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省天水公路管理局)
一条条公路,蜿蜒伸展,连点成线,抵达远方的诗和风景;一代代公路人,沐风栉雨,砥砺奋进,穷其一生,守护行人和路上光景。
华双公路是天水市秦安县一条重要的交通运输线,公路养护道班与道班工人的感人故事是秦安这片热土上的一段历久弥新的记忆。
华双石拱桥通车
90年间,秦致明一家四代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华双公路(S207)线上的养路人。从沙土路到柏油路,从羊肠小道到康庄大道,从枯燥单调的公路,到绿树成荫的生态路,这一家四代人见证了不同历史时代的公路变迁,更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公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
华双公路始建于1932年,于1939年全线通车。该公路起于甘肃省通渭县华家岭,止于陕西省凤县双石铺。
沥青炒盘作业
由于设立新道班,需要大量的道班工人,秦致明的岳父黄兆祥因为一句老话“修桥补路是行善积德的好事”,成为了一名道班工人。1949年8月3日,秦安县解放,黄兆祥与99名养路护路的同事一起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养路工。作为第一代“探路人”,黄兆祥目睹了新中国成立时满目疮痍的窘迫,为了抢修破坏的公路桥梁,第一代养路工在“快抢修公路,支援前线”口号的鼓舞下,积极投身到新中国公路建设中去。在那个铁锹、镐头、箩筐和扁担为主要劳动工具的年代,黄兆祥凭借聪明智慧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创造发明了“自动漏砂车”,就是一个架子车,把一部分车厢钻孔改成漏斗状,人推着就能均匀地把砂子撒布在需要处置的路段。小发明大大减轻人力劳动的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鉴于优秀的工作表现,黄兆祥被省交通厅表彰为劳动模范。
1950年,黄兆祥因病退休,24岁的秦致明在岳父黄兆祥的影响和期望下,毅然决然接过公路养护的接力棒,成为了第二代“开路人”。1951年,国家投资新建、修复了秦安县的寺咀桥、锁子峡桥等部分桥梁,在那个没有养护机械,修路养路全靠肩挑筐抬的时代,公路人被戏称为“马路花子”,由于吃不饱、任务重,居无定所、风餐露宿,同一批上班的十几名临时工陆续选择离开,只有秦致明一个人坚持了下来。
秦致明参加华双公路培训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华双公路是砂土路,路基主要靠粘土压实,上面再铺上一层河沙,结构相对松驰,加之受地形影响上崖下坡,路面狭窄,弯道曲折。一到雨天,路面被雨水浸泡,被过往的车辆压翻浆,路面上常常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每逢汛期到来,秦致明总是带头坚守在道班。雨水过后,带领道班工人拉着架子车,带上扫帚、铁锨、镐头、水桶、推耙等工具,及时抢修道路,等一天收工下来,往往是一身的疲惫,满身的泥浆和汗渍,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1965年3月,为了改变南河川道班的落后面貌,段上调他到南河川道班担任班长,他带领全道班职工早出晚归,修整路面、清理落石、疏通边沟、处治翻浆,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让南河川道班从一个落后道班变为了先进道班。由于表现突出,1966年秦致明被省人民委员会评为“五好工人”,并作为天水专区代表团代表参加了全省工交财贸五好六好代表会议,受到了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全省工交财贸五好六好代表
到70年代,公路养护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砂土路逐渐实施沥青路面改建,秦致明主动学习沥青路养护技术,成为第一批掌握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工人。由于工作中他敢于挑重担子,方方面面都能率先垂范,认真负责,1979年,被省公路局评为养护工作先进个人。
秦致明参加党员轮训
在宛转延绵的华双公路见证下,许多老一辈公路人“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秦致明的两个儿子秦禄喜、秦伍喜,经过父亲的动员鼓励,先后参加了公路段招工也成了公路人中的一员。同学们、部队战友们都替秦伍喜觉得惋惜,作为荣立三等功的空降兵,秦伍喜有推荐上第四军医大学的机会,本该有更好的选择。但秦伍喜毅然继承了父辈的志愿,脱下迷彩的军装,穿上橘红色的养护服,再次接过公路养护的接力棒,成为了第三代“护路人”。
秦伍喜荣获三等功
因为当过兵,身体素质好,秦伍喜一进道班就主动承担起任务最重的拉架子车的活,为了节省时间,每天早上大家步行20里地开展养护作业,中午就着馒头喝凉水,困了累了就在路边头枕铁锨背躺一会,每每忙到夕阳西下,才回到道班。以前道班屋子紧缺,一旦人多没地方住,只能睡在牛棚里。到了晚上,老鼠从身边跑来跑去,偷咬铺盖和衣物,吓得工友们一晚上不敢睡觉。时隔多年,这段记忆仍在秦伍喜心头挥之不去。
秦伍喜工作场景
80年代以后,单位逐渐有了机械翻斗车、小四轮这样简单的机械设备,公路等级也有所提高。虽然,当时养护条件有所改善,但公路修建绝大部分还是依靠人力,柏油需要人工拌料,路边撑起一个大锅,用柴火或者是煤炭来烧柏油,烧好后的柏油再由人工铺到路面上。夏天的时候这个活最难干,天气炎热,柏油锅周围的温度常常超过200度,经常有工人因为烧柏油被呛晕、烫伤。到了90年代,公路交通发展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压路机、搅拌机、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纷纷被运用,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路况质量也得到很大改善。“机械化普及以后,我们的工作也就相对轻松些了,再也不用跟七八十年代那样出苦力了。”秦伍喜说。
秦伍喜驾驶四轮车
年少不解公路情,懂时已有公路魂。当时年轻人普遍向往进城进厂当工人,企业里不仅工资高、工作体面、生活条件也更好。但秦致明的3个孙子(秦向东、秦向荣、秦斌)体会到家庭对公路事业的热爱,看着公路在养路工的精心养护下,路况质量越来越好,人们的出行方便快捷,安全畅通,也毅然选择了公路事业,成为了华双公路(现定天公路)上的了第四代“养路人”,继续扎根公路,奉献公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秦伍喜一家四代,为了华双公路的畅通,奉献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祖孙四代,一起见证了公路发展从补“断头”、填“空白”到畅“动脉”的光辉历程。如今,公路交通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养护道班已变身养护工区,养路工人也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工作环境,养护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公路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年轻的公路人传承着老一辈的“铺路石精神”和“八棵树精神”,依然行走在公路上。
作者:赵志刚 王琼 尚书辉
编辑:李竹涵
审核:张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