需对接,为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拓宽了市场和渠道。

高校校长书记访企拓岗促就业是今年教育部部署的促就业“硬举措”。高校书记、校(院)长及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进园区、进行业、进企业,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提供更多优质和精准的就业信息,创造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机制,推动高校全员联动促就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说。

从事学生就业工作十余年的朱庆,是“双一流”高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他表示,过去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主要精力是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间搭建桥梁,将合适的毕业生输送到匹配的岗位。现在则要深度指导学生就业,引导毕业生积极求职,包括手把手辅导学生完善简历,开展面试等求职技能讲座和培训。除此之外,还要定期汇总就业数据,做好形势研判,为相关就业决策提供参考。

为史上最大量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是对相关部门、学校就业服务、综合实力的考验。

首先是信息服务能力。全新升级的“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大量真实、可信、准确、权威的岗位信息。截至4月27日,平台已汇聚岗位信息累计达640万个,较上线前新增260万个。另与12家社会招聘服务机构,累计面向2022届高校毕业生联合发布岗位2855万个,新增359万个。

利用大数据精准帮扶。以江苏为例,利用大数据技术,江苏精准识别全省61万毕业生信息,系统自动匹配政策享受条件,为10万人定向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2亿元。

其次是创新就业机制。2021年12月,教育部启动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通过推动就业和育人一体化,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目前,项目第一期名单已公布,包括定向人才培养培训、就业实践实习基地建设、人力资源提升三类,6369个项目入选。央企、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等75家头部企业积极参与,腾讯、字节跳动等联合多家生态链企业组团参与。装备制造、信息通讯与互联网等行业人才需求旺盛。从学校来看,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17个项目获准立项,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一。该校正以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为契机,加快学校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和深入推进校企共同育人创新。

第三是多方支持跟进。近期人社部联合教育部等十部门启动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至24岁失业青年提供就业见习岗位并实行补贴支持、税费支持、激励推动等支持政策。2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作用,力争2022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0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

第四是强化政策托底。2021年12月启动实施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着眼就业困难群体,“一对一”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培训,包括自我认知、职业探索、简历制作、面试指导等10个主题,覆盖大学生从求职准备到签约就业全过程,帮助参训学生增强求职信心、提升就业竞争力。

“百日冲刺”活动要求,各高校为每一名就业困难毕业生推送3个以上岗位,力争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

多维度、多方位创新举措之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政策保障网越编越密,这场全社会全方位的就业考,目前整体平稳,从反映就业状况的签约率来看,与去年同期持平。

供需错配仍存

记者走访招聘会现场,发现部分企业求职者扎堆,一岗难求,而有的企业展位无人问津,更有一些企业陷入“求贤若渴”境地。冷暖不均的背后,反映出今年大学生就业不同往年的三大特点。

——就业增幅创新高,就业时间集中,就业竞争加剧。

今年大学毕业生规模超过1000万人,除去400多万人选择升学,还有约600万人需要就业。一些地方的增幅超过全国。以广西为例,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研究员吴桂彬介绍,2022年广西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40万人,同比增加9万余人。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有457万人报名,备战考研、专升本让很多学生无暇顾及2022年春招,春招参与率和火爆程度明显低于往年。部分毕业生等考研成绩公布后才进入求职市场。

——用人需求缩减,结构性矛盾加大。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吴桂彬说,广西本地教育培训、房地产、旅游等行业及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岗位呈减少趋势。

另一方面,高端制造业人才供给出现“断档”。BOSS直聘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显示,新能源、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招聘规模快速增长,同比增幅超过40%,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技能人才供不应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招聘中,企业求人倍率约为7;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每年学校推荐岗位数量与毕业生人数之比平均约15:1。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地方单位、企业非常缺乏IT、电子信息等方面的毕业生,对文史哲、普通技术类等人才需求不多。

——区域分化进一步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条件艰苦的岗位吸引力下降。

东北地区的规模以上企业——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今年招聘应届生时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化。该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宁惠贤告诉记者,今年天津分公司计划招20多人,投简历的有250多人,而黑龙江公司的招聘明显偏冷,无论是在哈尔滨还是大连工作,学生都不愿去,计划的招聘指标没能招满。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专业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今年计划招聘70个岗位,集中在计算机、软件、通信等方向,实际签约还不到30个。

广西拓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人事主管陆春庭告诉记者,目前来咨询的求职者意向较多的是行政岗位,对于公司需求较大的技术岗位,则少有问津。“我们开出的待遇在当地属于中上等,但因为工作地点较偏僻等,技术性岗位没什么人报名。”

