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张释之身任谒者仆射之职,陪同汉文帝来到上林苑看虎。汉文帝叫来负责皇家园林的上林尉,问他园林里各种飞禽走兽的情况,问了十多个问题,上林尉左右环顾,没一个能够回答得清楚。
这时,看管虎圈的啬夫在旁边替上林尉回答问题,不仅有问必答,将虎圈情况详细地进行了汇报,同时为了在汉文帝面前彰显自己业务能力,他还添油加醋地进行了许多补充。
张释之听完,汉文帝感觉很满意,认为为官要这样子才算称职,就跟随从的张释之交代,把他认为不称职的上林尉撤了,把这名他认为称职的啬夫提拔了。
然而,张释之并没有立马遵照汉文帝的指示,他犹豫了一会,上前请示说:“陛下您觉得绛侯周勃这人怎么样?”汉文帝回答说:“周勃是个长者。”张释之又接着问:“那么东阳侯张相如又怎样呢?”汉文帝接着回答说:“也是个长者。”
于是,张释之解释说:“周勃、张相如他们被称为长者,可是这两个人都曾经在汇报政务的时候,支支吾吾说不出口。他们虽然不是善于言谈的人,然而却都是建有卓著功勋的人。而今,陛下难道要因为这个啬夫口齿伶俐就给他升职吗?要知道秦朝就是因为任用那些刀笔之吏,舞文弄法,都争着做官样文章,有虚浮的表象而没有恻隐的实情,所以才二世而亡,天下土崩。陛下今天任用啬夫这样夸夸其谈的人,恐怕天下人都会追随这种风气,争相施展口舌、做花样文章、显虚假才能而不求实际。希望陛下您能够慎重地考虑这件事。”
之后,汉文帝沉默,随后又连连称是,不再任命啬夫为上林尉。
那么,周勃、张相如到底何许人?可以让张释之劝谏汉文帝转变主意,不用能言善辩,把领导的提问回答得头头是道,而是要信任那些木讷寡言,善于做事的人呢?
其实,周勃、张相如这两个人均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汉初名将。周勃质朴刚强、老实敦厚,被刘邦称为是“安定刘氏天下之人”;张相如则跟随汉高祖刘邦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平定陈豨叛乱立下赫赫之功,在汉文帝之时,也有大破匈奴的战绩。
周勃其实,不仅仅只有周勃、张相如这些名将是敦厚口拙的人,历史上的名将,大多看起来不善言辞。
比如,周勃、张相如不久之后的“飞将军”李广,就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司马迁说他是“悛悛如鄙人, 口不能道辞 ”。一个话都不大会讲的人,却是一位被匈奴叹服,被汉文帝感叹生不逢时,被将士们爱戴拥护,被司马迁称赞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样的人物。
比如,与李广同时期的名将霍去病,也不大爱说话,司马迁说他“ 为人少言不泄, 有气敢任。”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位 “少言” 的少年将军,却一样可以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言,可以十八岁首次出征,就八百骑劫营,可以封狼居胥,建立后世名将都视之为奋战目标和榜样的不世之功。
霍去病还有,唐初的名将李靖,他出将入相,可是“每与时宰参议, 恂
恂然似不能言 ”;民族英雄岳飞,则是“少负气节, 沉厚寡言 ”;杨家将里面的杨延昭,“ 幼沉默寡言, 为儿时,多戏为军阵”;唐玄宗的义子,名将王忠嗣则是:“及长, 雄毅寡言, 有武略,上与论兵,应对蜂起,帝器之。”
其他,诸如像“谨慎奉法, 质重少言 ”的三国猛将许褚,说话结巴,于是有“ 期期艾艾 ”这个成语的名将邓艾,不苟言笑,“神爽雄杰, 少言笑, 工骑射”的南北朝名将斛律光;不懂说话却勇猛无敌,“ 讷于语言 ,恂恂长者,至于临戎对寇,志气奋发,所向无前”的萧摩诃等等。
李广那么,为什么自古名将,都不太擅长于伶牙俐齿、口若悬河呢?
