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一线采访的缘故,所以在上海封控的状态下,我有幸获得有限的“自由”。
每日,除了采写新闻,必不可少的便是例行的核酸。4月26日,上海公布了一批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一公里之外的静安公园点位,距离我更近,走着十几分钟就能到,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
一公里的路程,我会经过上海展览中心、静安寺地铁站、常熟路等,最终到达静安公园1号门。在疫情之下,这些往日最熟悉的地方,也变得不同。
上海展览中心外围的角堇花。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巩汉语 拍摄
从单位出发,过了延安中路,对面就是上海展览中心。去年年底,这座有着67年历史的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建筑首次拆除围栏,向市民开放。
围栏拆除后,靠近路边的花坛成了公共空间,3月份的时候路过这里,看到环卫工人在花坛种花,来的时候一棵棵蓝色角堇堆放在一边,回的时候便都规整地“躺”在花坛里,成了景观。
这样的景观,美则美矣,但大都有着浓重的人工规划痕迹,花草整齐排列,无高低疏密之分,掩盖些许植物本身的生机。
疫情之下,这些自然界的绿植,在人类暂时退出后,有了自己可控的时令,便开始野蛮生长。
如今,有的角堇长得更高了,突破了原本的“平面”,有的则已经衰败。花丛之间长出不少不知名的野草,高低错落,给人的感觉倒是与“景观”大有不同。花草之上,几只黄蝴蝶来回飞舞,旁边,一只老斑鸠忽然停在路上,啄着一片树叶,平添一丝自然的野趣。
走过展览中心,过铜仁路,便到了静安寺地铁站附近。以往,出地铁8号口朝东,会有一条长达一两百米的花带。即使在寒冬,这条花带也一定开着艳丽的花。路人常常会驻足拍照,花带则高频出现在静安寺上班族的朋友圈。
疫情前静安寺地铁站周边的花带。
犹记得在疫情之前,郁金香还未到花期,一夜之间,这条花带上就种满了盛开的郁金香。也没过多久,郁金香便全部撤下,换上了另一种植物。
现在,这条花带至少已有两个月未换新颜,原本的花也尽数凋落,茎叶长得繁茂。我想,这该是破纪录地少见了。
静安寺区域道路隔离带上的绿植也曾引起过热议。寒冬时节,鲜红的北美冬青、各色的金鱼草等景观花卉一并栽在花箱,宛似盆景,有人粗略统计,这一盆下来,少则五六百元。而这些在静安寺辖区处处可见。由此看出,静安绿容局该是下足了功夫。
静安寺区域的居民
只是现在,冬青的叶片盖住了红色的果实,其他的花草也溢出花箱,盆景少了些许美感,也便不显得“昂贵”了。
北美冬青的叶子盖住了红色的果实
从常熟路拐个弯到南京西路,沿途的银杏与梧桐长势旺盛,天气好的时候,阳光透过树叶在地面形成婆娑的光斑。而地面的砖缝里,一些野草正抓紧时间生长。要知道,这里是静安寺最繁华的地段,在以往,野草没有丝毫的生存空间。
梧桐开得繁茂
静安公园如今依旧处于关闭状态,门口设置两个核酸采样亭,来往测核酸的人不少,多是周边写字楼的上班族。
工作人员在静安公园门口
周边居民来静安公园核酸采样点做核酸
许多流浪猫在公园门口徘徊,见到人就会蹭上来,它们瘦了不少,或许是在等待投喂的人。
静安公园门口的流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