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店是所有商业体里最具艺术气息的地方之一。行走在湖北武汉,发现城区里书店的数量数不胜数,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消费习惯的提升,各种精致的书店也如雨后春笋一样诞生。像在武汉江岸区汉口江滩里就有一座蒹葭书店,它的规模不大,里面的书籍也不是很多,但建筑布局充满文艺风情,上架的书籍、文创品也全是展示长江和武汉的主题,可谓专属于这两个地方的特色书店。逛一趟蒹葭书店,不一定要买几本书,仅仅是坐在其中,就当是打卡了网红场地。
从武汉城区出发,前往蒹葭书店,实际上也是前往汉口江滩。要走的路线很长,但在公共交通畅达的前提下,尤其是乘坐地铁,在1号线、7号线三阳路站下,之后沿着三阳路往江边直走,过沿江大道到汉口江滩上的三阳广场。书店建在三阳广场的右手边,它的周围有种植的行道树和灌木丛,还有垂直的公共过道,在绿树掩映里,书店主体建筑不算高大,但也没有违和感。行人骑着单车和步行,影像川流不息;江上汽笛隆隆,声音和流水一样匆匆,书店立在江边,像是有某种仪式感。
从外围看,蒹葭书店的体量,其实与江滩里其他临时建筑一样。比如绿化区里的某座雕塑,某个地推活动的促销舞台,在旺季里,堆上各种广告牌子和装饰物,而在淡季里悄然退场。但很显然,蒹葭书店不是这样的主题,它至少是有一座真实的钢筋水泥建筑,且装饰得充满艺术氛围。时尚的别墅式造型,金属色的主题框架,落地窗和隔音玻璃,还有一圈外围的栈道和小平台,俨然一幅咖啡厅的气质,但比之更有文艺氛围,推门出入,纸质书籍特有的油墨味扑面而来。
进入书店里,里面的暖色系光线很充足。即便是在室外光线很强烈的时候,进去也没有突兀感,主要在于,书店外围的大树遮阴,书店里的光线通透。虽然书籍堆得很满,书架和桌椅,吧台一应俱全,店长和导购员也十分敬业。这边区域是中间,那边有临窗的位置,高大的桌椅和舒适的写字台,木质的材料,衬托在射灯和金属架下,给人很厚重的沉淀感。拐着身形到书架里,每个方格都是一处文字和纸质章节故事的存放地,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合上,非常优雅。
书籍是主体,书籍的码放很显文化元素。譬如从前台走过来,顺着一条书柜走来,这边的主题文字和书籍一致,讲述武汉这座城市的书。有很老的典籍,有很新的记叙文,散文报道等,书籍的封面设计轻快,看日期很近,且装帧优美。有适合翻阅的样本,存放的时间不长,上面的文字很细腻,图画精致。这边还有讲述长江的主题书籍,也是在一个大区域里面。书籍的主题很宏大,古往今来的都有,自然和人文的都涉及,似乎看着书籍目录,就已经大致猜到了它们要表达的内涵。
与书籍相映成趣的是文创作品,这些东西展示出来的特色更加直观。前台上有精致的小件,比如挂坠和香囊,桌摆和书签,印制的内容从南到北。有表达武汉这座城市的,黄鹤楼和电视塔等地标,立体的元素和颜色,比拟出相同的微观模型。再走到旁边的主题展区,更大件的文创品琳琅满目,像按比例复原的大桥和雕塑,纸质、木质和塑料的零件,打磨出类金属、石头和水流的材质,工艺逼真,匠心独运,考验着思维和创造力,是创意精神的表达。
与这些文创品书籍比较,小编看到的亮点还有店长小姐姐。她戴着口罩,眼神里透着秀美的气质,遇到有顾客咨询,必定耐心细致讲解,对大人、小孩、老人的语气和侧重点不同,让人觉得必是有着十分漫长的阅历和经验。同时,还有导购员小姐姐,不知道是不是兼职,对于书籍的位置和版本信息了然于胸。顾客要找书,或者想找推荐的书目,小姐姐都能很快应答。
相比较武汉城区其他的书店,这座蒹葭书店的历史还很短,开业的时间不算长。与其他书店的区别在于,蒹葭书店更专注,无论是上架的书籍还是文创品,它的定位更精准,主题涉及得更具体,长江与武汉的人文历史和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态面貌,讨论的话题更有针对性。游一趟汉口江滩,逛一次蒹葭书店,对武汉和长江的了解,既在身边的土地上,也在一本本厚重的书籍里,沉浸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