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教育部说,煮饭炖汤,成独立课了,挂科咋办”?“这个……”

旅游 当代教育家 2022-05-06 14:07

原标题:“妈妈,教育部说,煮饭炖汤,成独立课了,挂科咋办”?“这个……”

本文共3625字,阅读约需9分钟

来源公众号:教育好声音(china56168)

原创作者:老耿和言

教育部要求:今年9月,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独立课程!

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新闻瞬间冲上热搜第一名阅读次数爆增到2.6亿。

有网友开始羡慕了——

作为老教师的话筒君,由此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

脱离劳动、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大领导也说过: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

劳动课程,必将给今天的孩子,带来以下5种催醒功效——

爱劳动的孩子更聪明

很多孩子和家长,可能不赞同,我这个观点。

那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劳动带来的身体、心灵和大脑的,和谐发展。

是的,当我们投身到一种劳动和劳作中,首先活动的是肢体腿脚。

因为劳动动作,离不开肢体手脚的有效配合。

肢体和手脚一直在运动活动,那么人的内在的精气神的运转,气血的流转,也就呈现出了生机勃勃。

血液循环加快了,新陈代谢积极了。对成长期的孩子而言,这是一种有效的肌肉健壮运动、“野蛮其体魄”。

而且,体力劳动也需要大脑的指挥。体力劳动动起来了,人的大脑的运动、思维的运动,身心的协调的运动,也就开启了轮轴式的旋转。

比如,可以促进左右脑的协调运作。

比如有利于孩子大脑机能的完善。

所以爱劳动的孩子,得到的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得到了高智商、高情商。

相关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哈佛大学曾经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跟踪,发现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成年之后的就业率是15:1, 前者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名家长和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结果也表明,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的家庭里,子女成绩优秀的占86.92%,而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无所谓的家庭里,子女成绩优秀的仅占3.17%。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视频——霍启刚、郭晶晶夫妇,带孩子到稻田里插秧,让孩子体验又脏又累的农活。

霍启刚说:“我常常和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但从未亲身体会其中的滋味。这次体验让我深深感受到学农的辛劳!

郭晶晶说:“希望这次体验让孩子从小培养珍惜食物的习惯,不要浪费食物!”

豪门育子,养尊处优应该多一点吧?

可这二位,发誓将劳动习惯的培养,进行到底。

豪气善接地气。豪气不拒泥土气。豪气而不娇气。

人家的孩子怎么会没有出息呢?

怎么会不更聪明呢?

教育部出台《劳动课程标准》,往大处说,是在培养身心和谐的人才;往小处说,也是在让咱们的孩子更聪明啊!

必须支持!!

爱劳动的孩子更坚强

我至今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在农村老家,劳作时的艰苦情景。

那年我大概上初二。在家割麦拉麦。

那时的割麦拉麦,没有收割机,没有拖拉机。只能靠镰刀割麦,靠架子车拉麦。

我和父亲的任务,就是套上自家的黄牛,把地里的麦子,拉到打麦场里。

六月的阳光,白花花的,就是不干活,站在麦地里,都觉得皮肤发烫,口腔冒火。

但这一切都挡不住我们捆麦子、装麦子、拉麦子的干劲。

干完两三趟,我已是浑身精疲力尽,浑身酸软。不想干了。

拉麦子的黄牛,也想“罢工”了。

拉车时,它故意用力往前猛冲,一下子将套车用的绳套,冲断了。

第一次冲断的时候,父亲很快就接好了。

第二次再次冲断,车套已经没有挽结的余地了。

看着父亲为难的样子,此刻的我,真的有一份欣慰——

“这下好了吧,车套坏了!车不能拉了,那就下班吧。”

能干的父亲,竟然又将车套,接好了。又开始了艰苦劳作。

正是这种近乎煎熬的劳动,提高了我的适应能力、耐挫能力。

后来的考学失败、工作受挫、遭人暗算等,我也都默默,抗了过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

“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的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耐挫折能力。”

教育部的《劳动课程标准》,真的得到了落实,孩子真学会煮饭炖汤、修理家电、种菜养禽……劳动技能,劳动素养提高了。

承受能力、负重能力、挑战体力极限的能力,肯定也会得到空前提高。

玻璃心、草莓族少了。

以后遇到什么沟沟坎坎,困难挫折。

也都能够从容应对,轻松走过。

爱劳动的孩子更懂烟火气

写下:“让孩子懂得烟火气”的字样。

我自己都觉得,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奢侈的话题。

现在,无论是00后的孩子,还是10后的孩子,他们都是沐浴着互联网的阳光,生长的。

虽然生活在黄天厚土中,虚拟空间,网络空间,刷屏时光,显然更是他们的最爱。

这就容易形成错误的观念认知,社会认同:网络社会就是现实社会。虚拟空间就是火热生活。

对柴米油盐中的温馨温情,对礼尚往来中的彼此照应,对红白喜事之间的相互捧场,兴趣索然,不愿参与。

更多孩子更愿意,宅在家里,争当网红。

年轻人吃外卖的,太多了;自己动手做一顿美食的人,越来越少了。

离现实生活非常遥远,对现实规则缺乏感同身受的体验,就无法体验到:柴米油盐中蕴含的亲情,一日三餐中蕴含的趣味,家常便饭中潜藏的家的味道。

无论对其个人成长,还是融入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缺陷。

所以,我们才有必要通过劳动课程,让孩子从敬畏劳动开始,从接触社会开始,从柴米油盐开始,从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开始。

创造更多机会,接接地气,品尝烟火气。

让他们知道——蔬菜是如何种植的?蔬菜是如何购买的?蔬菜是如何烹制的?

