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春耕就错过一年:吉林春耕保卫战
文/王春晓
4月16日,在结束了7天的集中隔离后,吉林延边州汪清县的安玉河终于回到了绥芬村的家里。之后,还需要进行7天的居家监测。作为干农活的老把式,安玉河早已按捺不住——他在家检修农具、挑选豆种。他深知,如果误了春耕,将会影响一年的收成。
延边州珲春市3月1日首次出现新冠病毒阳性病例,随后,吉林、长春相继暴发疫情,吉林省迅速采取措施,禁止本省(特别是长春、吉林两地)人员跨省、跨市州流动,不少农民也因此被困在了城市里。安玉河便是其中之一,2021年冬天,他和妻子到长春探望女儿,疫情发生后,便被滞留在了城里。
在我国的粮食版图上,吉林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名副其实的“大粮仓”。其粮食人均商品量、人均调出量均为全国第一,年调出量全国前三,总产量全国第五。2021年,吉林粮食总产量达807.84亿斤。
往年这个时候,正是吉林备耕春耕繁忙之际。如何让滞留在城里数以万计的农民尽快返乡,赶上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不仅关乎农民的口粮,也攸关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吉林省是4月14日宣布了全省各州市均实现了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的目标。但早在10天前,吉林官方就坐不住了。4月4日,吉林省发布《关于滞留长吉两市农民返乡春耕工作方案》,要求应放尽放、应返尽返、应管尽管,开展农民返乡转送工作。
在得知允许农民返乡的消息后,安玉河向所在管辖社区和绥芬村进行报备,提出返乡申请。4月8日晚,安玉河收到返乡通行证,次日,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安玉河乘车到达指定集中转运点——吉林大路长春环城高速东出口,并坐上返回汪清县的车辆。截至4月19日,吉林累计返乡农民超过24.6万人。
4月9日,吉林长春,备春耕返乡人员通过路口登记防疫信息。图/视觉中国
前述方案中提出,对于滞留在封控区的农民,只要7日内居住所在地无阳性、其间做过3次核酸、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并且返乡当日抗原检测为阴性,就可以“应返尽返”。然而,在社交平台上,仍有网民反映返乡春耕不畅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玉米等作物“五一”前后进入播种高峰,但备耕工作要提前一两周甚至更早前就得开始。实际上,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土壤墒情相对适宜,吉林省部分地区已转入春耕播种阶段。
被“压缩”的备春耕
“从农时安排和农事活动看,吉林疫情主要影响的是备春耕。”4月20日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前期因疫情管控,吉林一些地方车辆限行、封村断路、农资运销下摆,还有农民下田整地、农机上路作业不同程度受阻,特别是还有一些农民滞留在城市无法返乡,备春耕进度确实比常年慢。
根据吉林统计局数据,2020年吉林省粮食种植面积为568.2万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428.7万公顷,稻谷面积83.7万公顷,玉米和稻谷面积比例约为5:1。
一般来说,3月、4月是备耕阶段。水稻在清明前后,即4月4-5日左右开始大面积育秧,5月中旬大面积栽插;玉米在4月中下旬陆续播种,“五一”前后进入播种高峰,而大豆比玉米播种要晚一点。
多个玉米种植农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按照往年经验,他们在3月下旬就开始准备春耕,到了今年,受疫情管控影响,人员和车辆流动都受到限制,一直到进入4月才有所缓和。这也意味着今年的备耕时间缩短了。
有农民反映,目前秸秆离田的工作比较紧迫。去年下半年雨水较多,来不及收秋便上冻,冬天下了大雪,回春后农地较潮,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4月9日,长春开辟农民返乡公交专线,有序启动转运农民工作。图/视觉中国
为此,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有关通知,要求摸清秸秆现状,集中力量加快处理进度,同时,要“还田为主、离田为辅”,因地制宜制定秸秆处理措施办法。
吉林省气象台预计,吉林西部大部在4月23日前后,东部大部在4月30日前后,进入玉米适宜播种期。当地农业专家表示,人手到位后,农民就在加急抢时间,从目前情况来看,玉米春播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也有部分农民因为疫情确实无法返乡,当地组织一些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与农户对接,开展“代耕代种”等服务。
春节期间,桦甸市金沙镇的孙宇到上海看望女儿,如今,吉林疫情有所好转,但大上海疫情仍处于高位,他还封在女儿家里,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
孙宇家里有90亩地,主要种植玉米。眼下,村里的玉米秸秆即将处理完毕,他只能干着急。村委会打来电话,建议他把农田租给其他合作社,孙宇有些不甘心,但这是唯一的选择了,“租出去一亩地只有三五百块钱,没自个儿耕种赚得多,但现在回不去,不能让田荒了。”
