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刘邦、韩信、曹操、诸葛亮、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这些历史人物中有开国帝王,有将帅英雄,还有文人书生、诗词大家,跨越一千多年,他们会有什么交集?
还真有!这些中国历史上的“风流人物”都来过一个地方—— 大散关 !
大散关在哪里?为什么他们都会来到这里?
事实上,来过大散关的历史人物还有很多,这几位只是其中最著名的。来大散关的武将当然是为了建功立业,文人墨客有的是为了游山玩水,有的只是路过,但他们都会留下诗文。为大散关写诗最多的是苏东坡和陆游,最著名的当然还是陆游的那句 “铁马秋风大散关” 。 大散关,是关中平原的四关之一,也称 散关 ,位于关中最西边的陕西宝鸡,古陈仓以南,秦岭大散岭。从秦岭最高处的秦岭梁到古散关遗址处的这段区域都属于散关。散关是西周时期一个小诸侯国 散国 的关隘,因处于大散岭而得名。散国可能很多朋友都没有印象,这个国家没有著名的历史人物,却留下了一件国宝重器,是一件青铜器,“ 晚清四大国宝 ”之一的 散氏盘 。 散氏盘于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境内,上面的铭文记录了散国和一个叫 失国 的诸侯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散国取得胜利,获得了大量土地,散氏盘相当于一件获得战争赔偿的凭证。散氏盘出土以后一直珍藏在故宫中,近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流落台湾,现在是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虽然大散关是因为散国而得名,但是真正有这处关隘却不是西周时期,而是 秦汉 。战国时期 秦国曾攻占巴蜀 ,从那时起,蜀地,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备受关注,因为那里是一个巨大的粮仓。而大散关是入蜀的必经之路,而且易守难攻,是“ 川陕咽喉 ”,就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这里曾发生大小战争七十多次,这还只是有记载的数字。 秦末楚汉战争,刘邦、韩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们来回都是从大散关经过,秦岭南麓就是汉中,北麓为陈仓。三国时期, 曹操 经散关 西征张鲁 ,之后 诸葛亮 为了讨伐曹魏,第二次祁山时过大散关 围攻陈仓 ,不过他失败了。真正让散关名扬天下的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他的一首 《书愤》 盖过了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大家为散关写的所有诗词。 我国古代文人中有两位著名的“大侠”,一位是北宋的 辛弃疾 ,另一位就是南宋的陆游。他们两位很像,都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也都是自幼习武的 “武林高手” ,都有豪侠气概,渴望在金戈铁马中报效国家,也都做过将军,领过兵打过仗。不过最后的结果都是空有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因为他们生在重文轻武的宋代,只能寄情于诗词。 陆游所处的时代,大宋王朝已经进入尾声,即将灭亡,散关是南宋和金国的边关,陆游曾在 汉中 协助当时的 四川宣抚使王炎 备战抗金,在此八个月,经常往返于汉中和前线,散关就是战略阵地之一,因此陆游对秦岭,对散关印象深刻。遗憾的是最后朝廷放弃了散关,军队撤离,陆游极度悲愤,写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他上阵杀敌的愿望只能存在于梦和诗词中。 在陆游之前,李白、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大家也都曾到过大散关,因为他们二位都是四川人,都怀着满腔抱负少年出川,李白当时的目的地是大唐都城长安,苏轼则是去东京汴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参加科举考试。李白那首著名的 《蜀道难》 就是在陈仓,仰望秦岭,有感而发,惊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苏轼的理想之路初期进展较为顺利,第一次参加考试就名扬天下,成为“ 全民偶像 ”,被派到凤翔府任职,开始了他的仕途,凤翔府就是现在的宝鸡凤翔县,在大散关的东北方向,渭河以北。之后因为苏轼的母亲、妻子陆续去世,苏轼又多次往返眉山,也就多次经过大散关,所以苏轼也为散关留下了多首诗词,不过,也都没有陆游诗的名气大。 一千多年后,进入现代,终于结束了李白眼中的“蜀道难”。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修建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宝成铁路” ,正式结束了蜀道难的历史。而这条铁路依然绕不开——大散关,和三十年代建成的川陕公路在关口位置几乎重叠,狭窄的隘口让今天的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散关“千古雄关”的气势,旁边隧道口上写着“1955”,就是铁路的建设时间。 几十年之后的今天,入川的道路很多,方式也很多,宝成铁路也不再繁忙,只是承担部分货运任务,和大散关一样,“身份”已经改变,更多得是成为历史和时代的记忆。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张
【作者简介】:行者老张,摩旅爱好者,非常时期,响应号召不出门,宅在家里看世界。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不吝赐教!