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沙漠之中,最缺乏的就是水源,可就算陷入极度饥渴的时候,有一个西瓜出现在你面前,也绝对不能吃!
沙漠中水源难觅
经验丰富的人们会告诉你:宁愿渴死也不能吃沙漠里的西瓜,不然后果会很严重
沙漠里的西瓜
在人们进行沙漠旅游的时候,总能见到一些平时难以见到的景色和植物,好奇心驱使着游客触摸摘取。
经过长时间的劳累之后,当游客想要摘取一只脚下的“西瓜”来解渴,却被导游厉声制止,让游客放下手中的“西瓜”,这时不免有游客怨声载道,表示导游太小气,不就是一个瓜吗?
沙漠中的西瓜
有游客甚至想要花费大价钱买下来,以表示自己的财力足够赔偿这里的“瓜农”,可是游客即便花费再高的价格,导游还是不愿意出售西瓜。
原理,这种圆滚滚的,看上去像西瓜一样的东西,其实是“药葫芦”,仔细观看就会发现“药葫芦”的外形与西瓜其实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药葫芦和普通西瓜差距很大
“药葫芦”成熟之后颜色显得更黄,它表皮之上分布的纹路也比西瓜更加稀疏,要想区别“药葫芦”与西瓜,还得将它剖开来。
在内部,“药葫芦”整体呈现白色,就像是冬瓜一般,但是比冬瓜的水分可少多了,整体看上去干枯得像是没有吸水的海绵一般,让人食欲大减。
剖开后的药葫芦
反观西瓜,成熟之后内部晶莹剔透,整体通红,无论是色泽还是水分,看上去都远超“药葫芦”。
即便是未成熟的西瓜,当中泛白,但是一刀切开,滚滚的水分便从刀口滑落,也要比“药葫芦”强太多了。
所以,“药葫芦”只是外表看上去诱人,真正解剖开来,人们看了直摇头,就像是童话当中的毒苹果一般,吃了之后是致命的。
药葫芦就像毒苹果
渴死也不吃的瓜
“药葫芦”通常生长在干旱的区域当中,主要分布在中亚的荒漠和北非的沙漠当中,喜爱阳光干燥的环境,耐旱能力极强。
谁又能想到,这种人畜无害的西瓜居然是有毒的!也难怪有人将它称为“药葫芦”。
“药葫芦”并不是说它可以药用,而是它通常是制作农药、杀虫剂的原材料,人们通过技术,将当中的毒素提取出来。
毒素可以被提取出
这种毒素对害虫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试想一下,人们一口下去,相当于喝了一小口的农药毒素,对人体的伤害自然不言而喻。
人们食用“药葫芦”之后,会产生头晕目眩的症状,过量食用之后,甚至会破坏人体的肝肾功能,让人难以调节自身的水分平衡。
在如此严酷的环境当中,健康的人类都寸步难行,更别说中毒的人。
使用药葫芦会中毒
与其吃“药葫芦”饮鸩止渴,不如让自己渴着寻找更多求生的机会,权衡利弊之下,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
而且“药葫芦”的真的能够止渴吗?它生长在如此干旱的环境当中,根部深扎进土壤,才能攫取一点所需的水分,它本身的水含量是不高的。
简单来说就是,“药葫芦”自己的水分都不够供应自己,婴儿头大小的西瓜所蕴含的水分只有一小口,哪里能轮人类来利用它进行解渴?
药葫芦的水分很少
不解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食用它的时候,“药葫芦”果肉会吸收人体的水分。
只有水分到位之后,人体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
人体消化
可能“药葫芦”给人体补充的水分,还赶不上人体消化吸收所消耗的水分。
除开毒性之外,“药葫芦”还是很好的腹泻药,当地的人们将它晾干之后做成药干,当人们肠胃不通畅的时候,就会取用一小撮药干泡水。
沙漠本就缺乏食物,吃了“药葫芦”之后,上吐下泻的,只会让人更加饥渴。
而且“药葫芦”的口感也差,吃上去干涩味苦,就像是在嚼黄连味道的海绵一般,难以下咽。
药葫芦口感很差
“药葫芦”的繁衍
很多植物都是依靠动物食用之后,将它的种子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所以很多具有毒性的植物因为得不到传播,而在单一的环境当中死亡。
为什么“药葫芦”这种“毒药”却没有消失在沙漠当中,反而成为了沙漠里的毒药“明星”呢?
实际上,“药葫芦”本身的毒性并不致命,很多动物拥有敏感的器官,能够分辨得出“药葫芦”含有的毒性,动物们会凭借自己的感觉,适量食用。
药葫芦是沙漠中的明星
毕竟沙漠当中补水的植物实在是太少了,能够抓住一个是一个,适量食用之后还能畅通肠胃,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且居住在沙漠当中的动物们都很“吝啬”,它们身体在消化食物的时候并不像人类一样,需要大量的水分帮助消化吸收。
沙漠当中的动物在长期的演变当中,进化出了一套完善的消化系统,它们会用最小的代价来转化出最多的水分,这也是沙漠动物长久生存下去的秘诀。
比如人们常见的沙漠“霸主”骆驼,全身上下的每一个器官都是为了节约自己身体的水分而存在,甚至在呼吸的时候,也会有专门的“采集器”来组织身体当中的水分流失。
沙漠中的骆驼十分耐渴
在对体内水分的把控上,骆驼可谓是“吝啬”的标杆级动物。
沙漠当中的动物将“药葫芦”拖回自己的洞穴,或者利用其它方式在野外去开,“药葫芦”的种子就散布在沙漠当中大大部分区域。
多样化的分布,即便是在一方面临着环境变化,导致生存危机的时候,另一方仍旧能够存活下来保证“药葫芦”物种的延续,这就是“药葫芦”长久不衰的秘密。
药葫芦的种子
而且也正是“药葫芦”带有的腹泻特征,成为了它生存的关键。
很多动物的巢穴都处于阴凉的环境当中,它们若是将“药葫芦”拖回巢穴,很不利于“药葫芦”的生长。
若是使动物腹泻,能够让大多数的沙漠动物在外就进行生理活动,传播种子。
在讲述了“药葫芦”如此多的缺点之后,在一场加强了人们对于西瓜的好感,但是可有人知道,西瓜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像现在一样香甜可口。
动物可以传播种子
西瓜的发展史
在人类第一次发现野生西瓜的时候,西瓜内部结构与“药葫芦”相似,整体呈现淡淡的红色,虽然水分含量充足,但是并不甜。
因为其解渴的缘故,人类将西瓜引进到果园当中种植,并且逐渐掌握了西瓜的栽培技术。
栽培的西瓜
随着生活的改善,解渴已经不再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希望西瓜能有一个更好的口感,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人想办法。
果农们通过多种栽培办法,成功种植出香甜可口的西瓜,随着这种技术的越来越成熟,西瓜的基因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被人们驯化为家种的水果。
近代生物学发展完善之后,植物学家们对西瓜的基因进一步解剖,成功培育出了多种多样的西瓜品种,在味道上又有了明显的改进。
网络上火爆的黄心西瓜,内部呈黄色,口感与普通西瓜比肩,甚至超越了普通西瓜,其实就是经过基因改良之后的品种。
爆火的黄心西瓜
不得不感叹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惊喜”相信在未来科技还会带给人类更多意想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