少点虚拟,多点现实;少点外卖,多点下厨。

挖掘琐碎生活细节中的趣味,成就更为完善的人格的完善、更为健全发达的精神。

爱劳动的孩子更能创造温暖价值

昨天看到一个小视频,一位985高校的电子专业毕业生,因为喜欢动手,精于维修,大学毕业后没有考研考博,而是干起了手机维修。

很多同学不解:这种又脏又苦又累的“向下的发展”,你也干?

他不为所动:喜欢。

他就是喜欢这种“把自己关进房间里的默默而有趣的劳动”。

第一年。第二年。

经济效应都不太好。

新冠疫情到来的那一年,他,终于迎来井喷式发展。

三个月时间,他的9个微信的好友数量,积累到了四五万人。

每天有了干不完的活,经济效应一下子提高了。

今年,已是他涉足手机维修行业的第五个年头了,他越来越尝到了被人信任、被人需要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他说,给外地的朋友维修手机,总有较多的微信沟通。时间长了,大家也成了未曾谋面、心有默契的朋友。

总有客户提醒他:不要太忙,不要太熬夜!

每次看到这些陌生的留言、温暖的信函,他觉得自己的劳动很有意义和价值。

这就是《劳动课程标准》提到的:

他们以实际劳动参与社会空间️️。

体验工业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喜悦成就感。

用劳动和智慧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高尔也基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这就是劳动蕴藏的深层精神内涵——劳动给予我们的不仅是财富的回报、养家糊口的经济成本。

我们制造出的每一点每一滴的劳动,也总能为自己带来温暖而善意的物质满足、精神充盈。

有了这种饱满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将来,孩子不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不论在哪个地方干,都不会干得很差!

给自我,给家庭,给社会,给国家,提炼出更多的劳动高光、精神增量。

爱劳动者

挑起的更是勤则不匮

话筒君耿老师从小生在农村,见多了太多的“活到老,干到老”的故事。

比如我的一位太奶奶,直到将近100岁才去世。

在去世的前几年,她老人家仍在一直劳作:自己做饭,到村外放羊、割草。

无论家人怎么劝,她就是不愿意歇。

小时候,并没有觉得这些故事,有多么伟大。

随着年岁的增加,我越来越感觉到,太奶奶的身上,释放着一种倔强的精神光彩,那就是——勤劳,勤则不匮。

这是一种卓越的民族性格,也是一种伟大的精神传承。

《左传》云:

民生在勤,勤者不匮。

就是说,只要愿意干,不偷懒,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物质和精神发展,就不会缺少,更不会形成匮乏。

所以,咱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勤劳,不偷懒。

中国人无论到了哪个国家,只要看到了,房前屋后的空闲的土地,总想弄点种子,播种下去,弄个菜园,自给自足,自得其乐。

在中国的城市乡村,走南闯北的我,很少见到有撂荒的大片土地。

就连城乡边缘,那些角角落落的袖珍地块,也都被有心人,开发成了自留地。

我们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经济基础那么差,改革开放后,能在三四十年的时间里,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跃升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中国人的勤劳。

靠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劳动。

虽然当下进入了信息时代,光速发展时代,但是蕴含在劳动中的勤奋的价值、勤劳的价值,一点儿都没有过时。一点儿都不能缩水。

所以,我们才有必要通过《劳动课程标准》,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长的教导,老师的引导,将勤劳,这种最光彩的劳动精神,植入到新潮少年们的心田。

让他们——

理解工业生产劳动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作用。

感受新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悟劳动人民创造新技术的智慧。

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服务更大范围的群体。

让美好的劳动价值得到继承传承,得到创造性发展!

为创新中国、大国崛起,打下厚重的精神根基!

版权说明: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教育好声音(china56168)。教育好声音,为家校服务不离不弃,为教育发声不亢不卑。转载请联系微信:kfgyp1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 “在看”

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

“教育鬼才”是怎样炼成的?

引领名校突围!这位校长守正出奇,令人惊叹……

封面人物 | 芬兰驻华教育参赞访问这所学校后,由衷感叹:我闻到了幸福教育的芬芳

今日教育现状:教师时刻都忙,但很少忙教学;校长什么都管,但很少管教学!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

#戎子酒庄 戎子的秘密14

山西戎子酒庄有限公司
今天 8:51

对话登顶珠峰的梅州蕉岭人:曾发誓再不爬山,现在有了小目标

对话登顶珠峰的梅州蕉岭人:曾发誓再不爬山,现在有了小目标 对话登顶珠峰的梅州蕉岭人:曾发誓再不爬山,现在有了小目标 对话登顶珠峰的梅州蕉岭人:曾发誓再不爬山,现在有了小目标
南方都市报
今天 9:5

1986年泉州老照片

1986年泉州老照片 1986年泉州老照片 1986年泉州老照片
周山文化
今天 8:42

我国&“反差最大”的湖泊,湖面景色秀丽,湖底却是“千年尸库”?

