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没有故宫的皇家气派,也不如天坛恢宏壮丽,但在北京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方形的地坛,与圆形的天坛相对,意为“天圆地方”。地坛公园祭坛的威严,丝毫不亚于天坛的圜丘,而中学课文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额外增添了地坛的文化气息。
30多年前,一位面容清癯的年轻人几乎每天都会摇着轮椅来到当时荒芜破败的地坛公园,他一来往往从上午呆到日落。
“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双腿不幸残疾,史铁生跌入了人生低谷,动不动身体和大脑就失控,有时突然砸碎面前的玻璃,有时猛地将手边的东西砸往墙壁……从发病到截瘫,他自杀过3次,因电线短路而侥幸活了下来,上帝不肯收纳他。
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在最好的年华突然没了双脚,一生怎么过?!就在他绝望、自卑、孤独、迷惘的那一时刻,不能更早也不能更晚,刚刚好的这个时刻,他坐着轮椅进了地坛。
如今的地坛公园门票便宜,接近于免费,北京的景点是最不忍心让游客花钱的。
地坛公园有东南西北四个入口,我是从南门进的,但西门才是正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来帝王一年到头都有祭祀的习俗,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每场都很有仪式感。
嘉靖年间,皇帝将天地坛硬生生地拆分开了,在北平的北郊另起炉灶,建了一个方泽坛,也就是今天的地坛,从此祭天和祭地分别进行。
地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祭地之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与天坛遥相呼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
地坛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全坛呈方形,是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等传统文化而建造的,现存方泽坛、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园内百年以上古树名木众多,必须要看这三棵古树:独臂将军柏、大将军柏、老将军柏。
古柏树排排站,动不动就是大爷级别的,很有历史感。
过了这排古柏树,就直接撞见了地坛公园的重心:方泽坛,也就是祭坛,这是最值得看的,所以单独收费,不过不贵,才5元。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占据地坛,将方泽坛周围矮墙夷平,把祭台改为炮台。
小女孩看介绍很认真,长大了一定能考上北大历史系。
皇祗室是地坛的正殿,坐南朝北,供奉地祇神和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等神位,神位排位按级别来。
在公园的东北角,有后人修建的中医药养生文化园,这是我国第一家以中医药养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园区。
园区以肝、心、脾、肺、肾五脏来划分区域,配以五行、五色、五方的内涵,以水栖和陆路为经脉经络,将全园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形体。
园内栽种着近百种中草药和可入药的植物,还修建了亭、廊、假山、花丛,古典园林诸元素齐全,与祭坛的画风完全不同。
钟楼从平面上看是正方形,结构为重檐绿琉璃瓦歇山顶,大钟上铭文铸着“大明嘉靖年月日制”八个字,钟声洪亮浑厚。
神马圈是皇帝来祭祀时,喂养御马的地方。
斋宫围住了,看不到,在维修,它是皇帝祭地时斋宿之所,坐西面东,由西、南、北三殿组成,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都曾在此斋宿过。
宰牲亭,相当于现在的肉联厂,只管宰杀祭祀用的牲畜,烧开水给牲畜退毛,然后做些庖丁的工作。
神库是一组小建筑,由四座五开间的悬山式大殿和两座井亭组成,正殿叫“神库”,是存放凤亭(抬“皇地祇”神位的轿子)、龙亭(抬配位、从位等神位的轿子)的地方。东配殿叫“祭器库”,存放祭祀所用的器皿,西配殿叫“神厨”,制作祭祀供品,南殿叫“乐器库”,存放祭祀所用乐器。东、西井亭为泽渠注水和为神厨供水。
银杏树在北方遍地是,一点不稀奇,但是栽在地坛就显得不一样,似乎身价高了一截。
地坛有一条银杏大道,200多棵银杏树都很粗壮高耸,大多是上个世纪50年代栽种的,虽叫银杏大道,路却不甚宽,也不长。
我来得太急了,应该到10月㡳来。
将视线移开,扫瞄秋叶彩林,竟发现有几棵杮子树,已结了杮子,晚些天就可以吃了。
一群人有一群人的快乐,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享受。
虽说地坛是皇家祭祀场所,但不知为何,今日的地坛给人的感觉很接地气,这里成了鸽子的圣地,喂鸽子不一定非要飞到巴黎广场。
之后我走到了西门,明清两代皇帝来祭地就是从西门牌楼进入地坛的,地坛牌楼与颐和园东门牌楼一样高大雄伟。明代始建时称“泰折街”牌坊,清代雍正年间重建时改为“广厚街”牌坊,现在的牌楼是1990年重建的,原牌楼于1953年被拆除,理由是牌楼紧挨马路、影响交通,也是很无语,对此不作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