多元就业成为新趋势

直播带岗作为疫情下催生的一种新招聘形式,深受大学生等求职者欢迎。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副总经理曹彬告诉记者,一般由企业代表在直播间与主持人互动访谈,每场直播企业三四家,持续两个小时。求职者能看到企业工作环境,若有兴趣可一键投递简历,并提问正在直播的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可当场解答,互动感强,精准度高。它打破了“招人跟着场地跑、求职跟着摊位转”的传统招聘模式,实现了就业政策、岗位要求、求职诉求的多方共享,即时共享。4月以来,工信部等举办了多场“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

除了招聘形式的变化,就业正在被重新定义。

数据显示,2020~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率超过16%。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出国深造人数有所减少,更多毕业生选择了灵活就业等新模式。

越来越多学生选择“求稳”,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受热捧,考公考编竞争激烈。

更突出的变化体现在,面对就业压力,越来越多学生选择考研、专升本,以增加未来找到心仪工作的筹码——职业选择更加谨慎。

据统计,2022年,全国报考研究生考试人数为457万,比去年增加80万,增幅达到21%。有的“双一流”高校考研率超过70%。

专升本方面,不少省份创新高。如2022年湖北招生计划人数为44109人,实际报名总人数为97500人,平均录取率为45.24%,专业最低录取率达到了7.51%。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有一半毕业生打算专升本,全国2022年专升本比例为20%。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021年底对上海3588名高校应届生进行调查,发现慢就业的比重从2015年的15.9%上升到2020年的34%。慢就业的毕业生中,58.4%选择考研,其余则是考编。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招聘主管庄仕高说,按照惯例,每年9、10月份是大学生投简历的黄金期,也是大型国企、事业单位的招聘黄金期。今年则是春招成为完成当年招聘指标的主场。不仅大学生投递简历量比去年同期增大,而且优秀毕业生的出现率和就业意向达成率也高于去年同期。整体反映出,今年企业的招录节奏和进度比去年同期放缓。

招录进度放缓,还在于部分毕业生就业预期偏高,不愿“将就”。宁惠贤在校园招聘中发现,今天的大学生普遍希望找到高薪、离家近、稳定、压力小的工作,从要求五险一金到五险二金(企业年金),再到普遍关注会不会加班、加班频率等。“95后”学生对企业薪酬待遇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不如意者,轻易不会签约。

大学生就业专家表示,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已成为城镇新增就业的主体,大学生应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业能力入手,合理定位,增强就业竞争力,投身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推进就业育人一体化

针对目前就业市场供需结构不平衡问题,多位企业负责人和高校毕业生认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是缓解就业供需矛盾的治本之策。

一方面,积极回应社会需求。采访中,多位企业负责人说,当前我国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低,仅占40%左右,而美国从事科技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80%左右在企业,英国也超过60%。从地域分布看,高级人才85%集中在东中部地区,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建议通过就业引导以及高校学科调整,优化人才结构,满足区域发展转型升级需求。

另一方面,高校宜围绕国家战略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调整。

今年2月,《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显示,此次专业增、撤工作共涉及2765个专业布点,其中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8个,撤销专业点804个。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此次撤销的专业布点,主要是一些不能适应社会变化需求和就业率过低的专业。

唐艳军介绍,广西民族大学建立了专业准入机制和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根据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对第一志愿录取率低、招生调剂率高、新生报到率低、专业转出率高、就业率低的专业进行亮牌预警,连续三年列入预警名单或累计五年停止招生的专业,启动专业退出机制。

海南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张婷说,近年来,学校依据“招生、人才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不断调整招生计划,建立招生、人才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全面落实专业动态调整,2020年将原有的97个专业优化到71个,使得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更加适合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建设。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当前高校专业设置应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尤其应有针对性地实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招培计划,解决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进一步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阻隔,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建议,各地优化人才保障激励机制,引导高校毕业生合理选择就业领域。烟台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朱兴认为,在毕业生中广泛宣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应征入伍”等就业项目,引导更多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乡村振兴一线就业创业。不断优化高校毕业生创业优惠扶持政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更简化的手续、更宽松的环境、更广阔的空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乔志宏承担着“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培训项目,他认为,“大学生的职业观要在真实社会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才能养成。”

他建议,大学把就业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把就业和育人一体化考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社会发展的真实问题,调整、组织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学,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人才培养从过去以学科发展导向为主转向以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解决社会真实问题为主,过去知识获得为主转向核心能力培养为主。

他认为,转向以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解决社会真实问题为主,就是要催生高校重视实践实习,重视能力的养成,无论是科研学术能力还是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都要加强第二课堂,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把教授知识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业与职业对未来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就业时就能建立合理预期,对未来充满信心。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文:刘苗苗 杨思琪 林凡诗 赵叶苹 萧海川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