我国&“反差最大”的湖泊,湖面景色秀丽,湖底却是“千年尸库”? 我国&“反差最大”的湖泊,湖面景色秀丽,湖底却是“千年尸库”? 我国&“反差最大”的湖泊,湖面景色秀丽,湖底却是“千年尸库”?
心底的小城
今天 8:42

山西今年新增高等级景区不少于8个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今天 8:38
鱼鳞坝迎客来

鱼鳞坝迎客来

央广网
今天 8:31

在非洲旅游,为何小孩只对中国游客丢石头?导游:百米恩斗米仇

在非洲旅游,为何小孩只对中国游客丢石头?导游:百米恩斗米仇 在非洲旅游,为何小孩只对中国游客丢石头?导游:百米恩斗米仇 在非洲旅游,为何小孩只对中国游客丢石头?导游:百米恩斗米仇
大宏旅游
今天 8:25

游客攀登珠穆朗玛峰,看见有人摔倒,领队反复提醒:千万不要去扶

游客攀登珠穆朗玛峰,看见有人摔倒,领队反复提醒:千万不要去扶 游客攀登珠穆朗玛峰,看见有人摔倒,领队反复提醒:千万不要去扶 游客攀登珠穆朗玛峰,看见有人摔倒,领队反复提醒:千万不要去扶
新鲜旅行事呀
今天 8:21

湖北最后不通公路的天坑村,花了7300万修电梯,村民却更愿意爬山

湖北最后不通公路的天坑村,花了7300万修电梯,村民却更愿意爬山 湖北最后不通公路的天坑村,花了7300万修电梯,村民却更愿意爬山 湖北最后不通公路的天坑村,花了7300万修电梯,村民却更愿意爬山
Shirley雪梨酱
今天 8:10

昆明蓝花楹进入盛花期 民众乘船观赏

昆明蓝花楹进入盛花期 民众乘船观赏 昆明蓝花楹进入盛花期 民众乘船观赏 昆明蓝花楹进入盛花期 民众乘船观赏
中国新闻网
今天 7:33

宁波磻溪古村,曾经庞大辉煌,现在萧条沦落

颖之星语
今天 6:28

给都市留一处“桃源”

今晚报
今天 7:14

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 引汉济渭见真章

中国经济网
今天 6:42

中国布达拉宫的厕所,为什么拉了300年都没拉满,原因在这里

中国布达拉宫的厕所,为什么拉了300年都没拉满,原因在这里 中国布达拉宫的厕所,为什么拉了300年都没拉满,原因在这里 中国布达拉宫的厕所,为什么拉了300年都没拉满,原因在这里
新鲜旅行事呀
今天 8:18

新疆超有烟火气息的地方,不是景区免门票,去过的游客却都说好!

新疆超有烟火气息的地方,不是景区免门票,去过的游客却都说好! 新疆超有烟火气息的地方,不是景区免门票,去过的游客却都说好! 新疆超有烟火气息的地方,不是景区免门票,去过的游客却都说好!
贺贺-贺小唏
今天 3:40

27岁女白领,参加露营“混帐后”怀孕,众多驴友曝“混帐”经历

27岁女白领,参加露营“混帐后”怀孕,众多驴友曝“混帐”经历 27岁女白领,参加露营“混帐后”怀孕,众多驴友曝“混帐”经历 27岁女白领,参加露营“混帐后”怀孕,众多驴友曝“混帐”经历
搬砖大娘
昨天 23:33

她是台湾美胸皇后,昔日有人开空白支票随她填,如今夜宵吃泡面!

她是台湾美胸皇后,昔日有人开空白支票随她填,如今夜宵吃泡面! 她是台湾美胸皇后,昔日有人开空白支票随她填,如今夜宵吃泡面! 她是台湾美胸皇后,昔日有人开空白支票随她填,如今夜宵吃泡面!
琳琅有娱
昨天 23:19

朝鲜人晚上干什么?比你想的浪漫

朝鲜人晚上干什么?比你想的浪漫 朝鲜人晚上干什么?比你想的浪漫 朝鲜人晚上干什么?比你想的浪漫
一壶春秋
昨天 22:32

西安鄠邑重阳宫,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仅存鼎盛时期的几十分之一

西安鄠邑重阳宫,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仅存鼎盛时期的几十分之一 西安鄠邑重阳宫,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仅存鼎盛时期的几十分之一 西安鄠邑重阳宫,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仅存鼎盛时期的几十分之一
成博士旅游频道
昨天 21:55
泰国最美人妖排行榜:第2因港囧爆火 第3神似Angelababy

泰国最美人妖排行榜:第2因港囧爆火 第3神似Angelababy

搬砖大娘
昨天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