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莫 娟
这里有仙境云海、观鹤胜地;这里有九曲十八瀑;这里有凉爽的夏天;这里有山间的明月,江上清风。这里是大美昭通。
乌蒙水乡公园湖水荡漾,望海楼公园天蓝草青,省耕国学文化公园鱼翔浅底,整个昭通中心城市就像一个大花园。越来越多的好风景、好天气让每个昭通人扬眉吐气,“昭通蓝”已成为昭通人的骄傲,许多外地人来到昭通,都对碧空如洗的蓝天白云赞不绝口。
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的数据显示,昭通中心城市环境空气优良率2018—2021年连续4年保持99%以上,2022年以来保持100%;其他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一碧如洗的“昭通蓝”已成常态。
让山川草木葱茏、绿意盎然,让天空澄澈碧蓝、空气清新,让河流清澈见底、鱼儿欢畅……这是每个昭通人对生态环境的美好憧憬,也是建设美丽昭通的美好蓝图。为守护好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的金字招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态度坚决,高位推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强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减少城市燃煤消耗,常态化开展扬尘污染治理、淘汰落后产能和老旧车辆,推动了全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清新的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昭通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项目和规模的快速增长,扬尘污染成为我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也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重点。昭通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一部防治扬尘污染的地方性法规《昭通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诉求,大力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让天空蔚蓝、空气清新成为昭通环境常态。
一面青山、一江清水、一座花城。2022年3月,巧家县聚焦打造湖滨生态旅游县城,启动县城5个移民安置区周边“裸土”绿化美化工程,打造安置区花海景观52万平方米;因地制宜把边坡纳入城市绿化美化范围,对城区裸露荒坡、挡墙、高切坡等进行永久性和临时性景观绿化治理,有效治理因荒坡引起的扬尘污染,美化市容市貌;通过“见缝插绿、因地制宜、还绿于民”,在县城内打造占地11万平方米的“口袋公园”11个,为市民营造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亮丽舒适的宜居环境。
如今,随意走进我市的一处村庄,都可见到蓝天白云下,清澈的溪水穿村而过;村道小路、房前屋后干干净净。今年3月31日,昭通市启动全域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计划。绿化美化三年行动任务一布置,全市上下马上抓落实,全面整合项目资金,发动各方力量,实现能种尽种、应绿尽绿,吹响全域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冲锋号。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营造林527万亩,退耕还林322万亩,林地保有量达1864万亩,森林蓄积量达532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末的32.6%提高到2021年的47.8%。巧家、盐津、大关、永善、绥江等5个县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面积稳定在43.71万亩以上,湿地保护率36.57%。完成矿山生态修复192座、修复589.63公顷,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386处,治理石漠化面积1180平方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08.73平方公里。
昭通深入推进“三大保卫战”,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域绿化美化工作扎实开展,城市绿化、面山绿化、道路绿化等重点领域取得实效。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六大行动”22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出昭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三大水系”全流域治理有序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深化,“两污”治理和“三清一改”有序推进。历次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71个整改完成139个,信访举报件办结率达97.4%。
如今,“昭通蓝”已成为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底色和市民生活的幸福色。一个天蓝地绿、水清城美、宜居宜业的昭通正阔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