全市公园有序恢复游园

深圳商报
今天 7:5

云上闹猛轧神仙,福满姑苏绽新韵

信息新报
今天 7:4

护“中原水塔”清流永续

经济日报
今天 6:45

阿尔金山发现狼群,正在追捕50只藏羚羊,羊群侥幸逃脱,但落单小羊却落入狼口

阿尔金山发现狼群,正在追捕50只藏羚羊,羊群侥幸逃脱,但落单小羊却落入狼口 阿尔金山发现狼群,正在追捕50只藏羚羊,羊群侥幸逃脱,但落单小羊却落入狼口 阿尔金山发现狼群,正在追捕50只藏羚羊,羊群侥幸逃脱,但落单小羊却落入狼口
雪灵谷
今天 0:28

余姚的绿野仙踪,曲径通幽,人少景美

颖之星语
今天 7:19

男子参加露营“混帐”后,收获了美满的爱情

男子参加露营“混帐”后,收获了美满的爱情 男子参加露营“混帐”后,收获了美满的爱情 男子参加露营“混帐”后,收获了美满的爱情
树一棵2017
今天 0:1

潮汕150万人一个姓,一个祖先,老家在河南县城

潮汕150万人一个姓,一个祖先,老家在河南县城 潮汕150万人一个姓,一个祖先,老家在河南县城 潮汕150万人一个姓,一个祖先,老家在河南县城
一壶春秋
昨天 23:43

曾经东北第一大城市,辽宁这座城现状如何?国宝古塔精美却鲜有游客

曾经东北第一大城市,辽宁这座城现状如何?国宝古塔精美却鲜有游客 曾经东北第一大城市,辽宁这座城现状如何?国宝古塔精美却鲜有游客 曾经东北第一大城市,辽宁这座城现状如何?国宝古塔精美却鲜有游客
马且停
昨天 23:37
沙扒渡头:村民悉心守护 百年古榕枝繁叶茂

沙扒渡头:村民悉心守护 百年古榕枝繁叶茂

直播阳江
昨天 21:34

故宫还有这个宝藏地方可以逛!

故宫还有这个宝藏地方可以逛! 故宫还有这个宝藏地方可以逛! 故宫还有这个宝藏地方可以逛!
博物馆世界
昨天 20:25

西湖边的7棵柳树迁移又补种,西湖景区致歉: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西湖边的7棵柳树迁移又补种,西湖景区致歉: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西湖边的7棵柳树迁移又补种,西湖景区致歉: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西湖边的7棵柳树迁移又补种,西湖景区致歉: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生活报
昨天 19:38

文旅月报|海南将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视为“国之大者”(2022年4月下)

文旅月报|海南将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视为“国之大者”(2022年4月下) 文旅月报|海南将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视为“国之大者”(2022年4月下) 文旅月报|海南将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视为“国之大者”(2022年4月下)
狐椒文旅
昨天 18:33

香港通关后最想去哪?“11天空”有望成为新地标

香港通关后最想去哪?“11天空”有望成为新地标 香港通关后最想去哪?“11天空”有望成为新地标 香港通关后最想去哪?“11天空”有望成为新地标
深圳商报
昨天 18:15

济南黄河北芍药花海盛放,本周最佳观赏期(实拍,附位置)

济南黄河北芍药花海盛放,本周最佳观赏期(实拍,附位置) 济南黄河北芍药花海盛放,本周最佳观赏期(实拍,附位置) 济南黄河北芍药花海盛放,本周最佳观赏期(实拍,附位置)
泉城自驾游俱乐部
昨天 17:29

九龙飞瀑瞬间

莆仙视界
今天 5:32

江苏有个“土豪村”,村中不仅送别墅,家家户户还能得黄金

江苏有个“土豪村”,村中不仅送别墅,家家户户还能得黄金 江苏有个“土豪村”,村中不仅送别墅,家家户户还能得黄金 江苏有个“土豪村”,村中不仅送别墅,家家户户还能得黄金
跟我一起旅游吧
昨天 17:14
油菜花田花开正艳,这里宛如京城“小江南”

油菜花田花开正艳,这里宛如京城“小江南”

上观新闻
昨天 16:35
飞猪推出景区电子票根,6 月底前将覆盖超 200 家景区

飞猪推出景区电子票根,6 月底前将覆盖超 200 家景区

动点科技
昨天 16:33

露营成为新风口?可靠它好像赚不来钱!

露营成为新风口?可靠它好像赚不来钱! 露营成为新风口?可靠它好像赚不来钱! 露营成为新风口?可靠它好像赚不来钱!
搜狐旅游
昨天 16:19

辽宁有个百年古城走红,规模可与平遥齐肩,被誉“东北第一古城”

辽宁有个百年古城走红,规模可与平遥齐肩,被誉“东北第一古城” 辽宁有个百年古城走红,规模可与平遥齐肩,被誉“东北第一古城” 辽宁有个百年古城走红,规模可与平遥齐肩,被誉“东北第一古城”
跟我一起旅游吧
昨天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