或许,答案就在张释之的解释之中吧:他们都是实战派和执行派,喜欢的都是敦厚质朴地干事,而不喜欢玩虚的。
毕竟,自古行军打仗,最怕的就是夸夸其谈,说得多,做得少。
所以,自古名将,大多都是注重实战而鄙视纸上谈兵的。
比如,身为战场统帅,名将们需要身先士卒,每面临一场战斗,都需要观察地势,了解敌势,把握形势,掌握态势,所以就要派斥候,爬山头,看地图,摸情况,掌民情等等。
倘若,一个统帅,来到一场战争之前,就夸夸奇谈地跟将士们说:“今天我们要了解敌情,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将士们,你们要和我一条心,为了国家和身后的人民奋战,做到‘上下同欲者胜’”;“‘两军相交勇者胜’,你们一定要勇敢,要奋争,要一鼓作气”。
行军图然后,夸夸其谈而后,自己到了营地,就进了自己的营房,洗脸洗脚,煮蛋吃面,吃饱睡觉。而对于将士们有没有吃好喝好,兵器装备有没有派发到位,将士们有没有牢骚,自己住着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地形,在什么位置,周边水源在何处,有多少条出行的道路,哨位在什么地方,战场引到哪里比较有利自己,敌军离自己远近,敌军将士士气情况,敌军统帅习性、擅长战法,紧急情况下怎么应对等等,都不过问,也不知道,那还怎么能够打得了胜仗呢?
其实,历史上也有一些很能聊的将领,可是他们许多人都是以反面的形象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
好比,我们知道战国时期那位夸夸奇谈,“纸上谈兵”的赵括,他平时的理论,要是扯开来讲,就收不住,连他的父亲赵奢都讲不赢他。可是等到他亲自领兵,身任赵国统帅,终于有了长平之败,四十万精锐尽被坑杀,赵国再难恢复元气;
好比,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叫做狄山的“博士”,每天夸夸其他地跟人说:我们打不过匈奴,和亲比打仗好,一定要和亲。结果惹恼了汉武帝,于是派他到边陲战地,去和匈奴搞和亲,最后面对匈奴的侵犯,他还没有挂出示好的标牌旗帜,就被匈奴要了脑袋;
好比,三国时期的马谡,“才器过人, 好论军计 ”,讲起战争是一套又一套的,甚至连诸葛亮都被他的表象给骗了。结果刘备却认为马谡是言过其实的人,临终前特别交代诸葛亮注意。可是诸葛亮没有听进刘备的话,最后等到马谡亲自带兵,终于有了失街亭这样的惨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
挥泪斩马谡所谓:“刚毅者,必不能令色。 木讷者,必不为巧言。 此近仁鲜仁之辨也。”名将之所以沉默寡言,名将之所以从不废话,除了因为他们大多是实战派之外,当然也因为他们身上的那种“近仁鲜仁”的特质。
自古,名将有分十夫之将,百夫之将,千夫之将,万人之将,有分猛将、骁将、智将、礼将,有分步将、弓将、骑将等等,他们可以有各自的秉性,各自的性格,各自的优缺点;然后,要成为像周勃、李靖、岳飞这样的天下之将、三军之将、千古名将,则没有一个不是仁爱洽于天下,信义服于四海的。“仁者寡言”,是名将的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此外,名将寡言,也是他们都是有格局的人。平日里,要么不说话,要么一说话,便往往可以直击要害,说出问题的关键点,把握事态的关键处,点出发展的背后要点等等。
所以,名将们话少分量却重,日子过得也全都是质量。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为名将,大多功劳很多很大。自古以来,功高总要震主,名将身处高位,不说话,少说话,许多时候,都是为了保命。
这,便是我对历史上名将从不废话的见解。你怎么看呢?
出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