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精品展示
(罗希克劳Rosy Clouds Diamonds公司的10克拉fancy intense pink浓彩粉钻戒指)
有人说,爱一颗钻石,不仅仅是它美人眼波一样的火彩,还有它的身世、传奇,一颗名钻就像一个“见沧海变为桑田”的寿者,时光就浓缩在它璀璨的晶体上。
在闻名世界的钻石中,有一颗粉红色的钻石,神秘而高贵,从莫卧儿帝国到伊朗末代王室,它有着与生俱来的美丽和非同寻常的价值引发了各种争夺,故事中更闪烁着爱情与爱情的粉色之光,它叫“光明之海”。
光明之海
The Darya-i-Noo
重量:182克拉
切工:玫瑰花形
净度:不详
估计价值:估价160亿美金
颜色:不详
原产地:科鲁尔矿(Kollur Mine)
01
起源:传奇之矿
“光明之海”原名叫做大莫卧儿,出产于印度的戈尔康达河谷。说起戈尔康达河谷,想必了解宝石的人都听过,这里有着世界著名的钻石矿区——戈尔康达钻石矿。
印度传奇钻矿“戈尔康达”,为世界最著名的钻矿之一,采钻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四百年,不少举世闻名的美钻出自该矿。其出产的高品质钻石也曾多次亮相于世界知名拍卖会。高品质的钻石、悠久的历史、创纪录的成交额,使得“戈尔康达”成为了世界顶级钻石的代名词。
沙皇权杖顶端的奥尔洛夫钻石、英国王冠的主钻光明之山、拿破仑佩剑上的摄政王钻石等世界名钻都出产于此。
(奥尔洛夫钻石 )
(光明之山)
(摄政王钻石)
几百年前的戈尔康达,几万矿工在那里日夜工作,为了君王寻觅那世界上最好的钻石。这里出产的钻石,历经几个世纪的更迭,曾让无数人痴迷、折腰,引发过 无数的争斗与流血,见证着无数的岁月传奇。
(罗希克劳Rosy Clouds Diamonds公司的5克拉fancy vivid pink艳彩粉钻戒指)
这颗“光明之海”粉红钻石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这天,如同往常一样,几万名印度奴隶正在矿山挖掘砂石,在仰头不见天日的矿山之中,大家正托着疲惫的身躯坚持工作着,突然,在暗淡无色的砂石中散发出一束特色的光芒。
当大家好奇地走近一看,发现这是一颗浅玫瑰红色的石头,纯净透明,色泽美丽,最终人们把它交给了上级。经过辨认,这颗粉红色石头被确认为一颗极其少见的彩钻,重达787克拉。
这颗粉红色钻石就这样出现在世人面前,开始了它的“贵族之旅”。
02
珍藏:莫卧儿帝国
光明之海虽然在戈尔康达河谷钻石矿被发现,但它并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收入囊中,当时古印度南部的王公米尔基摩拉将其当做贡品进贡给了印度度北部的统治者莫卧儿皇帝——沙·贾汗(泰姬陵的修建者)。
沙·贾汗成了这颗彩钻的第一任主人,莫卧儿皇帝沙·贾汗对这块象征财富的光明之海钻石它爱不释手,高薪聘请当时最顶尖的工匠来对这颗钻石进行加工。
经过一番切割打磨之后,原重787克拉的钻石变成了重约300克拉的玫瑰花形钻石,并被沙·贾汗视如珍宝收藏在莫卧儿皇宫,一般人不得接近。
多年以后,莫卧儿皇宫发生政变,莫卧儿帝国因为皇子争夺皇位,使得皇宫纷争四起,最终沙·贾汗的儿子奥朗则布篡取了皇位,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囚禁了自己的父亲沙·贾汗,于是这块象征皇室财富的 “光明之海”也被他攫为己有。
由于沙·贾汗时期就因为连年征战,国力损耗严重,之后又大肆修建泰姬陵,在奥朗则布死后,莫卧儿帝国逐渐解体。
到公元1739年,波斯国王纳狄尔沙赫大军攻入莫卧儿帝国首都德里,进行抢劫和血腥屠杀,名钻“光明之海”也未能幸免。
第二年它被当作战利品运回了波斯。自此后,“光明之海”一直藏于波斯(今伊朗)的宫廷整整两个世纪。
03
归宿:末代伊朗王室
“光明之海”就这样在波斯即被珍藏,直至1958年,伊朗末代王室巴列维王朝的末代皇帝——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国王。伊朗国王巴列维结婚时,这颗世界名钻“光明之海”才又出现在世人面前。
巴列维出生于1919年,是伊朗国王礼萨·汗的长子。巴列维国王从小被父亲送往英美接受西方教育,治国理念与国内的保守主义势力大相径庭。
1941年,巴列维继承王位,举行了登基仪式。巴列维国王继承父亲的雄心壮志,在伊朗大规模发展国有化工业、落实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修跨国铁路系统、建立公立学校机制、改革司法机构和医疗卫生。
