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吴蓉辉
郎等,位于洞头区霓屿岛中西部,霓屿山尖西南方向,三面靠山,东隔着山尖远距离与布袋岙村相连,西与汪头接壤,西南与郎背相邻,南与东郎毗邻,面向大海与大瞿岛隔海相望。隶属霓屿街道郎等行政村。
“郎等”是霓屿地势最高的郎等行政村里的自然村。说起“郎等”这村名,还真觉有意思。据历史记载,郎等村的村民大多于清康熙年间从大海对岸的永强、乐清一带迁徙而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用温州话交流。郎等村山上树木繁茂,地形呈凹形,过去常有积水,积水一带常有鹿出没。温州话叫有积水的地方为“水凼”,“凼“和“等”温州话同音,所以老百姓便叫这里“鹿凼”,后来谐音为“郎等”。在《说文解字》中,“郎”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作地名解释。这样一来,“鹿凼”谐音为“郎等”也合情合理,而且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间。
不过,在现代汉语中,“郎”常常用于专指男性,如我们所熟知的“如意郎君”、“新郎”等,于是有人推测“郎等”这个地名应该类似全国各地叫这名字的地方那样,有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有个女子等此地等候郎君回归,或是郎君在此地等候女子回归。无巧不成书,据老人们说,过去村里还真有个寻夫的凄美故事,只是传说范围很小,知道的人为数不多。
我不知道郎等村名的真正来历,但不管哪种说法,村名都是聚落实体的一种语言符号,它蕴涵着浓厚历史文化和复杂的民俗传承。
郎等,在高山的顶部,是洞头第二高山头村,根据居住点分成上郎等、下郎等两个片。在村子入口的墙体上有不少军事主题的墙绘烘托村庄特色,这和位于郎等村的山尖是密不可分的。山尖这个地名,因地处霓屿岛最高山巅而得名,海拔331.6米。它曾是霓屿岛最主要的军事基地,早年解放军为了更好地打日本鬼子和国民党,便在山上筑起不少战壕沟、防空洞、碉堡等。洞头解放后,曾有部队驻扎在山尖,在这里修建了营房。那时当地演绎了不少军民情深的故事。
以前,霓屿岛没有中学,学生得到洞头县城读书,很不方便。后来,解放军留下的营房一度成了霓屿中学校舍。霓屿中学在山尖顶上,学生来读书很艰苦,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得徒步走到山上。那时住在靠近海边的学生去上学,要走2个小时左右。1989年,政府在正岙村建了霓南义务教育学校。从此,山尖没了学生,这里成了畜牧场。
为了将军民鱼水情的传统精神传承下去,2019年霓屿街道将郎等村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郎等又获得勃勃生机。如今,山尖成了网红打卡点。节假日里,很多游客特意沿山尖古道前来观光、露营,更有摄影发烧友来这里采风。山尖半山腰有个天空之门,进了天空之门,就变成了天空之镜,摆拍起来,美伦美奂的。特别是在云上平台,游客们在这看雾景、看日出都可谓一绝;眺望百岛洞头,更是尽览海上花园美景。
漫步郎等,在转角处不时会发现一些精心设计的文创。煤油灯、录音机、缝纫机等老物件搬上了墙,历史故事、人物宣传跃上挡土墙,墙绘栩栩如生……一个个小细节无不述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由于地势特殊,郎等和附近的村庄一样,小巷纵横交错,巷道四通八达。村子里各条巷道都近似相同,走在巷道里,对我这种没有方向感的人来说,就如同进入迷宫。不过这样一来,也便有了村庄独特的气质。
在村子里,来来回回大多得上上下下地爬台阶。台阶一般1米左右宽,坡度70度左右。远远望去,整个村庄的房屋高低错落有致,相互间落差较大,不过家家户户的采光和通风都很好。由于路窄坡陡,从村子下面走到上面,空手走,气喘吁吁也是在所难免的。要是带点东西,搬点物件,只能靠人背肩扛手提,就更不容易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进出村庄的交通很不方便,加上远离大海,村民的经济、生活曾陷入窘境。郎等曾是个有点名气的贫困村。刚解放那些年,村里还有不少人家住在茅草屋里呢。在有台风的海岛上,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生活是多么不容易呀!村民在山上种番薯、豆麦、蔬菜自给,渔业生产只靠几只小舢板作业。解放后,村里的渔业生产才有好转,人们学会紫菜养殖,开始转产转业,生活渐渐好转。
2012年霓屿被确定为温州市瓯飞工程石料场,为了城市发展,为了支持建设,山尖山脊东西两侧山脉成了采料场,昔日满目苍翠的山脉成了满目苍夷的裸露悬崖,但为了城市发展,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不过,村民因此得到的经济补尝十分可观,也便瞬间脱贫,郎等成了富裕村。
走在村子里,新房子比比皆是,或中式或西式,房前屋后或种花或种菜,很有生活气息。不过,我最喜欢看的还是那几间老房子,特别是门台、天井彰显着早年的建筑风格,无声地讲述村庄的发展史。
村子里很寂静,不少新房关门闭户,巷子里鲜见人影。过去,村子里可不是这样的。那时,除了白天干活和晚上睡觉,几乎满村都是人来人往。人们不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说正事,或讲笑话,或开玩笑,就是蹲在一起吃饭,你夹口我的菜,我尝口你的饭。尤其是夏天的夜晚,更是热闹,人们各自抱着凉席,铺在大门口,手里摇着蒲扇,隔得老远,长一句短一句地嬉笑说话,直到夜深人静,才起身回屋。那和谐的场面、热闹的时光,真有点像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从村里走出不少文人、能人,他们影响着身边人。近些年农村政策日益完善,有不少在外打拼的青壮年回来,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共建美好家园,郎等正以现代新农村的生活景象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