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论断
绿化祖国,造福万代。
现场点击
站在华蓥市华龙街道柏木山村油樟基地顶峰俯瞰,一排排油樟错落有致,满眼青翠。8月17日一大早,负责开发该油樟基地的业主——四川省金泰林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小平就来到油樟林,组织村民做好管护工作。
“放眼望去的万亩油樟基地,几年前大部分都是石头和撂荒地,石漠化很严重。”张小平告诉记者,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家乡华蓥山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很适合种植油樟,且存在大片的荒山和低效林,便有了回乡开荒种树的想法。
带着要把家乡的“荒山变绿山,绿山变金山”的决心,2009年,张小平在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原观音溪镇李子垭村开始试种。虽然困难重重,遭遇自然灾害损失惨重,但经过几年的反复摸索、继续试种,张小平的油樟不仅成功出油,还探索出了“营养钵”大规格苗木育苗这一关键技术,为后来在华蓥山区大规模种植油樟打下了坚实基础。
油樟是重要的绿化和经济树种。2018年,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柏木山片区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启动,华蓥市与四川省金泰林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以油樟为主的现代林业产业基地。
张小平将优质种苗和关键技术运用到柏木山项目建设中,流转华龙街道柏木山村林地约2万亩,将柏木山原低产低效松林、荒山打造成核心区1.1万余亩的连片油樟基地。
如今的柏木山,通过引种油樟进行开发和绿化,绿了荒山,富了百姓,形成集育苗、栽培、樟油提炼为一体的油樟产业链,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做好油樟系列产品深加工,发展油樟休闲旅游,探索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之路,把华蓥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张小平说。
扫描全市
近年来,我市科学实施造林绿化,以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生态修复区等重点区域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造为主导,积极推进森林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加强华蓥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探索“森林修复+产业发展”模式,让生态财富转变为发展要素。同时,有序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加强推进乡村绿化美化,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全市造林绿化工作成效显著。近三年来,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46.89万亩,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约332.49万人次,植树栽花1184.53万株,森林覆盖率达31.67%。(广安日报记者 文思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