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通了专属热线电话、“深夜树洞”网络交流平台,在“同济大学心理中心”公众号上开设“抗疫专栏”,推出系列学生心理团体活动,筑牢“心”防线,全力守护同学们的“心灵绿码”。(光明日报2022-04-23)
在网上学习“剪视频”技艺;观看篮球比赛的视频,记住了好几个动作;观看几部电影名作,随剧中人物体验不同人生和各地风情……“我从同学们的这一份份作业中感受到了来自生命创造性的骄傲。特殊时期,同学们还有更为重要的期待,那就是:继续成长!”同济大学姚玉红教授的一席话,令人赞叹,但更该赞誉的是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对学子们“心灵绿码”的守护,给学子们以“继续成长”的信心。
其实,这一轮疫情几乎波及全国,在反反复复的疫情中,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困难与困惑,让人们承受了太多的心理压力,学子们有着“继续成长”,全社会人人也都有着“继续生活”的美好期盼。让我们共同感受的,处于疫情中,上海、吉林……无论是哪个地方,或是哪一个人,大家真的都很不容易,但从每一个美好的期盼中,我们也更感受到,战胜疫情,守护好每个人的“心灵绿码”都十分重要。
守护“心灵绿码”,需要执业者尽力。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热线电话、网络交流平台、公众号专栏等,推出系列学生心理团体活动,既体现了学校对学子们心理疏导、坚定抗疫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心理工作执业者的责任担当,疫情当前,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怀美好的期待,不能说不是一种战胜疫情的好方法,关键在全社会的心理工作部门,每一个心理工作者,都当勇毅站出来,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无疑,这就是对全民战疫的有力支持和一份贡献。
守护“心灵绿码”,需要全社会共力。同济大学全力守护同学们的“心灵绿码”给我们以启示,战胜疫情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管理相对集中,搞心理辅导、释放学子们的压力比较容易。但实际上,有很多单位也完全可以这样做,而信息化、“云”生活的今天,不仅各单位、各部门、医疗健康机关,还有我们的新闻宣传、主流媒体,都当担负起这个职责。战胜疫情,一方面是要搞好防控阻击医治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心理疏导,树立全社会人员战疫、防疫的耐心和信心。这两手工作都要过硬做好。
守护“心灵绿码”,需要每个人自力。“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想到自己的学习,还有找实习的计划,心里好烦。”这样的心情不难理解,而且在很多人员身上都会存在,但并非不可战胜,关键还需每个人增强自我舒缓压力的能力,明知战胜疫情需要一个过程、自己必须怎么做,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试着去改变自己,换一个思路和方法,比如,把更多的空闲时间用在读书学习、力所能及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上。这样,以良好的心态,带着美好的希望,就能在战胜疫情中坚毅起来,人人如此,我们战胜疫情,胜利就在眼前。
总之,守护好每个人的“心灵绿码”,是全社会的责任,是一个抗击疫情不可遗忘的“地方”。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信明天的阳光更美好,守护好“心灵绿码”,战疫才有力量,无疫的日子才能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