另一高产农作物水稻,正值育苗的阶段。播种之前,需要对水稻种子进行种子清选、晒种、消毒、浸种和催芽等工作,同时,还要提前扣棚,备土做床,确保按期育苗。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专家严永峰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吉林省的水稻育秧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15日左右,这个时间可以往后延续10天。播种之后,苗龄大概在30天,“也就是秧苗需要在大棚里待够30天,到5月15至20号期间插秧。”
他表示,播种之前的消毒、浸种等工作大概需要十天,也就是说,农户需要在4月5日开始做准备。
这个时间点,正是吉林省开始开展返乡农民集中转送,同时解除对符合条件的乡村静态管控、允许农民有序流动的时间。
大安市的水稻种植大户李民(化名)因为种子没有及时到手,不得不推迟了育苗时间。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按照往年时间,他们在3月末4月初就开始育苗,今年受疫情影响,他预订的水稻种子到4月7号才送上门,“往年我们都先试试种子的发芽率有多少,然后才进行下一步,今年就来不及试了。”
李民说,以往他家在5月10日插秧,按照今年的情况,这个时间可能会推迟一周到5月18号。他担心,这会影响秋收,“生长期不够的话,如果秋天来霜早,产量可能会受影响。”
长春,双阳区的村间小路上,路两旁广袤的黑土地上已经有农民开始春耕备耕。图/视觉中国
在严永峰看来,如果按照科学流程进行了浸种、催芽等,李民的情况影响不大。如果播种偏迟,也可以采用一些调控技术,缩短育秧的时间。“实际上,今年还经历了倒春寒,往后延期其实也是好事,只要在4月25号之前完成播种就没什么问题。”
针对疫情期间的备春耕工作,吉林省设立了多个服务热线,同时,各个高校也成立了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队,线上开展技术培训,支援春耕备耕生产。严永峰说,农民耕地的积极性一如往常,在他直播结束后,还有人打来电话咨询技术问题。
“现在大部分的水稻田育苗工作都已经结束了。4月初疫情逐步稳定,政府开始让农民返乡种地,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这个时间其实蛮赶趟的。”严永峰说,目前来看,个别地方的播种也会有影响,比如一些高寒山区种植的特殊品种,但从全省来看,整体的播种工作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农资运输的难题
国务院疫情风险等级系统显示,截至2022年4月21日下午,吉林省长春市3个社区为高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已降至28个,吉林市中风险地区也减少至21个。在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吉林省生产活动秩序正逐步恢复。
接下来,春耕生产即将进入高峰——玉米进入播种期,到了5月,水田也将开始整地,随后进行水稻插秧。在严永峰看来,接下来的重点便是农资保障和人员流通问题,“像化肥、柴油这些是必需品,必须及时到手。另外,5月进入水稻插秧高峰期后,需要更多人力,如果到时候疫情能放开,这是最好不过的。”
多个低风险地区的农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农资配送不存在问题,“需要什么肥,给经销商打电话就行,他们会送货上门。农民去镇上买柴油啥的办急事,也能正常出门。”
白城市的农资经销商王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实现了内部流通,经销商们可以正常将化肥送到农民家里或村里。
对于外来农资运输车辆,王刚说,各地基本实施点对点的闭环管理——运输农资的货车一旦下了高速,驾驶室就会被贴上封条,司机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前往指定地点卸货,随后再被送上高速,“要持核酸证明、通行证等证明。”
这也导致跨地区的农资运输存在难度。多个农资从业人员表示,吉林省的物流还未彻底放开,一些地区实施高速封闭管控,同时,涉及到中高风险地区的疫情管控问题,司机往往不愿到吉林送货,这导致货运十分紧张。企业即便提高运费,也存在订单难以及时送达的问题。
在4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春耕提到,对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为绿码、体温检测正常的货车司机,各地要直接放行,不允许“层层加码”。
此前吉林全省备春耕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强调了保春耕物资的重要性,明确要畅通农资绿色通道,畅通集散地、农资店、进村入户通道,确保农资流通。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任军在4月8日提到,当时,吉林春耕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农资到位率低,因为疫情,农资生产运输等相关环节的人员没到位,现农民拿到手里的农资还是有限,这将导致备耕进度受到一定影响。
