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乃村是一个紧靠边境线的村寨,站在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龙乃村所处的山头上远远望去,青山如黛,分布其间的红顶佤族民居显出勃勃生机,每家每户都飘扬着五星红旗。
龙乃村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年轻”的自然村,因为1960年,它才回归祖国怀抱。
在这里,“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人人要爱边,户户要护边”被写进了村规民约,成为村民们时刻谨记的守则。
把自己看作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爱国爱家的固有传统是有渊源的。在村里,有一个高大的纪念碑,纪念碑上朝北京方向写着:“1949 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字样。有文字记载:“龙乃村自古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4年中英签署《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把班老、龙乃、永和等地纳入‘未定界范围’。1941年,国民党政府通过换文方式,与英国签订边界协议,将班老、龙乃、永和等1250平方华里的区域划入英属殖民地缅甸。1960年10月1日,中缅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将‘班洪、班老部落辖区’和‘永和寨和龙乃寨’划归中国。”在中缅界务谈判和划定的过程中,沧源佤族人民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班老头人先后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写信,表达了佤族人民心向中国的拳拳之心。
在龙乃村,“我为祖国守边疆”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进行时。
“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这个佤族村寨的旧时记忆。”龙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爱军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龙乃村实施兴边富民、脱贫攻坚、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系列工程,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互助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建设“一村一品”,如今村容村貌、村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好日子是国家的好政策带来的,所以守边固边爱边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赵爱军说。
沧源县税务局干部田文均是龙乃村第一书记,从2019年派驻到龙乃村驻村以来,他就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党员干部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既然龙乃村的干部群众需要我,我就必须做好这里的工作。”
为了守护好神圣国土,不仅仅是赵爱军、田文均这样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为建起牢固的疫情防线,去年8月,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下,各族群众自发组建突击队,共计10913人次主动参与村内抵边联防所等建设任务,在边境线构筑了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边境安全“铜墙铁壁”。
2021年11月,云南省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情况总结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启动现场会在沧源县召开,省委主要领导来到龙乃村,这让田文均记忆深刻,“感觉我们所做的工作得到了认可,看着龙乃村一天天变好,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陶红 龙兴刚 马新焕/撰文 摄影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