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水族自治县,隶属黔南州,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水族人口20.24万人,占总人口的64.8%,全国60%以上的水族人口居住在三都。作为贵州黔南GDP增长长期处于落后的县城,近这几年才慢慢发展起来。为打造出水族人民传统优秀的文化节日,引进外籍游客和投资者,政府大力支持以及扶持和鼓励家家户户各伸展绝活,让来的游客就不想走的想法。为这里的主要的看点在于水族风情。
姑鲁产蛋崖位于三都县城10公里的水族原生态村落姑鲁寨,有一陡峭的山崖,崖壁上不规则的露出一颗颗青褐色的石头蛋。“石蛋”质地坚硬光滑,表面布满如树木断面年轮般的纹路。当地人称石头下蛋。据当地老人讲30年才脱落一枚。至今村中保存着历代产下的“石蛋”68颗。目前有一颗“石蛋”已进入了预产区。巍巍陡崖里藏着怎样的千年之谜,三都县悬赏50万元,但至今无人破迷获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试哦,万一真的有足够的说服力,50万的奖金都拿到手了。
水族端节,是按水族历法算的、他们自己的“春节”,在每年秋收之后,大家用赛马、走亲戚和对唱水歌等庆祝丰收,人家这节日不是一天两天过,一过就是49天,堪称世界上最长的一个节日。另一个就是卯节了,卯节大概是在水稻抽穗的那个季节,寓意万物生长,生命力旺盛,阴阳调和。去过卯节的基本是青年男女,在山上对歌,热络谈情,如果合适就可以带回家,第二天说不定就成老婆了。这种号称“东方情人节”的风俗确实非常有意思。如果想体验水族阿哥阿妹热情的朋友,一定得去看看。
巴茅古寨,坐落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镇境内,距县城6公里。是一座始建于清朝的水族自然村寨。至今寨中依然保持着写水书,说水语,着水衣的古朴民风,是水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有78户人家的巴茅古寨依山而建,木楼鳞次栉比,一气连横。寨前阡陌纵横,十里稻香,碧水河滩水牛嬉戏、骏马悠闲。寨中古墓林立,碑刻层梁随处可见的精雕花纹与象形水书一起,承载了水族悠久的文化历史。而水族独特的祭祖仪式,也为巴茅古寨三百余年的历史增添了一抹神秘。
水族农民不善种菜,因而蔬菜品种比较单调,青菜、广菜及大叶韭菜是最常见的蔬菜,此外有酸腌肉、酸腌菜等。水族比较重视养殖业和渔业,因此,各种牲畜禽及水产品为水族生活提供了必需的肉类食物。水族喜爱喝酒,家家都会烤制米酒。逢年节、庆典或亲朋来访,都离不开以酒待客。最喜欢的还是传统佳酿“九阡酒”。
水族人尤喜吃鱼,吃法独特,水族妇女泡制的“鱼包韭菜”是端节酒席上必备的佳肴。相传此菜原用于治病,如今已失去了用来治病的意义,保留了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平安的美好心愿。其做法是将鲜鱼从脊部剖开,洗净后涂抹多种调味料,再用韭菜、栗仁填充鱼腹,用米草绑牢或清蒸,相当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