而后巴列维提出了更加雄心勃勃的“白色革命”计划,建设出了最繁华的城市文明,建起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修筑了鸟巢一般大小的体育场,插头也按照欧洲标准严格打造。
在移风易俗方面,巴列维提倡穿西装,并要求妇女摘去遮盖全身的黑色面纱。妇女也拥有了选举权,地位提升。
那时,世界许多地区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时候,伊朗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九大富国,首都德黑兰被称为“小巴黎”。在伊朗,脱掉头巾、穿西方服饰则成为了上流阶层的符号,仿佛成为“波斯的玛丽莲·梦露”才能彰显女性解放和经济增长的自豪。
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的是,巴列维前两段婚姻都不那么和谐,最终都以离婚收场。
巴列维伤心之际,他遇到了作为留学生的代表在伊朗驻法国大使馆接待的法拉赫。
1938年10月14日,法拉赫生于伊朗德黑兰一贵族家庭,她的父亲是皇家卫队的军官,祖父曾做过驻俄国的大使。
(童年法拉赫)
法拉赫早年在德黑兰圣女贞德女中和拉齐高中毕业,1957年去巴黎建筑专科学校读书,当时 出访法国的巴列维遇到了留学生的代表的法拉赫,巴列维一下子被青春洋溢、明艳动人的法拉赫吸引住了,开始对比他小19岁的法拉赫展开热烈的追求。
不出意料,年轻的法拉赫坠入了巴列维的甜蜜情网。就在那年冬天,巴列维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迎娶了她的新王后法拉赫。
1958年,当时的伊朗国王巴列维结婚,专门请著名珠宝商海瑞·温斯顿制作了几件首饰。其中一件是王冠,王冠正中镶了一粒巨大的粉红色钻石,重约60克拉,它是用名钻“光明之海”(The Darya-i-Noo)再次改磨而成,并且改名为"光明之眼"(Noor-ul-Ain );
在光明之眼的四周,镶了大量粉红色、蓝色、黄色和无色钻石,其中在"光明之眼"上方的重10克拉的黄色梨形钻石,也是著名珍品。
婚礼上,法拉赫身着华贵婚纱,马车、红毯、欢呼,这是一场不逊于戴妃世纪婚礼的婚礼。尤其是这顶中央镶嵌着重达60克拉名为“光明之眼”粉钻的王冠。
从这颗世界名钻“光明之海”上切割打磨了重约60克拉的钻石,镶在王冠的正中央,并命名为“光明之眼”,寓意着“你是我的眼”,以此来彰显对妻子的爱。
1967年10月26日,法拉赫成为伊朗历史上第一位被加冕的王后。同时她也拥有“假使国王去世,王后可行使王权至王储成年”的权利。
(法拉赫加冕)
加冕仪式上,法拉赫佩戴着一顶流光溢彩的王冠,王冠总共镶嵌了1541颗宝石,其中包括1469颗钻石、36颗祖母绿还有36颗红宝石,王冠中央的祖母绿更是重达150克拉。王冠上所选用了祖母绿、鸽血红红宝石和珍珠的三种颜色,是伊朗国旗的颜色。
巴列维还让人打造了一条奢华的祖母绿项链来配套王冠,这条项链最中央的祖母绿比王冠上的还大,重达180多克拉。
加冕之后的法拉赫地位尊崇,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努力发展公共事业和文化产业,维护妇女权利。她创立了巴列维大学,旨在改善伊朗妇女的教育,这也是伊朗第一所美国风格的大学。王后还赞助了24个文化教育组织,在慈善事业的有着很大的贡献。
但是在这和谐的背后,巴列维王朝危机重重。
虽然“白色革命”在短短十几年里使伊朗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巴列维国王在政治上却不再进取,实行专制统治,王室和政府也因此腐败不堪。王室贵族的奢靡生活与底层人民的贫困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1979年1月16日,巴列维的统治被霍梅尼带领的伊斯兰革命推翻,苦求继承人想要得以延续的王朝转眼间不复存在,王室被驱逐出境,法拉赫随着丈夫开始了流亡生活。
光明之海(Daria-i-Noor)被巴列维国王从中切割出一部分,作为王冠上的主石,称为光明之眼(Noor-ul-Ain)。
另一部分仍然叫光明之海(Daria-i-Noor)钻石,这颗“光明之海”重约182克拉,估价160亿美金,这颗无价的钻石被作为伊朗国家货币的储备资产,现今存放于伊朗中央银行。
但是厄运并没有放过法拉赫。
年老的法拉赫接连失去了儿子女儿,然而这些并没能将法拉赫击溃,她始终保持着从容的微笑,梳着一丝不苟的发髻,期盼着有朝一日可以回到伊朗,把丈夫和孩子的骨灰带回故国。
山海苍苍,岁月茫茫,多少钻石旧事,空回首往事纷纷,唯有名钻千年闪烁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