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中国青年用外语讲述“非遗”精彩
作为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5月14日,由全国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指导、南京大学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首届“高教社杯”高等学校(本科)“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征集到来自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29个省市自治区的574所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的2071件短视频作品。经过初赛、复赛评选,最终39所高校的41份作品进入全国总决赛。
活动期间,参赛大学生紧扣“我和我眼中的非遗”主题,基于自身的观察和思考,以流利的外语表达、丰富的视听手法,展现非遗技艺、器物、风貌流传和发展的轨迹,讲述各族人民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行动故事。作品涉及京剧、粤剧、川剧、晋剧等在内的若干种传统戏剧门类,涵盖剪纸、糖画、皮影、年画、篆刻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还有各地的风味小吃、风俗传统、节日庆典等,多维度呈现非遗的鲜明特色和时代价值。
(南京大学团队作品《绒花》截图)
在5月14日当天举行的线上全国交流活动中,入围总决赛的41支参赛队伍对所拍摄的作品,从主题、构思、创意、拍摄历程、时代价值及推广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南京大学团队作品《南京绒花》得到评委们的一致认可。作品以一名学生的视角探索南京绒花的历史,通过走访非遗工作室、采访非遗传承人、亲手制作绒花、向留学生进行宣传和介绍等环节,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的创新性传承。
主创张清扬说:“完成视频的成就感,不仅在于我们在非遗文化对外传播的路上迈出了属于青年的、小小的一步,也在于我们由此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价值所在。它作为文化符号,搭建起友谊和国际交流的桥梁;以其非物质性,让我们放飞思绪、贯穿古今,心灵不受限;在观摩、学习和制作的过程中,它还以自己历经千百年考验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润泽和滋养。”
经过评选,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21部作品获得三等奖;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12部作品获得二等奖;来自南京大学等高校的8部作品获得一等奖;其中南京大学作品获得最佳纪实短片;华中农业大学团队作品获得最佳创意短片;宁波财经学院团队作品获得最佳剧情短片;浙江理工大学团队作品获得最佳国际传播短片;杭州师范大学团队作品获得最佳人气短片五个单项奖;安徽三联学院等28所院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2022年适逢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此次“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也是南京大学百廿校庆外语类特别活动的组成部分。这些丰富鲜活的短视频作品,充分彰显出文化强国建设中当代中国大学生所具备的扎实语言功底、开阔视野、独到眼光、艺术修养以及对非遗文化、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也向世界传递出中国青年的文化自信和时代担当。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罗聪懿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