除了疫情问题,另一大问题是化肥、柴油、农药等农资价格的明显上涨。农民和农资经销商表示,化肥价格今年涨幅厉害,每袋化肥的价格上涨了三分之一左右。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表示,目前农资价格高位,但政府在前期已经做了预案,并及时发放了今年种粮化肥补贴,冲抵了化肥涨价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根据官方报道,近日,中央财政下达200亿元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截至4月14日,吉林全省备春耕生产计划投入资金259亿元,现已筹集98.26%。
保春耕的背后
“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
作为国之粮仓,2022年1月,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吉林省将加快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启动实施“千亿斤粮”生产工程。
今年以来,吉林省春耕尤其受到重视,国家多次发布关于春耕春播、农资供应等有关的政策和通知。就在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措施,确保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刘长全指出,保春耕不仅仅关系到这一年的生产,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食物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比传统意义上的“地误人一年”还要重要。
春耕有多重要?从全国层面看,我国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粮食面积一半以上,对稳定全年粮食产量至关重要。今年,全国春播粮食意向面积达9.4亿亩,比上年有所增加。
从东北情况看,东北三省及蒙东地区是我国粮食核心产区,玉米产量占全国一半,且东北是我国一季稻主要产区,大豆核心产区和春小麦主要产区。林国发说,东北粮食生产情况直接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影响,吉林地处东北中部,其玉米产量高、且吉林生产玉米具有容重高、霉素低等优点,吉林玉米是我国玉米定价方向标,另外吉林是我国主要杂豆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占重要地位。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吉林是粮食主产省,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800亿斤左右,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吉林是一季作物区,错过了农时就错过了一年。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今年粮食产量目标仍要在1.3万亿斤以上。而吉林省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则提到,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要达到8600万亩以上,正常年景下粮食产量稳定在800亿斤以上,突出重点地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80万亩以上。
林国发表示,目前,粮食生产矛盾比较尖锐,巴西、印度等化工工业较差的粮食生产大国可能面临化肥供应不足,影响作物单产,受乌克兰、俄罗斯冲突影响,乌克兰粮食生产和种植出口受阻,多个国家开始限制粮食出口。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吉林的春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潘文博介绍,针对疫情给吉林春耕生产带来的影响,农业农村部采取了许多超常规措施,帮助吉林解决困难和问题。农业农村部成立了农资保供专班,设立了农资保供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及时帮助解决农资下摆、农民下田等“堵点”“卡点”问题。他说,目前,吉林春耕生产秩序恢复得比预想的要好。
吉林省官方也表态,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吉林省农业农村部门表示,如果疫情不反复,有信心也有决心确保如期完成今年粮食生产任务和春播任务,确保“农时一天不耽误、农田一亩不撂荒”。
4月13日,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主持召开解决备春耕工作难点堵点问题专题视频会议。他强调,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工作,进一步破解难点堵点问题,奋力实现粮食生产良好开局,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吉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